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中国学习者 英语学习 概念迁移 语料库
摘要4-7 Abstract7-15 第一章 绪论15-23 第一节 本探讨的主要内容和探讨问题15 第二节 探讨背景及探讨意义15-20 第三节 探讨目标20-21 第四节 本论文之结构21-23 第二章 语言、文化、思维方式23-39 第一节 客观主义被批判,相对主义之兴起23-24 第二节 语言相对论之思想传承24-29 第三节 语言相对论之命运多舛,从误解到澄清29-37 3.1 误解沃尔夫之本意,抨击虚无的“强式论”29-32 3.2 普遍主义兴起,相对论受压制32 3.3 认知语言学兴起,语言相对论复兴32-34 3.4 新沃尔夫主义者之实验支持34-36 3.5 语言相对论在我国之“境遇”36-37 第四节 小结37-39 第三章 语言、认知、概念迁移39-65 第一节 古老而年轻的语言迁移探讨39-46 1.1 迁移之术语及定义39-40 1.2 语言迁移的类型40-42 1.3 迁移探讨范畴之拓展42-46 第二节 汉语背景的英语学习概念迁移框架46-64 2.1 “语言文化概念”维度47-57 2.2 “英语语言学习过程”维度57-59 2.3 “中介语形式层面的表征”维度59-64 第三节 小结64-65 第四章 基于英语学习者语料库的二语习得探讨65-69 第一节 语料库在二语习得探讨中的优势65 第二节 我国基于英语学习者语料库的二语习得探讨65-68 2.1 基于笔语语料库的二语探讨66-67 2.2 基于口语语料库的二语探讨67-68 第三节 小结68-69 第五章 本探讨的语料库探讨措施69-79 第一节 本探讨所使用的语料库69-70 第二节 本探讨所使用的检索措施70-74 2.1 索引词检索措施70-71 2.2 正则表达式检索措施71-72 2.3 搭配、类联接、语义韵的检索措施72-74 第三节 本探讨所使用的统计措施74-75 3.1 频数异同检验74-75 3.2 搭配强度测量75 3.3 频数标准化75 第四节 本探讨所使用的语料库软件75-77 4.1 词性附码软件75-76 4.2 检索软件76-77 第五节 本探讨的探讨步骤77-79 第六章 英语词汇学习与概念迁移79-123 第一节 本章探讨之理论依据80-81 第二节 英语动词学习与概念迁移81-98 2.1 语料库探讨措施81-83 2.2 词汇与语法概念迁移略论83-97 2.3 小结97-98 第三节 英语介词学习与概念迁移98-106 3.1 语料库探讨措施98 3.2 词汇与语法概念迁移略论98-106 3.3 小结106 第四节 英语副词学习与概念迁移106-119 4.1 语料库探讨措施107-108 4.2 语法概念迁移略论108-118 4.3 小结118-119 第五节 英语冠词学习与概念迁移119-123 5.1 语料库探讨措施119-120 5.2 语法概念迁移略论120-122 5.3 小结122-123 第七章 英语句法律习与概念迁移123-181 第一节 本章探讨之理论依据124 第二节 探讨措施及基本信息统计124-126 第三节 英语构句学习与概念迁移126-132 3.1 英汉“句子”之别126-129 3.2 汉语[句子]语法概念迁移129-131 3.3 小结131-132 第四节 英语时态学习与概念迁移132-139 4.1 英汉“时态”之别132 4.2 [时态]语法概念迁移略论132-139 4.3 小结139 第五节 英语语序学习及概念迁移139-149 5.1 英汉语序特征及语法概念迁移略论140-149 5.2 小结149 第六节 英语“数”的学习与概念迁移149-156 6.1 英汉“数”的区别150 6.2 汉语[数]语法概念迁移所表现的语境150-156 6.3 小结156 第七节 英语“be-sentence”学习与概念迁移156-165 7.1 系动词be与语法概念迁移157-163 7.2 助词be与语法概念迁移163-165 7.3 小结165 第八节 “主谓一致”学习与概念迁移165-169 8.1 英汉句法结构及语法概念表征的区别166-167 8.2 主谓一致偏误类型167-169 8.3 小结169 第九节 英语“主/谓/宾缺失”与概念迁移169-178 9.1 英汉主谓宾的特点及可省略的语境170-175 9.2 ICCI中主语缺失的主要类型175-176 9.3 ICCI中谓语缺失的例证176-177 9.4 ICCI中宾语缺失的例证177 9.5 小结177-178 第十节 本章小结178-181 第八章 新及物性模式下语法隐喻的学习历程与概念迁移181-210 第一节 本章探讨之理论依据182-184 1.1 “汉语背景的英语学习概念迁移框架”182 1.2 新及物性模式--语法隐喻分类框架182-184 第二节 语料库探讨措施184-185 第三节 语法隐喻习得与概念正迁移185-201 3.1 经验类别范畴185-196 3.2 表征方式范畴196-200 3.3 双重隐喻或多重隐喻现象200 3.4 名词化现象200-201 第四节 语法隐喻偏误与概念负迁移201-207 4.1 空间概念范畴[上]的映射偏误201-206 4.2 其他概念范畴的映射偏误206-207 第五节 本章小结与讨论207-210 第九章 结论与启示210-219 第一节 探讨发现210-211 第二节 启示211-217 2.1 理论启示211 2.2 教育实践启示211-217 2.3 探讨措施启示217 第三节 本探讨之结语217-219 参考文献219-236 附录236-258 后记258-259 在学期间公开出版专著及论文情况259-2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