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晓堂(1966-),男,英语论文范文,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功能语言学、运用语言学、外语教育、教师教育等探讨(北京 100875)。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1]在描述语法知识目标时,特别强调语法的表意功能。五级语法知识目标要求学生“了解常用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和常用表意功能;在实际应用中体会和领悟语言形式的表意功能”。虽然“表意功能”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很多一线英语教师对“表意功能”究竟指什么并不是十分清楚,而关于如何在英语教学中突出语法的表意功能则更是有诸多困惑。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和困惑,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我们对语法本身的影响的认识还不够清晰,英语论文题目,对语法教学的目的、内容和措施还没有形成应有的共识。
二、语法的表意功能
现在,外语教育探讨者和一线外语教师基本上已经达成一个共识,即外语教学应做到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的有机结合。关于外语学习者来说,既要学习语言的形式,更要学习语言的意义。但是,这种共识并没有能够有效地落实在语言教学实践之中。其中的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但一个关键的原因是,这一共识建立在另外一个值得商榷的认识的基础之上,即语言的形式和意义是割裂的。只有割裂的事物才需要结合。如果两个事物本身不是割裂的,也就无需结合了。那么语言的形式和语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联系呢?这就又涉及语言的形式与语言的联系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对于语法教学的核心问题追根溯源还是形式与意义的联系问题。
对于语言的形式与意义的联系讨论当前尚无结论。大家都可能这样说,语言的形式和意义本来就是统一的。但是,如果一味地或简单地强调形式与意义的统一,也是很难令人信服的。我们都知道,一句话有它的意义,其中包括不依赖语境的语义意义(semantic meaning)和说话者在语境中传达的语用意义(pragmatic meaning)。我们也通常说,在语言的字面意义(literal meaning)之外还会有隐含意义(implied meaning)。同时,每一句话也有它的形式,如句式、时态、语态等。虽然这些意义和形式都体现或存在于同一个句子之中,但我们显然不能简单地说这些意义和形式就是一回事。
对于形式与意义的联系,一般有两种观点。第一,语言的形式是用来表达意义的。比如,陈述句用来陈述事实或事件,疑问句用来提问(如请求获得信息),现在时态表示现在的状态和事件,而过去时态表示过去发生的事件或存在的状态。第二,在表达意义时,需要使用正确的形式。如果语言形式错了,可能就不能有效表达意义。
以上两种观点都有值得磋商之处。首先,根据语用学的基本原理,陈述句并不一定用来表示陈述的意义,而疑问句也并不表示提出疑问。比如,“It's cold in the room.”可能表示请某人关窗户或打开空调,而并不只是陈述屋子太冷的事实。“What are you doing?”可能是批评或警告某人,而不是询问某人正在做什么事。这说明,虽然语言的形式是用来表达意义的,但语言的形式和意义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联系,一个形式可以对应多个意义,一个意义也会体现为不同的形式。其次,并非语言形式错了就不能有效地表达意义,而且并不是正确的语言形式就更够有效的表达意义。Thomas曾经举过这样一个例子:I have finished my home-[ ]work.是个完整的句子,在语法上无可挑剔,但是如果把这个句子用作对教师的问题:Have you finished your homework?的回答,就会给人一种“不耐烦的使性子和耍脾气”的感觉。[2]这说明,在语言交际中仅仅使用正确的形式是不够的,语言形式的得体性、可行性和可接受性也是至关重要的。
以上的讨论并没有解决形式与意义的问题,但至少能给我们两个启示:第一,我们通常所说的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意义(包括语义意义和语用意义),只是语言形式表达的部分意义,而不是全部意义;第二,正确的语言形式并不能保证有效地表达意义。
虽然当前还没有完全弄清楚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的联系,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对二者的联系一无所知。很多语言学派已经对二者联系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其中也有不少有价值的结论。例如,功能语言学从使用语言的目的的角度出发,对语法有了新的认识,即语法不是用来判断语言正确与否的规则,而是用来表达各种意义的语言资源。[3][4]例如,“Good morning!”这一形式在日常交际中一般表示友好或礼貌,相当于汉语里的“您好!”或“早上好!”。如果是熟人,或在非正式的场合,可以简化为“Morning!”。但是同样的表达如果出现在临近中午时两个人的对话中,尤其是当说话者带有特殊的语调或表情时,那么很可能是在讽刺听话者“来的还真早啊!”或“起得真早啊!”。又如,下面两个句子同样是虚拟语气的形式,都是传统语法所说的“与现在事实相反”的虚拟语气形式,主句用would加动词原形,从句用过去时形式。但所表达的交际功能却并不相同:
(1)If I were you, I would accept his advice.(如果我是你,我就接受他的意见。)
(2)If I had worked harder, I would have passed the exam.(要是当初好好学习,就能通过考试了。)
第一句说话者表达一种建议,希望对方能够接受他人的意见。第二句说话者表达的是对没有通过考试的一种惋惜和悔恨。虚拟语气绝不仅仅是表达一个相反的事实,使用者通常是通过这一形式表达一种言外之意,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
功能主义的语言观带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是:语境与语言是相互关联的。语境能够解释说话者在特定的语境中选择某种语言形式的原因。功能语言学将语言的实际应用作为探讨对象,从个体间的交际出发来描写语言,通过句法略论发现语法是如何通过特定的组织结构来实现交际意义和功能,能够较好地解释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之间的联系,帮助语言教师更好地认识语言的本质,更好地理解各种题材和体裁的语篇是如何建构意义的。
三、传统语法及语法教学的局限性
当前语法教学中存在的很多问题,与传统语法体系的局限性有关。如果被问及语法是什么以及语法在语言使用中起什么影响,很多人会自然而然地认为,语法是一系列语言规则,其影响无外乎是保证或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