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仲平,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副校长,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校长(江苏 南京 226300)。
隐性课程的思想早在20世纪初杜威的作品中就已出现。杜威认为学生学习的不只是正规课程,还学到了与正规课程“不同的东西”,即“附带学习”,这种学习在某种程度上对未来生活具有根本性的价值。这种思想实际上已经触及了隐性课程的问题,那就是概指学习过程中自发或自然产生的态度、情感、价值等。教师在课堂上对教材的处理往往对文本中的单词、短语、句法、语法等显性的内容关注很多,而课堂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隐藏在文本内容之后的现象,教师却很少去关注。但这些内容对语言习得的最终效果却有着无可估量的作用力,甚至决定着一个人是否学到了真正的语言。教师通过挖掘和渗透文本“背后”的内容,也就是隐性课程内容,增加对文本理解的深度和厚度,可以使课堂不再仅仅是语法词汇的集散地,还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的学习平台。
课堂上对教材文本的文化资源开发要在哪些领域进行,要达到什么样的深度,这些必须根据高中生的特点,根据教材提供的平台,对教材进行取舍和补充,可以最大化地进行英语文化教学资源的开发。
一、培养文化意识,建构文化理解
文化意识的异同是客观存在于中文和英文之间的。英语课堂上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要让学生了解英汉之间的思维异同。英语中的思维意识有其很特殊的一面,会在许多语言现象上体现出来。例如教师在涉及英语语态时,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比较,在汉语中使用被动语态的情况是很少的,而在英语中被动语态使用的情形很多。这是因为英语民族注重逻辑、注重客观,而中国人的思维中还是“以人为本”的思想为重。如果平时的教学中不注重类似于此的英语思维意识渗透,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很多困惑。如果熟悉、适应了这种文化思维异同,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英文中,时间、地点的表达都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来表达的,和汉语的表达方式迥异。这是因为英语国家的思维方式总是习惯于从局部到整体,而我们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于从整体到局部。理解了这种文化思维异同,英语中介词in和at的使用区别这一难点就不再抽象。比如“在电影院”,英语论文,英语中表达为“at the cinema”,而不习惯表达为“in the cinema”,正是因为我们习惯将电影院看成是一个整体,英语论文网站,而英美国家的人习惯于把这看成是一个点。在整体内部我们用介词in,在某一个局部用介词at。
有了一定的文化意识为基础,更有利于我们进行相关的文化理解。“Dutch treat”这个表达在英语中较为常用,但从字面上理解却很让人不可思议。“Dutch”意指“荷兰的,荷兰人的”,“treat”的字面意义为“对待、处理”,“款待、治疗”等,结合起来可以理解为“荷兰式请客”,但这个解释比较牵强,是不能领会的。原来在英语中,荷兰人比较精明小气,连请客也是精打细算的。所以这个词是指“自己付钱的聚餐”。可见,只有消除文化意识异同,才能达到文化理解。
二、革新教学目标,凸现文化地位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从这一目标来看,新的课程标准已经将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的训练基本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上。
当前的英语教学中对待教材文本的处理存在着两种极端的观点。一种是“教材无用论”,认为现在的高考重能力、轻知识,高考试题和教材文本内容相关度不大;另一种观点是“唯教材论”,认为教材文本内容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依据,是学生获得有关知识、技能、学习策略的主要来源,在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影响。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会催生两种不同的教学目标,前者脱离了教材文本搭设的平台,课堂教学目标中就不能有效凸显英语文化的地位。后者尽管重视教材,但“唯教材”会忽视语言使用和文化因素的相互影响,过于注重语言知识的挖掘和传授,而不能对教材文本内容进行全面理解应用,尤其是文本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得不到有效的深化。例如在译林版《牛津英语》模块六Unit 3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中,教学目标就不能仅仅定位于语言知识的讲解,而更应该关于文本背后的文化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拓展。结合本课话题,除完成知识传授目标外,如果还要求完成下列任务,就能激发学生的文化思维意识:1. Talk about different cultures, traditions and taboos. 2. Write a letter of apology. 3. Make a reference book about the culture of a country.通过完成这些任务从而实现将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综合应用,凸显文化的教学目标。
三、强调课程意识,促进教材开发
袁振国教授说:“所谓课程意识,最简单地说就是教什么的意识。”显然,以往我们太注重怎么教,而忽视了教什么,或者自以为知道教什么。“用教材教”的前提是对教材思想方向的准确把握,既基于教材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所以,教师在教材的应用处理上要注重自主开发,从语言入手,进行文化渗透,培养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达到语言熟练,文化精通,这是外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如何进行教材的自主开发呢?这其实也并不完全是教师的事。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学校“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牛津英语》教材每个Unit后面都有Project部分,教师应该根据Project的要求定期布置一些题目让学生来完成,题目可以涉及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名人轶事、重大科技发明、重要事件等,形式可以是海报、文字介绍[ ]、话题讨论、宣传册、新闻角等等,这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都能把自己融入英语文化中。完成任务之后的Presentation过程就是对文化资源的交流、学习和吸收过程。
当然,任何教材都有其合理性,也有其不足之处。重视课程意识,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有效的二次开发,挖掘出教材后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