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爱,江苏省连云港高级中学。
一、引言
高中阶段学生要参加很多阶段性测试,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任课教师命题的。因此,任课教师的命题质量十分重要。近年来,江苏省连云港市教研室每年五月份都举行“高考模拟试题征集评比”(笔试部分)活动。少部分老师命题水平很高,原创的试题质量上乘。但是,大多数教师命题质量偏低,命题水平亟待提高。笔者撰写本文,略论当前存在的笔试部分的命题误区,提出命题策略、命题技巧,与大家共享。
二、命题的种种误区
大多数教师虽然受过系统的英语系教育和教学培训,但是总体上缺乏命题能力,关于命题的认识存在着严重的误区。
1.简单拼凑
有的教师以为,命题时应参考高考题量的要求,凑足数量即可。以单选题为例,一位教师的命题考点如下:1题冠词,2题介词短语,1题虚拟语气,5题非谓语动词,2题动词搭配,1题词汇,3题定语从句。显然,考点分布不均,考查的面太窄。有的考点重复出现,如非谓语动词,而每年高考中该考点仅出现1~2题;而有的考点是每年的必考点,竟不见踪影,如时态、名词性从句等。另外,该教师命制的阅读理解题多次应用“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和“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这种否定式题干,容易迷惑考生,增加了考生答题时信息处理的负担,不能达到阅读[提供/论文和发表论文的服务]理解的考查目标。另一位教师命制的任务型阅读,设置的考点均为信息点,仅考查学生的寻读能力和词形转换能力。考生只需直接查找、获取信息即可,无法考查考生对信息的略论、整合、归纳、推理能力。这样的命题效度较低,不能有效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2.原而不创
“高考模拟试题征集评比”要求教师原创,但是,部分教师根本不探讨命题策略与技术,虽然选用新的材料,但题目的设置层次太低,考生一眼就能找到答案。选项的设置没有干扰影响,效度太低,难以考查学生略论、判断、概括、推理等能力,更谈不上体现新的课程理念。有的题目表述不够科学,条理不清,让学生无从下手。
3.拿来主义
部分教师实行“拿来主义”。信息技术的发展给英语命题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考验了命题人员的材料甄选和改编能力。部分教师只看到了其便利,为了图省事,他们不考虑学情,不加甄选,从网上下载一些试题,剪剪贴贴凑成一份试卷。可以想象,所用材料或陈旧,或与学生的真实情况脱离,导致全班均分过低或过高的现象,达不到考查的目的。这样的试题起不到检查教学效果的影响,不能发挥积极的导向影响,反而给教与学带来负面作用。
4.难倒学生
一部分教师喜欢出难题、设陷阱以难住学生。如,所选阅读材料生词太多,严重作用学生的理解;试题缺乏区分度,不能有效考查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这样的考试只能导致一个结果: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难以感受进步、体验成功,他们看不到希望,破罐子破摔。这样做不是让学生爱屋及乌,而是恨屋及乌,他们会仇视英语老师、仇视英语,成绩日益下滑。
三、命题误区的原因略论
1.对《课标》的忽视
上述误区存在的原因之一在于,命题教师没有认真探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17,以下简称《课标》)。尽管新课程改革已实行多年,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深入领会课改的精神。根据《课标》(教育部,2017),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发展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因此,命题的焦点在于考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以及综合语言应用能力,而很多教师对此视而不见,命题时仅仅局限于某些知识点的简单拼凑,机械记忆,结果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2.对《考试说明》或《大纲》的短视
一般情况下,命题教师都会阅读《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教育部,2017,英语论文范文,以下简称《大纲》)或者《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江苏省教育考试院,2017,以下简称《考试说明》),但很多教师阅读时仅仅大致了解高考内容,没有消化其全部内涵。
《大纲》或《考试说明》不仅包括考试内容,还涉及考试目的、考试要求和高考题例。根据《考试说明》,“高考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学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考试卷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江苏省教育考试院,2017:70)。因此,命题时,教师需要时刻考虑这些要求。《考试说明》要求学生读懂书、报、杂志等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这就要求命题者聚焦时事,与时俱进。反之,不略论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不探讨国内、国际形势,不顾及考试的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就会导致视野狭窄,盲目命题,试题必将失信、失效、失能。
3.对命题规律探讨的盲视
命题不是随意的,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高考命题要注意考点的合理分布,多角度、全方位地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教师要探讨历年高考题,学习命题技术。如果不探讨历年高考命题,缺乏对命题规律、命题准则、命题技巧的有效把握,命题只能是简单拼凑、原而不创、粗制滥造、质量低下。
四、命题的策略与技巧
1.探讨高考要求,确定高考命题方向
(1)探讨考试要求,明确考试内容
教师应深入探讨《课标》、《大纲》、《考试说明》及历年高考真题,英语毕业论文,明确考查内容。比如,《课标》明确指出:“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教育部,2017:6)。那么,命题者必须略论哪些是必考点,哪些是当年可能出现的考点,确定命题的方向。
(2)确定难度系数,统筹各档比例
命题前,教师应略论近几年高考试题难度系数的走向,如是大小年走向,还是基本平稳的走向,判断当年的难度系数是大年或小年,还是与往年持平。据此,确定基础题、中档题、高难题的设置比例。命题初步完成后,要核实每一道题的难度系数,归类统计,统筹基础题、中档题、高难题的设置比例,确定是否符合命题的难度要求。如不符合要求,则重新调整。
当然,不同的考试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