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及其翻译[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王教授更新时间:2017-04-2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文章从略论文学的基本属性模糊性出发,研讨了文学语言语义在词汇、文化、著作风格等方面的模糊性。笔者认为模糊性是文学翻译的基本属性,恰当地再现原作的模糊美正是对原文本的忠实。

关键词:文学语言;模糊性;翻译

  一、 引言
  中国学者关于语言模糊性的探讨起步20世纪70年代末,伍铁平教授(伍铁平,1999:39-44)是中国最早引进西方模糊语言学理论的学者,并结合汉语语法特点,奠定了他在模糊语言学上的地位,因此被国人尊称为中国的“模糊语言学之父”。近20年,模糊语言学与翻译的结合,成为翻译过程中揭示跨文化交际中语言之间转换规律的工具,取得了不少的成就。穆雷(1999:66-69)从语言的模糊性出发,将模糊数学的措施运用于翻译理论的理论,从此模糊理论开始与翻译结合,给翻译界的理论探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语言的模糊性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模糊“不清楚,不明白”,而是指“在现实物质世界中所遇到的客体经常没有精确规定的界限”这一属性。(伍铁平,1999:34)因此本文以模糊理论为依据,从词汇、文化、著作风格三个层面出发,研讨模糊性是语言的基本属性,在文学翻译时首先应该正确理解原语,准确把握其模糊性的特点,恰当地再现原作的模糊美,正是对原文本的忠实。
  二、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及其表现层面
  文学语言本身的含蓄、生动以及某种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就是模糊性。首先体现在语义的多层附加义。讲究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其次是语义的矛盾性。如朱自清的话:“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热闹”与“冷静”矛盾的词语形成意义的不确定性,恰有助于读者理解他“颇不宁静”的心境。第三是语义的修辞化。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丰富的附加义是建筑在修辞的应用上的, 给读者提供想象的余地。 最后,语义的语境依赖性,体悟言语著作中的言外之意,必须结合整个语境,这样才能使解读不致旁逸斜出。正是由于文学语言中存在着模糊性这个特点,应用翻译的各个准则,巧妙地处理好文学语言中的模糊性,笔者从以下三个层面讨论文学翻译中的模糊性问题。
  (一)词汇层面
  模糊性是文学语言属性,其表现形式渗透到语音、语法、词汇等各个层面,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在词及其意义方面。(伍铁平,1999:249)
  词是表达概念的。但许多界限分明的概念一旦用词表达时,产生许多模糊词。例如:“闻”本义是“听见”的意思,如“闻所未闻”(听觉)。但是后来却应用在嗅觉上,“久而不闻其香”(嗅觉)。语言本身的模糊性导致在翻译时也不可避免的产生模糊概念。比如在汉语里,表兄、堂姐、的联系是很清晰的,翻译成英文 “cousin”,要完全等值几乎不太可能。正是由于这种模糊性,给我们在英汉互译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翻译过程中,译者为了体现原文风采,就不必死翻词汇,而是从模糊性入手,增强著作的表现力,提高其审美价值,再现原文的模糊美。
  (二)文化层面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地。(包惠南,2017:12)由于东西方的历史发展、风俗习惯各不同,两种语言必然会打上社会、历史、种族等特定的烙印,隐含着民族文化的内涵。因此不同的文化概念在语言上同样会具有一种模糊性。比如有句成语“成事在天,谋事在人”。杨宪益夫妇将其翻译成“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而英国汉学家霍克斯译为“Man proposes,God disposes.”在这句成语里,“天”就具有极大的模糊性。中国在佛教文化中“天”具有主宰外物的威力;而在西方基督教徒视“上帝”为自然界的主宰。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到这种因素,以“模糊”译“精确”的措施,其实是美学理论的要求。(毛荣贵,2017)而语言的模糊性或曰,译文的模糊性,就更能“激发读者开放某种特定的接受趋向,唤醒读者以往阅读的记忆”,英语论文范文,就更能拓展读者的“期待视野”而精确表达。
  (三)著作风格层面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写作风格,而且每部文学著作的风格因题材、形式的不同而大相径庭。俗话说:“文如其人”,说的就是文章的风格。风格一种模糊性很强的行文气质或素质。文学翻译时,不仅要考虑到要如何使译语在形式和意义尽量等效于源语,而且也在风格上也要尽最大努力做到一致。然而,风格英译的模糊性就在于有人措辞华丽、有人着意于再创造;有人用词考究;有人只求“意韵神气”的忠实再现;有人倡导译文读上去应像本民族的语言。(王雪, 2017)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