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国战后反思文学发展至第三代出现了“打破禁忌之作”,这带出了反思文学中的“不可言说”。从德国二战后文学的发展来看,与战争相关的文学从叙述视角上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描写批判战后现实的第一代战后文学,从大众普遍视角研讨战争成因之文化意识、传统方面的第二代反思文学,从主体视角个体经历描写反思战争的第三代反思文学。其中,“打破禁忌之作”正出自第三代著作。本论文试结合二战后德国历史,在论述反思文学发展三阶段主题演变之基础上从文学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发展的角度研讨德国二战后反思文学“不可言说”的文本成因,表现形式、类别等。选取的探讨文本有第一阶段:沃尔夫冈·博尔歇特的《在大门外》及其它三部短篇、海因里希·伯尔的《漫步者,你若去斯巴···》、施努雷的《逃亡路上》,第二阶段西格弗里德·伦茨的《德语课》与第三阶段本哈德·施林克的《朗读者》。主要论点有:第一,反思文学的主题从叙述视角上经历了描写批判战后现实、从大众普遍视角研讨战争成因、以主体视角个体经历描写反思战争三个阶段,在其作用的诸多因素中,文学自身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发展是推动反思文学变异转向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二,通过变异转向,抒写主体在传统主题的基础上加注了某些现代人性发展的“共通情结”,“不可言说”正是通过这些“共通情结”得以言说,呈现出对意识形态的消解、模糊性与开放性等,从而引发争议;第三,随时间推移,反思文学中的历史叙述会进一步变异转向,呈现“反思之反思”,战争或将作为主体叙述之背景,而关于“禁忌”的言说会进一步加强。本论文结构除引言、结语外,分为三章:第一章,以“废墟文学”相关文本为例,略论其中三大表现主题,即对肉体的摧残、心灵的摧残、现实的困境;第二章,以伦茨《德语课》为蓝本,略论小说中对“职责”的来源、表现与“尽职”后果的具体呈现,揭示主人公从传统文化层面对自我近况的反思;第三章,从《朗读者》“汉娜”这一形象入手,略论其中未被审判的罪责和不可言说的真实。
【关键词】:反思文学 主题演变 言说 不可言说
摘要5-6 Abstract6-9 引言9-24 一、探讨综述与选题意义11-16 二、社会历史背景16-18 三、战后文学的发展18-21 四、理论基础与探讨路径21-24 第一章 直面现实的“废墟文学”24-37 第一节 肉体的摧残:《九柱戏》(1947)、《漫步者》(1950)24-27 第二节 心灵的摧残:《面包》(1946)、《逃亡路上》(1947)、《夜里老鼠是睡觉的》(1947)27-31 第三节 现实的困境:《在大门外》(1946)31-37 一、现实的冷漠与残酷31-35 二、“狂人”贝克曼35-37 第二章 文化传统层面的历史反思:《德语课》(1968)37-50 第一节 职责的来源38-42 一、外在现实中的职责38-40 二、思想观念中的职责40-42 第二节 职责的呈现42-47 一、忠于职守到病态42-44 二、从工作到家庭44-47 第三节 尽职的后果47-50 一、创伤:“父债子还”47-48 二、意义的缺失48-50 第三章 触碰“禁忌”,言说不可言说:《朗读者》(1995)50-59 第一节 多面人物“汉娜”的受害者形象50-54 一、米夏眼中的汉娜50-52 二、法庭上和服刑中的汉娜52-54 第二节 未受审判的罪责54-57 一、逃避之罪54-55 二、麻木之罪55-57 第三节 不可言说的真实57-59 ,德语论文范文,德语论文范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