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硕士论文资料库:《跨文化言语交际中的得体原则》
[摘要]在成功的跨文化言语交际中,除语言能力外,交际者还应具备得体地应用语言的能力。交际者必须知道应该在何时、/论文何地,对什么人以何种方式来表达何种内容。谈话的时机、谈话的内容及谈话的方式,在跨文化言语交际中有明显的异同,只有了解这种异同,才能有效、得体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 跨文化言语交际; 文化异同; 得体
引言: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以微电子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为主体,以全球信息互联网络的形成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已使全球结合成为一个紧密关系、彼此依存和相互联动的整体,文化全球化以不可阻扼的汹涌浪潮席卷全球,这一切使得跨文化交际成为我们这一时代的一个突出特征。在最近十年中,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交往日益频繁,合作也在进一步扩大,这就对中国英语教学的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就是除了掌握语法知识外,学生还应具备一定的语用能力即应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它可以简化为表达和理解两个方面。
在跨文化交际中,一个语法错误,一个语音错误,一个词汇错误,不会使我们触怒对方,别人会认为这些错误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必然现象。然而,语言使用规则一旦出错-—一个不合适宜的“问题”、一个迟迟出口的“道歉”、一个不及时的“恭维”或“祝贺”、一个对“恭维语”或“问候语”的不恰当的反应,都会被当成没有修养的表现,被当成对人格的冒犯或侮辱。问及他人的“工资”会被当作侵犯隐私,问及别人的住房价格,会引起别人的气恼。种种交际失误,对交际规范的违反都很可能被认为是行为品质的问题,被当作不诚实、不友好的行为。
为使语言表达得体、合适,语言的使用者就必须学会针对特定的语境,结合一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灵活、合理地使用语言。为了增强对语言的理解力,语言的接受者就必须了解言语交际的一般模式和准则,以及话语意义的多层次性。
一、 谈话的时机
“沉默”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但各种文化之间在把什么看作沉默和何时保持沉默才合适是有异同的。G.Leech认为保持沉默时机不当带有不礼貌的含义,即沉默的语用意义体现为礼貌或不礼貌,是一个矛盾的社会现象,但也是维持社会交往的正常措施。[1]不同的文化对沉默的态度是各异的,英美人从小就教育儿童恪守“要你开口再开口”(Don’t speak unless you are spoken to)的原则,而中国家长常教导小孩要主动叫别人,一言不发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的。但是,各个民族对什么时刻以及什么场合保持或不保持沉默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简单地认为某群文化人任何时间以及任何场合只遵循某个始终如一的准则是不妥当的。[2]
在中西方交往,英语国家的人感到很不习惯的是中国人往往采取沉默态度,布罗斯纳安的看法在与中国人交往较多的英语国家的人中是有一定的代表性的:中国人喜欢保持沉默,也常常爱以沉默对待你,拒绝回答你的问题。英语国家的人则感觉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中国人牢记在心的是,在英语国家的人当中沉默是宝贵的,但它是针对儿童对成人的态度而言的。在成人之间,无论如何文不对题,只要听清了问题就必须做出回答,因为听到提问后保持沉默,显然是对对方的蔑视,宁可说一句“我不想告诉你”,也比沉默不语强。[3]
中国餐桌上虽然很少沉默寡言,但饭菜上来以后交谈很少。英语国家的人的习惯是吃喝并不重要,认为请客吃饭只是一个社交谈话的机会,因此当他们看到中国人不爱交谈时,感到有点疑惑不解。有些外籍教师总认为在课堂上中国学生也会象他们国家的学生一样,一有问题就会发言,而且还会有一些令人难以回答的,甚至是令人难堪的问题。可实际情况相反,他们常常为课堂上的安静感到不安,搞不清楚学生们到底是懂还是不懂,以及有没有问题。
中国人确实重视交谈中沉默的影响,认为沉默可以传达行为者的各种思想情绪和心理状态,既可表示无言的赞许,也可以是无声的抗议;既可以是欣然默认,也可以是保留已见;既可以是附和众议的表示,也可以是决心已定的标志。恰到好处的停顿(沉默)能产生惊人的效果,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魅力,因此有人称它为“默语”,认为它是超越语言力量的一种高超的传换方式。而英语国家的人在讲话或与人交谈时最忌讳沉默不语,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以有声的反应为好。
不合时机地保持沉默会使交谈伙伴感到难堪,不合时机地插话或结束谈话同样会造成不愉快。会话略论在话语整体结构方面的探讨为我们提供了丰富成果,听话人提出疑问一般不在说话人所说的一句话的中间,而在一句话的终止处。这是因为在一句话的中间打断别人是不礼貌的,而且只有在说话人说完了一句话又没有表示出将进一步澄清或更正时,听话人才有理由提出疑问。妥善地结束一次谈话也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会话是一种合作性的社会活动,在对方话语未尽的情况下,唐突地结束会话是非礼之举。
反之,如果双方想说的话都己说尽,却还不结束谈话,也会使人感到难堪和不快。外国人常常抱怨说中国学生去拜访时说走就走,结束谈话特别唐突,与外国人相比,道别过程及时间短得惊人,不知道中国文化习俗的外国人当初还以为是他们哪里冒犯了突然离去的中国人。
因此,与英语国家人交谈时,应注意下列问题:1•与英语国家的人交谈时,要始终坚持做出有声的反应,不可沉默不语,更不可毫无反应。2•未听懂时要发问,有不同意见要讲出来,不能含糊应答。3•听报告要敢于提问,一个问题都不提会使做报告的人以为你未听懂或根本不感兴趣。做报告的人要对所有发问给予回答,不可无声回避。4•要注意有声与无声反应的文化异同。中国人在听别人讲话时常常发出mm、mm声,表示在专心静听,而外国人却会将这一声音误解为Okay! Okay! I understand! Hurry up and finish talking!5•妥当提出问题。6•妥当结束谈话。
二、 谈话的内容
一旦说话人决定要讲话,讲什么才合适呢?由于文化的不同,各民族对在一定场合该说什么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比如“恭维”就因文化的不同而不同。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恭维他人的“外貌或所属物”被公认为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社会上任何人几乎都可以恭维其他任何人,女性穿了新衣服,发型有了新变化都似乎必须受到及时恭维。不管年龄、社会地位、职业如何,女性的外貌永远是被恭维的对象,包括受到比她们社会地位低的男性的恭维,如一个男性可能对其女上司说“You look so pretty when you smile.You should do it more often.”在一个餐厅里,一个陌生男子可能会突然走到一位就餐的女士面前,耳语道:“I have been watching you all through lunch. You have a beautiful smile. It lights up the whole room.”男性在公众面前赞美女性的美貌和服饰,西方人认为是一种礼貌,被恭维者会欣然受之。
但中国人则认为是轻佻无礼,至少不是社会所期望的行为。即使是接受西方思想较多的高层次知识分子,也很难全盘接受西方的礼貌用语。如一位刚从美国回到中国的中年男子恭维一位知识女性:男:啊,你看起来很漂亮,很年轻。女:(脸红了,手足无措)……什么呀,别拿我开玩笑。再请看下面这段文学著作中的描写:田惠中抓紧时机笑眯眯地举起酒杯:“来,来,来。今天各位光临寒舍,蓬荜增辉。我代表我自己,也代表我美丽的夫人……”“去、去、去!”章淑娴扬着手,那样子象轰一只苍蝇。田惠中视而不见,还接着说他的:“……再就是我们美丽的密斯林远道而来。”“什么密斯林,都老太太了”密斯林又笑又摇头。-—谌容《散淡的人》。
西方人在这种场合用的是合作准则,听话者往住喜不自禁,语言上往往作出适应(accommodation),表示感谢。而东方人往往抛弃合作准则(质量准则)而取礼,英语论文题目,英语论文题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