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就旅游英语系课程改革创新的途径作了简单的描述,并在一定程度上对ESP教学理论的教学途径作了研讨。 一、ESP教学理论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专门用途英语)是专门用于某种特定职业或某门特定学科的英语,学生在学习ESP课程时,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职业导向。教师在教授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时,应在严格的需求略论基础上,尽量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达到特定教学目的。作为ELT(英语语言教学)的一个分支,其发展历经了语域略论、修辞或语篇略论、目标情景略论、语言技能与学习策略略论和以学习为中心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从研讨语言的表层结构特点、一定情景下的语言表层形式,到语言应用中的思维过程,直至当前的第五阶段研讨如何把语言的应用和语言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2]正如英国学者Pauline Robinson曾指出:“语言本身的教学并不是ESP的终结,而利用语言实现一个确定的目标才是ESP的真正目的。”[3]ESP与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在词汇、句法和结构上都不尽相同。ESP的教学要突出专业特色,将富含专业内涵的语言技能训练与专业知识学习相结合。旅游英语是一种以旅游专业知识为基础的实用型英语,属于ESP的范畴。在旅游英语教学中应贯穿ESP教学理念,突出专业实用性、实践性和运用性。 二、教学目标新定位ESP教学以需求略论为基础来确定教学目标。旅游职业对该课程的需求来自两方面:一是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语言基本功;二是广博的旅游专业知识。因此,可以从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两方面重新定位旅游英语系课程教学目标。语言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利用英语完成旅游职业岗位各项工作的能力,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译的语言基本功,尤其是具有流利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能用英语与外国游客顺利沟通与交流。专业知识方面,学生应具有适应旅游行业各项工作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ESP教学理论要求语言技能与专业知识的有效结合,因此旅游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目标的两个方面需同样重视,同步发展。新目标对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陈旧的教学模式亟待创新。 三、教学模式创新根据ESP教学理论略论传统旅游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发现存在诸多弊端,例如,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课堂成了教师教学的阵地,学生成了配合教师完成任务的陪衬。其结果必将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差,教学与将来的工作脱节。我们通过撰写实用的教案、优化教材组合、更新教学措施和利用校外资源来构架新的教学模式。 1.教案设计重实用旅游业是实践性强的行业之一。根据ESP教学理念,要实现教学目标,应该重视教案设计的实用性。建立新的教学内容体系,改变以往教学内容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弊端,突出实际性、实用性和实践性。教学内容应以运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4]教案的设计强调用-—实用、够用和学以致用。例如,针对桂林市作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需要,桂林市各职业院校担负着培养一大批适应地方需求的旅游专业人才的任务。旅游专业英语教案设计要在教材知识框架基础上,穿插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知识,例如,用英语介绍桂林各景点,讲解桂林的民俗文化、历史典故,等等。 2.优化教材组合ESP教学理念要求语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和灵活应用。当前教材选用单一,陈旧,不能满足ESP教学需要。笔者就当前广西师范大学旅游专业英语课程使用的《旅游管理专业英语》教材进行过调查,约80%的学生不满意,认为教材中的文章篇幅过长,不够精炼,缺乏实用性。因旅游专业英语的特殊性,一本教材是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的。因此,英语论文,教师应根据实际需要,优化组合多本教材。有教师做过以下组合,值得借鉴:《实用旅游英语教程》(魏国富编著),《旅游实践英语》(吴云编著),《21世纪实用旅游英语》(朱葆琛编著),《新编导游英语》(冯玮编著),《饭店情景英语》(郭兆康编著)。[5] 3.更新教学措施ESP教学理论探讨焦点是如何在教学中将语言的应用和语言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当前,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措施显然违背了ESP教学理论准则。教无定法,但灵活多样的教学措施的有机结合使用,最能满足ESP教学需要。通过任务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交际教学法、案例教学、室外教学、角色扮演等各种教学措施,使教学内容通过各种教学形式展示出来,从而使学生在生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来学习。[6]教师应尽量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营造一种职业氛围,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各种教学活动。灵活多样的教学措施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