第一章文献综述
1翻译美学的发展
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美学思想伴随着人类的审美经验一步步发展,审美也伴随着哲学、美学思想的发展进入了古代翻译家的审美思考中。
1. 1中国翻译美学的发展
在中国,翻译与美学的结合可追溯到佛经翻译。中国佛教翻译史上一直存在“文、质”之争。文派译者主张翻译应当“辞旨文雅”,行文要“清丽欣畅”,质派译者则推崇翻译应“质直求真”,[6]以“辨而不华”、"质而不野”的朴拙之风作为翻译标准,汉代的王充就反对用“文”来掩饰“虚妄”,要求译文要“求诚实”。“文、质”之争就体现出中国传统翻译学对美的追求与探究。近代许多有关翻译标准的讨论也涉及到了对翻译美学的探究,如马建忠的“善译”代表当时的士人对翻译“所谓何来”的审美情趣和心理特征;严复的“信达雅”论概括了翻泽的审美标准和价值观;傅雷的“神似重于形似”要求译文要具有“生命精神”,要有一种“超越外在的精神气质”;钱钟书用“化境”将文学翻译的价值标高提出来,意在说明翻译要体现出神入化的境界。[7]纵观译界关于翻译理论探讨的历程,20世纪70年代可以算作是一个分水岭,在那之前,学者们关于翻译理论探讨主要集中在翻译标准、翻译过程、翻译措施等一些涉及翻译科学性的问题上。[8]从70年代末期起,学者们开始用描述性的措施来探讨翻译理论,对翻译探讨的认识也逐渐深化,更加注重文化意识在翻译过程中产生的影响,翻译美学理论也在此背景下在中国译界开始酝酸。
与此同时,国外的翻译学家开始探讨文化转向和跨文化交际,2017年,英国翻译学家巴斯内特(Bassnett)和比利时翻译学家勒菲弗尔(Lefevere)合著了一本对于文化转向的作品 《Constructing Cultures : Essays on LiteraryTranslation》。意大利学者Umbeno Eco提出“ view translation as identical to culture “(翻译就是文化)(2017: 193)。翻译学者 Lambert and Robins 提出 “view translationless as an inter-linguistic process and more as an intra-culture activity”(番1 译不仅仅是语言间的转换过程,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2017)。各个民族文化在宗教、伦理、哲学、科学、审美等基本要素上各不相同,美学属于文化范畴,而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所以翻译是一种美学交流行动,是一种美质转化行为。_俄罗斯文艺学家代表人物、翻译理论家加切奇拉泽认为“翻译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文艺创作,它和创作原著一样,要遵守艺术的一般规律”(1998: 5)。[11]1992年,翻译学家奚永吉在其所著的《翻译美学比较探讨》和《文学翻译比较美学》中,肯定了原语和目的语的美学价值,英语论文题目,并通过大量的中国古典名著和英文经典名篇的名译对比范例,从语言、文体、艺术性几个方面剖析了英语文学文本和汉语文学文本的美学因素如何作用译者选择的问题。在上述作品中,奚永吉还提出,“将文学翻译美学和中西文化关系起来,英语毕业论文,为翻译美学提供了更加广阔和深远的文化背景,从而不仅拓宽了探讨的视野,也改变了探讨的思想机制,进而还改变了探讨措施”(2017: 200)。奚永吉的作品是翻译美学理论的萌芽。
1.2翻译美学理论的语言学基础
语言学家钱冠连教授提出:“美学语言学是探讨语言的审美属性、探讨日常言语活动和言语行为既作为交际活动又作为审美活动时的特点和规律的学科。它是美学与语言学的交叉学科。美学语言学的任务是阐明整体意义上的人如何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语言体系和个别人如何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自己的言语。”(《美学语言学》1993)。在徐盛桓教授在为此书作序时指出:“美学语言学参照美学的措施来探讨语言中的问题.或者说,要对语言和语言应用中的美学问题做出理论上的连释。不言而喻,这既是美学,又是语言学。”(《美学语言学》1993:序)。在《美学语言学》一书中,钱冠连教授根据现代语言学提出的语言和言语两个概念,进一步提出了 “语言美”与“言语美”的两个不同概念--“语言美是语言体系表现出来的美学价值和美学特征的总和,是语言体系固有的审美属性。言语美是在个人的言语活动和言语行为中,言语片断的美学价值、美学特征的总和。语言美是言语美得以展现的基础;言语美则是语言美在具体环境中的体现”(钱冠连,1993)。更进一步来说,美学语言学是以审美主体的审美选择为中心,同时受到民族文化,社会环境,言语集团等因素的作用,至此,美学语言学实现了理论架构和理论阐释的统一。
第二章商务英语的文本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