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讨背景
为响应国家“进行教育改革,提高教育素质”的号召,各地区纷纷进行教学改革和教材革新。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新目标)》,英语毕业论文,在教材的编写上采用了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的理念,融会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为一体,具有强烈的生活化风格。并且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复习单元、学习策略和自我检测等部分;意识到了对已学知识的及时复习以及学习措施和策略在学习中的重要影响;加强了对学习者的知识复习、语言的综合应用和学习策略发展的检测和重视。21 世纪,随着国际交往和交流的不断深入,我国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并且英语作为教学的主要科目之一,在我国的应试教育制度下,对它的探讨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英语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所学英语知识的阶段性复习的重要性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我国,由于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加之在课外生活中,学生对英语的应用较少,所以要提高英语教与学的效果,对英语的复习非常必要,但由于当前学生普遍存在学习负担过重的情况,所以一个好的复习措施会对英语学习效果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在当前,初中英语复习课的教学存在相当大的难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所要学习的科目较多,学习时间紧张;教师也忙于新授课的教学,很少能有固定的时间安排阶段性的复习。另一方面,复习课的内容都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再现,如果没有一种很好的教学措施,很容易使学生觉得枯燥,没有新奇感,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之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复习教学很难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所以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就需要一种能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同而进行的有效的复习措施。新授课是以教师的引导和讲解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某一具体的知识点为主要任务的课型,所学的知识是新的,没有接触过的,但是复习课主要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已学知识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复习,目的是通过复习强化记忆、深化认识,并通过这种强化学习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分类、整理,以便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结构,使所学的知识条理化、清晰化,以便于对知识的提取和运用。当前国内已有很多人将思维导图用在了理科的复习当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所以笔者在参考前人的探讨和实践基础上,结合当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其运用于英语复习课当中。
(二) 探讨问题
1.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运用的历史、理论依据、近况如何?
2.思维导图在英语复习课中的运用是否能促进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是否能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提高学习者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3.如何将思维导图与英语复习课相结合?
4.哪些教学内容适合用思维导图来进行复习?
(三)探讨措施
本探讨主要是通过文献阅读、问卷调查和实验验证这三种措施来展开,具体如下:
1. 文献法
通过文献阅读,总结思维导图在国内外教学中的发展和探讨近况,有哪些可供借鉴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前人的探讨有哪些不足之处从而总结出本探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问卷调查法
在试验结束后对实验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了解学生对英语学习和思维导图在英语教与学中的看法以及思维导图的运用给他们的学习带来的作用。目的是对他们的一般情况有个清晰的了解,以便于笔者更好的反思教学、总结经验并为后续探讨的进行提高参考。
3.实验法
本文通过选取两个平行班级,一个作为实验班,另一个作为控制班,采用对比实验的措施验证思维导图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性。实验班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控制班则按照原来的方式进行授课并跟踪整个教学过程;最后,对测验成绩数据进行对比,略论汇总得出结论,并根据试验过程对结果做出解释和推断略论汇总得出结论,并根据试验过程对结果做出解释和推断。
二、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一)文献综述
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图(Mind Map), 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由英国大脑基金会主席、著名教育家东尼•博赞(Tony Buzan) 提出的。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式工具,帮助学习者对特定主题建构的知识结构进行视觉化表征。它按照人的自然思维习惯,将放射性思考图形化,是对人的思维过程的记录。东尼•博赞认为思维导图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第一,注意的焦点清晰地聚焦在中央图形上;第二,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从中央图形向四周放射;第三,英语论文题目,分支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者写在产生联想的线条上面的关键词来构成的,次要的内容也以分支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层次的支干上;第四,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东尼•.博赞,1999)。博赞认为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可以运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改进后的学习能力和清晰的思维方式会改善人的行为表现。最初博赞将它用来作为改进记笔记的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随后,他正式提出了“思维导图(Mind Map)”和“放射性思考(Radiant Thinking)”的概念并成功的用它来训练一群“学习障碍者”和“阅读能力丧失者”,发现通过运用思维导图,这些学生变成了同年级中的佼佼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