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意派理论强调的是对源语言意义的表达,这关于口译员的词汇量就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中国的英语教学体制决定了我们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以视觉接触词汇的机率要高于听觉接触的机率,这种情况会促使学习者借助词语的上下文或者单词外形来学习和掌握词汇量,关于非英语语境下的英语学习来说这固然是一个好办法,但关于口译员来说,由于对词汇发音的声音识别训练不够,就会造成“看着认识、听着不认识”的情况,了解单词的词义,却不熟悉其词组及习惯用语的用法,这样就很难把握源语言的真正含义。 3)语法因素 商务英语口语翻译中,关键词的掌握、句式的识别往往作用着谈判的结果,但是如果口译员的语法基础有所欠缺,那么就很难把握谈判双方的话语信息。由此可见,商务活动中要进行准确的口语翻译,口译员就要加强听力的训练。克服以上问题。 3.2语言知识的积累 要正确的理解源语言的意义,前提就是要了解相关的主题知识、语言知识以及交际环境。语言的理解是一个整体的过程,其包括语言知识的理解、语意认知的补充、确定交际环境以及调动语言知识等多个方面,总的来说就是语言知识及语言外知识。在商务谈判中,要求口译员要有较强的双语基础,对英语熟练掌握的程度要达到可以将英语应用自如以及利用英语进行思考的境界,而对自己的母语也要有很深的造诣。汉语作为世界公认的难以掌握的语言,有着灿烂的文化的悠久的历史。在商务谈判过程中,可能会经常用到诸如一些成语或者俗语,这时口译员就要对其进行加工翻译,才能准确的传达话语者的本意。 商务活动中,与外商进行交谈需要特别注意的另外一点就是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因此口译员一定要具备相关的知识。一个优秀的商务口译员不仅要对国内一些相关的对外经济政策了如指掌,对国家的政策方针要熟悉,对新事物、新现象要了然于胸,还要涉及语言文化的基本常识。比如西方人在交谈时所用的典故大多数出自《圣经》以及莎士比亚的著作,或者在他们的民间流传甚广的故事、传说,如果口译员对这些典故的出处或者文化背景不了解,则会产生歧义甚至听不懂源语言的本意。比如“She is the Cinderella in the family.”这里的Cinderella指的是《格林童话》中的灰姑娘,一般是指家中常被欺负的人;再比如“I am no Hamlet.”或者“He is a Hamlet.”句子中的“Hamlet”就是莎士比亚的作品《王子复仇记》中的人物,因其性格犹豫不决,因此在英语中被视为典型,所以上面两句就可以译为“我不会犹豫”和“他是个优柔寡断的人”。因此,口译员要充分了解这些语言知识,才能提高商务英语口语翻译的质量。 总之,用释意派理论指导商务英语口语实践技巧,可以提高口译员理解能力,以及口译效果,因此我们要以此理论为基础,在日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