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属于实用文体,有别于文学文体,其内容和读者有很强的针对性,翻译时选词应适合商务文体。比如翻译“请速开证,以免耽搁装运”,若译成“Please rush your L/C lest the shipment may not be delayed”,虽然语法和含义都没有错,但句中“lest”一词文学意味太浓,不宜用于商务语境中,应将“lest”改成“so that”或者“in order that”。[2] 2. 商务英语汉译英语用失误问题 商务英语翻译对译者的要求比较高,不但要有良好的汉英语言水平,扎实的文字功底,而且还要熟悉国际商贸活动的各项规则、条例,才能在翻译过程中准确地传达信息,促进沟通。而由于主客观多方面的原因,商务英语汉译英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违背准确准则 商务英语的汉译英工作涉及两种语言的意义交换,翻译中必须严格遵循原文的含义,不得按照自己的理解任意添加或删除,否则容易引起歧义、误解,甚至引发纠纷。请看下面两个例子:例1:“五月一日前装运”翻译成英文,若合同含义包括五月一日,应译成“shipment not later than May 1”;若原文不包括五月一日,则译成“shipmentbeforeMay1”。虽然只是一天的差别,但在商贸领域却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2] 例2:某工程项目合同中,订购的“水轮机自动控制仪表”被译为“control instruments for automatic controlled hydro-turbine”,实际上这个“控制仪表”分自动型或非自动型,应译为“auto-controlling instrument of hydro-turbine”才符合原意。这里的“auto”一词如果不能及时发现,购回的设备不配套,就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3] 2.2 随意改变英语习惯译法 商务英语的翻译可分为直译和意译,由于商务活动的特殊性,着重于意义的转化,直译是最常用的措施。直译的好处是简单明了,但由于各国的文化风俗等存在着巨大的异同,汉语和英语的表达习惯上也有着很大的差别。 在翻译中,有些词组直译过来有悖于英语的语言习惯,如“母企业与子企业”不能译成“mother company and son/daughter company”,而是“parent company and subsidiaries”;“上市企业”不能译成“company that goes to the market”,而应为“listed company”。 同样,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还要正确处理直译和意译的联系。有些习惯性的表达方式是不能直译的,切不可自以为是地按字面意思翻译。“工业生产指数”可直译为“industrial production index”;“消费者价格指数”可以直译为“consumer price index”,便是当下经常听到的CPI指数;但习惯上国民生产总值的“隐性价格指数”应翻译为“implicit price deflator”。当然这里的价格指,英语论文范文,英语论文题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