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代德国对华投资是中德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从历史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切入,对1861—1914年德国对华投资进行梳理和略论,以便更准确地看待近代中德经济关系。 本文除绪论及结语外,主体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论述的是近代德国在华投资的背景。近代外人在华投资沿袭了资本扩张的本性,是在近代中国特定投资环境下以商业掠夺为主的资本输出。近代外人在华投资是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各国在华政治权益的变化不断作出调整,因而形成鲜明的投资时段和行业投资热点。近代中德经贸关系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日益强大的德意志帝国在实施“大陆政策”向“世界政策”的转变中,将中国作为与各国进行海外殖民竞争与合作的“实验地”,既诉诸武力又进行文化“怀柔”,在中国土地上与各国展开了竞争。 第二章主要论述近代德国对华投资的金融活动主体--洋行和银行在华投资情况。近代德国在华投资离不开资本活动的主体,而这个主体也有一个从洋行向银行演变的过程,同时这些在华投资的主体本身也是被投资的对象。德国银行在华立足之前,德国洋行集“商业大王”和“资本大王”于一身,但投资活动局限性大,尚处在尝试阶段。随着德华银行在华的建立,德国财团对中国资本输出的阵地巩固起来了。德华银行资本不是一般的资本输出,而是与政治紧密相关的并以牺牲中国主权为代价的特殊资本输出。该行具有特殊性质,又负有特殊使命,其雄厚的资金、本国政府的支持,保证了其在华经营获得巨大的利润。德华银行既是第一个向长期垄断中国金融业的英国银行挑战的银行,又是英国银行的投资者和“得力伙伴”。其在华相对成功的运营模式,为近代中国区域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第三章主要论述近代德国对华资本输出--“借款”的概况,由于这个项目收益稳定、利润高、项目多、运作简单成为各国争夺的重点,德国以成功的外交手段很快在这个领域与英国一起占据了优势。随着德国在华资本主体势力的扩张,德国的活动资金得到了保障,它可以随意地渗透到中国经济的每一个角落中。一战前,德国对华借款分为两类:一类是军政借款,这类借款除必要的御侮性军需借款外,其它均为纯消耗的债务。另一类是实业借款,这类借款因会产生经济效益而具有利弊双重性。其中也有一部分属于正常的借贷范围,低息且无苛刻条件,对中国实业发展的某些方面有一定的裨益;但大部分借款不仅利率高,而且附有苛刻的政治经济条件,其影响可想而知。 第四章主要论述近代德国对华的标志性产业投资--“路、矿、厂”投资情况。与其在华的战略目标相一致,德国在这些项目上的投资特点是最大限度地取得路、矿、厂权益,以铁路为基点,“迂路开矿、设厂”,以青岛、汉口、天津等内地为工业市场,巩固其在胶澳租借地的势力范围,形成特殊的经济发展模式--“样板殖民地经济”。德国并没有放弃在势力范围外与各国的竞争与合作,先后将这些项目的投资渗透到英、法、美等国的控制区域内。德国对华实业投资既巩固了德国在华的势力,又客观地刺激了中国地区民族实业的发展。 第五章主要关注近代德国在华公共事业投资。这项投资包括文化、卫生、医疗等。近代德国对华文化投资目标就是用德意志的文化去统领世界,在殖民地用“文化产品本身去促进经济上的强权和政治上的权益”。德国对华文化政策经历了一个从掠夺文化宝藏到实施“德意志文化渗透”,以至形成官方正式对华文化政策并达到一定实效的过程,德国在华兴建学校是这种政策的载体。德国对医疗卫生的投资更多地出于在华自身的需要,但是却不自觉地为中国区域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尤其德国在青岛城市建设中公共事业发展的理念,对中国建设现代城市公共事业提供了很大的参考价值。 近代德国对华投资,是在中国发展的传统经济同西方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经济相互矛盾的过程中展开的。对外进行经济侵略和文化渗透是资本主义扩张的本性,近代德国对华投资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的,但其也有自身的特点:这种投资是受整个德国对外政策制约;这种投资呈跳跃式发展,与德国本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一致;这种投资呈区域性独占的特点,德国以山东为投资基地,力图向中国四周辐射,这也体现了其战略目标的长期性。近代德国对华投资过程中,德中双方政治、经济利益集团以及普通民众都参与在其中,有抗争、顺从、融合,这种相互影响的过程使双方思想、行为发生了变化,即有双方政治层在政策上的顺应调整,也有双方民众抗争、接受、融合的调适,由此产生了社会和文化等各方面的混合影响,最终表现出这样的发展结果:作用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决定力量不是单纯的外来侵入势力对中国经济某个领域的作用决定的,而是在这个经济活动过程中中国调适自身发展的需要、自主选择了现代化发展的方向,是超越外来侵入者本意之上的创新发展选择。由于近代德国在中国的经济活动是采取了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方式,即建设“样板殖民地”的经营管理模式和致力于长期进军中国内陆的战略思维,使其在推动中国某些区域自主选择现代化道路上成为一个“样板”。所以整理近代德中经济关系一隅,关于正确看待中国经济现代化问题有一定启发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