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语言,在人类社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各个数字在中西方文化中所代表和表达的意义各有差异。在本文中,我们将研讨非常规满数“三”的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数字词;三;文化内涵;对比探讨
“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为适应社会生产活动的需要在符号的帮助下产生的”(苏金智,1991)数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语言,在人类社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数的基本影响是计算事物或者动作的数量或者次序。此时的数字是用来精确表达的实数。它所表达的是纯粹的数量意义。而另一方面,它也被使用在词语和成语中,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存在,它所表达的不再是确切的数量或者次序意义,英语论文题目,是虚数。作为实数,数字对不同民族的意义是相同的,但数字经过泛化之后,再加上民族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作用,各个数字在中西方文化中所代表和表达的意义各有差异。在本文中,我们将研讨非常规满数“三”的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中国文化中的“三” (一)具有数量夸张意义的“三” 《现代汉语大辞典》中 对“三”的解释是:1. 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2. 表示多数或多次;3. 姓。在这三层意思中,第一种解释是实指,表示计数单位,如“三个人”。第二层意思是经过虚化之后表示的虚数概念,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述学:释三九》中曰:“凡一二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以三,以表其多”。因此,“三”在很多情况下是作为非常规满数存在的,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三番五次”“三令五申”“三过家门而不入”等。此种用法下的“三” 都是具有数量夸张意义的,表示“多”。 (二)带有神明色彩的数字“三” “ 三”是具有神灵色彩的符号。在中国传统神话故事里,我们经常会看到许多有神异色彩人、物、事等都与三有关,如《山海经》中的“三国首,在其东,其为人一身三首”,神话故事中的“三皇”。《老子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即是世间的万事万物是由“三”衍化而来的。而“三生万物”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得到了解释。《说文》释日:“三,天地人之道也。”按照阴阳观念,夭为阳,地为阴,在《周易》中“一”为天数,“二”为地数,天和地的联系由人协调,所以天,地,人合成“三”。也由于“三生万物”的观念,确立了数字“三”的“终极”、“生发”、“吉祥”的意义。 (三)具有吉祥意义的数字“三” 司马迁在《史记律书》中指出:“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徐整的《三五历记》也说“立于三”。再加之“三生万物”的观念,使得“三”在中国文化里具有非常吉祥,圆满的意义。人们把宇宙宏观的划分为天、地、人,而天空即由日,月,星组成。汉语中的官位有三公,军有三军,祭祀有三牲,礼教有三纲,三从。中国宗教中对三也有自己的思想,如,佛教有佛、法、僧“三宝”;经、律、论“三藏”;水、火、风“三灾”;天堂、人间、地域“三界”;前生,今世,来生“三生”, 道教有玉清、太清、上清“三清”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国画大师们喜欢的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跪拜时要三叩首;烧香时要烧三炷香。俗语中也有“三个臭皮匠,赛个诸葛亮”“、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 “三,六,九往上走”,等说法。在结婚要“三媒六证”,这些都表达了人们对“三”字“吉祥、正统与完美”这一意义的认可。 西方文化中的“三” 与中华民族崇尚双数相反,英语毕业论文,西方人认为单数是吉利的数字(13例外)。“三”作为一个单数,本身就为西方人所青睐,再加之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three”是完美数字,它代表着开始,过程和结束。而基督教也有“三位一体”的思想,即圣父、圣子和圣灵,耶稣在死后三天复活等,这就赋予了“三”神圣、完满和美好的色彩。 在西方文化中,“三”随处可见。在莎士比亚的喜剧里有“all good thing go by threes”(一切好事以三为标准),人们经常会说“number three is always fortunate”{第三号总是运气最好},童话中经常会出现“三兄弟”“三只熊”等,就连文学著作,也经常是“三部曲”,如《普罗米修斯》三部曲,《神曲》三部曲等。 “三”有时候虽然也同样被用来表示数量的虚化,如“three moves are as bad as a fire”(搬三次家如同经历一次火灾),此处的“三次”明显是一个虚化的概念,是多次的意思。但是使用的频率远远不及在中国文化中的使用频率,基本属于偶然为之。更多情况下,“三”还是表示二加一的结果。 从以上的略论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中华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赋予了“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虽然中国人崇尚双数,认为双数代表吉祥,但是“三”是个例外,从宗教到自然科学,从宫廷到民间,“三”都被视为完美,吉祥的象征。西方人崇尚单数(13例外),又加之哲学与宗教的联系,“三”也同样被赋予美好和神圣的意思。“三”不止在作为实数时中西方共通,其完美吉祥的内涵也是中西共通的,但是作为表示“多次”的虚化数词使用,还是在中国更为广泛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