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宪法上“人的形象”之比较[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更新时间:2017-05-22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本文以德国哲学人类学中的“文化人”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通过对德国的《联邦基本法》和中国现行《宪法》的多维度考察,从而提出德国《联邦基本法》塑造了一个自我实现的人的形象,中国现行《宪法》塑造了一个目标人的形象。在第一章中,着重论述如何去认识和理解宪法中的“人”,为后文奠定理论基础。在梳理以往学者在这方面的探讨成果和哲学史上对人的不同的解释基础上,略论现有成果的不足之处,然后介绍德国哲学人类学中的“文化人”理论,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论证该理论对探讨宪法中“人的形象”的优长之处。随后具体归纳出认识和理解宪法中的“人的形象”的两个重要的准则。在第二章中从立法体例,法条的哲学含义以及德国宪法法院的判例等几方面来论证德国宪法中“人的形象”为一个自我实现的人。第三章重点论述中国宪法中人的形象,主要从中国宪法中人的称谓、权威文化价值、以及中国宪法中意识形态和公民权利文化价值的冲突关系等几方面来概括中国宪法中人的形象为“目标人”。在第四章中将两种人的形象进行比较探讨之后,论断中德宪法的最本质区别在于塑造的不同的人的形象。同时提出改变中国宪法中人的形象的必要性,以及对其改变措施进行了些许的思考,即,找出一种能和中国宪法长期确立的意识形态理论相兼容的理论。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对于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论述,一个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人将是中国《宪法》今后努力塑造的人的形象。

【关键词】:文化人 自我实现的人 目标人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921
【目录】:

摘要5-6

abstract6-8

引言8-9

第一章 如何认识宪法中的“人”9-16

一、理解宪法中“人”的维度9-11

二、“文化人”理论11-15

1、人的本质在于文化12-14

2、对“文化人”的评价14-15

三、理解宪法中的“人”的两准则15-16

第二章 德国宪法上人的形象--自我实现的人16-22

一、以人为核心的宪法立法体例16-18

二、德国宪法中的“人”18-19

三、德国宪法中对人的自我实现的保障19-22

第三章 中国宪法上人的形象--目标人22-33

一、目标人--一种选择性塑造23

二、中国宪法中人的各种称谓23-26

1、人民23-24

2、依靠的力量24

3、社会主义劳动者24

4、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24

5、两种爱国者24-25

6、公民25-26

三、预设权威文化价值26-30

1、对历史的权威解读27-28

2、对当下的权威论断28

3、对社会和历史发展进程的预判28-29

4、国家文化教育事业内容的限定29-30

四、公民--一种寄生性存在30-33

第四章 两种形象之比较及中国《宪法》未来“人的形象”33-39

一、两种“人的形象”的比较33-35

二、中德宪法最本质的异同35-37

三、中国宪法未来人的形象--全面而自由的人37-39

德语专业论文德语毕业论文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