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讨背景和问题提出 这十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7-2020年),2017)。因此,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越来越受到教育者和相关学者的广泛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逐步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具体体现在:要求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近况;要求倡导学生在学习中要主动参与,乐于接受并且勤于动手;要求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略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7)。同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7 版)也明确要求外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指导学生学会自我计划、自我监控并根据需要进行自我调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7)。在一定程度上讲,如今的教学改革是一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革命。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是哲学概念中的一对 “矛盾”,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作用。教与学的理想状态应该是教学互长、师生互动与共同发展,所以采用适宜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并使两者相互促进,已经成为教学成功的制胜法宝。作为教师,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作为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实践中勤于动手、自主探索和主动反思。总之,新课程改革和英语课程标准都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变机械为灵活。所以,英语教学要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能动性,培养学生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当前,笔者在山东省某 L 中学参与教育实习,该学校是一所县级市普通中学,拥有学生人数众多,实施大班教学,每个班级人数平均在 70 人左右,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在全县排名中下。在新的教育背景要求下,该校穷则思变、鼎新革弊,为解决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于 2017 年年底发起了“以生为本改教学、求实创新促质量”的教学改革。该校曾先后几次组织教职工到山东省杜郎口中学等先进教育单位参观学习并交流教学改革经验,之后组织全校教职工总结学习经验,并结合本校的实际试着探究一条适宜本校的教学改革发展之路。笔者有幸参与到 L 中学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并将英语教学作为探讨视角,探索该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效形式。经过前期走访调查,发现 L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采用传统的外语课堂教学模式,即“讲授—练习—输出”模式。该模式强调语言知识的讲授,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这种“自上而下”的教学模式一方面与大班教学的实际条件相适应,有简洁、易操作等优点,但另一方面,它又存在着极大的缺陷。具体如下:第一,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缺乏自主权。教师决定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过程,完全控制了课堂的节奏。教师把英语教学过程看成是语言知识单向传授的过程,教师在有限的课堂中将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语言知识的讲授上,而缺少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训练。另外,即使在教学活动中增加了语言操练等学生活动,但这些活动往往是一些机械模仿,并没有给学生多少自由发挥的空间,因此并不是真正的语言交际活动(束定芳,2017)。总之,在外语课堂里,学生通常按照教师布置的学习项目开展学习,往往缺乏自主权(华维芬,2017)。学生在这种传统课堂中接收到的是单一的、有限的语言输入,这样的英语教学没有满足学生参与真实语言交际活动的要求,也无法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第二,课堂外,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情况不理想。通过观察得知,该校七年级学生(调查对象)缺乏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具体表现在:学生普遍缺乏英语学习的内在动机;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英语预习与复习的习惯;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制定英语学习目标与计划的习惯;几乎所有学生没有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的习惯。这些现象反映出该校七年级学生缺乏内在的英语学习动机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策略,这些问题直指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缺失。学生如果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就达不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蜕变。总之,该校传统的英语教学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缺乏,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被动的、机械的、枯燥的。坚持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自主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自主学习是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的目标(王笃勤,2017)。所以,该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就是要变革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结构,构建适应新课改要求的、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因此,笔者将探讨的着眼点放在了英语教学模式的变革,旨在改善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有效性,这既是本探讨的出发点,英语毕业论文,也是最终归宿。
(二)探讨的目的和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