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万里,江苏省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部,2017:2)。语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文化意识则有利于正确地理解语言和得体地使用语言。遗憾的是,作为课程目标体系中尤为重要的一环,文化意识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充分的体现。
二、对于文化教学的几个故事
1.莫言获奖了
(1)故事叙述
2017年10月,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大家情绪空前高涨。于是,我在课上适时与学生们聊起了他的小说,自然便谈到了电影《红高粱》、巩俐、张艺谋以及红色。讲故事的课堂似乎比平时过得都要快,一转眼工夫便下课了。课间,有几位学生兴冲冲地跑到讲台上追着我问:“老师,原来莫言这么厉害啊!你怎么不早点告诉我们啊?”我一边收拾教学物品,一边打趣道:“人家不也是刚刚获诺奖嘛!”“可咱们教材上有电影这一单元啊,出现了《红高粱》,万一考到怎么办?”“对的!Films! Reading里学的赫本,Main task里讲的就是巩俐!…嗯!嗯!”他们显然对我没早点儿讲莫言多少有些不满,于是穷追不舍。“讲Main task时,我没讲巩俐和张艺谋吗?”我有些疑惑地问道。“没有!只划了几个词组!你说中考考不到这样的写人的作文……”
故事的结局是,我趁着上课铃声响起逃之夭夭,但内心却久久无法平静。
(2)故事讨论
故事是发生在笔者身上的真实故事,其中有许多细节可供大家共同研讨。
比如,教师为何在莫言获奖之后才引领学生关注本土文学与电影文化?关注莫言获奖是意识自觉还是出于应试顾虑?教材“Films”这一单元,阅读板块出现了西方的赫本,写作板块涉及了中国的巩俐,教师略论教材时有没有深思过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毋庸置疑,由于话题本身很容易找到与之相关的命题点,如果仅从考试的角度看,莫言获奖将会成为各科教师命题的热点,但这是不是英语课堂关注莫言现象的主要原因?
语言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的。本土文化作为跨文化意识的重要一环,在英语课程中不容忽视。《标准》指出,英语教学不仅应有利于学生理解外国文化,拓展文化视野,进而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初步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它还应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要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热爱(黄树生,2017)。
实际上,有不少教师对文化意识的理解有失偏颇,常常把文化意识局限于了解英语国家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文化习俗等,却对本土文化视而不见,甚至质疑在英语课上谈论本族文化的必要性。比如,有些教师很难理解在学习“节日”相关话题时,英语教材为何会有一定的篇幅介绍Dragon Boat Festival,Spring Festival等中国的传统节日。其实,用英语向西方人士介绍、传播中华民族本土文化亦是英语课程核心理念的题中之意。值得一提的是,英语论文题目,莫言也正是因为充分应用本土文化,“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从而创造了属于中国与世界人共享的文学盛宴。
2.那些年,我们一起背过的经典
(1)故事叙述
在某次讲座活动中,笔者有幸听到了一则有关一般过去时的导入案例。授课教师巧妙地应用了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名篇《如梦令》进行新课导入。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教师先带领学生用中文背诵语文课上新学不久的《如梦令》,然后鼓励他们用简易的英语把这首词意译出来。可以想象,授课教师别出心裁的导入设计不仅赢得了叫好声一片,也把刚参加工作的我震撼到目瞪口呆——原来英语课还可以这样上,原来在我们内心深处一直不曾忘记那些年我们一起背过的经典!
(2)故事讨论
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盛世的奇葩,它们穿越时空,流淌在每一位国人的血液里。成长在这么一个文明古国里,有谁不曾青春年少,又有谁不曾诵读名篇?甚至,时至今日,每当教室里传来学生朗朗的读书声时,我们还会情不自禁地跟读一遍: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遗憾的是,中学英语课堂上,英语成为了唯一的话语标准,教师也因此失去了对学生进行本族文化熏陶的良好契机。其实,英语和中文在文化层面上有很多正迁移现象,教师若能洞察其中的微妙联系,并灵活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圣经《旧约·传道书》中有一句:“All the rivers run into the sea, yet the sea is not full.”,而在《淮南子·泛论训》中亦有“百川归海;而海不盈”一说,两者如出一辙。
《标准》(教育部,2017)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创设尽可能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情境,让学生在体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如梦令》一例中,教师便巧借中国传统文化之东风,教授原本枯燥乏味之英语语法,令人拍手称绝。
其实,不妨进一步思考,案例中的《如梦令》可否换成“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或“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抑或“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中国古典诗词里这样的叙事名篇还有很多很多,教师在讲解其他英语时态时,可否尝试借鉴案例中的思路?(常万里,2017)
笔者在教授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词汇教学(否定前缀)时,灵活地借用了中国传统的鹤文化,从小游戏——考考学生对于鹤的中国成语或俗语——入手,并借助有关鹤的中国国画,通过“松鹤延年”、“鹤立鸡群”、“一琴一鹤”以及“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阐释,巧妙地导入了impossible,英语论文,incorrect,dishonest,uncommon等目标词,并取得了良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