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是京冀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的关键项目,也是京冀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合作内容,客观合理的评估京冀合作造林的绩效水平是京冀两地政府持续开展合作造林的基础。在此背景下,本探讨在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效益监测的基础上,从效益、效果、效率、可持续性四个视角评估了京冀合作造林的绩效水平。在对京冀合作造林绩效全面评估的基础上,提出提升京冀合作造林后续建设工程绩效的政策建议。本探讨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写作框架,总结了林业生态工程绩效评估的探讨进展与相关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概述了京冀合作造林工程区的自然与经济社会概况,并重点总结了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实施概况,以野外调查与实验的数据为基础,对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估,探讨过程中采用市场价格法、影子工程法等对京冀合作造林工程产生的生态效益价值量进行估算并货币化计量,并对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进行估算;第三部分是本探讨的主体探讨内容。首先,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北京市政府、河北省当地政府、工程覆盖区农户为京冀合作造林效益评估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并结合效益评估目标及评估阶段构建出京冀合作造林效益评估的效益立方体模型,在对京冀合作造林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计量的基础上,对京冀合作造林综合效益评估立方体模型进行验证。其次,根据农户和当地林业主管部门的调查数据,从农户和政府的视角探讨造林工程实施后农户和政府的满意情况,应用非参数检验措施略论农户与政府满意程度的异同程度并通过绘制象限图的方式略论造林过程中农户和政府的利益关注点,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略论了农户参与后续造林项日的具体作用因素。第三,本文根据京冀合作造林的效率评估指标,应用三角模糊评价措施与模糊DEA效率评价措施比较了探讨区内五种林业生态工程的造林效率水平。最后,本探讨根据造林工程的成本-收益略论评估出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可持续性,并通过层次略论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了京冀合作造林政策的可持续性。对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的评估结果表明,尽管京冀合作造林工程产生了8亿多的综合效益,但单纯的效益计量只是反映京冀合作造林某一方面的绩效,而多尺度的绩效评估将对京冀合作造林有着更为全面、客观的深度认识。京冀合作造林的效益评估结果显示对京冀合作造林综合效益的总体评估等级为良好,但偏向中等,且通过对27个具体效益评估模块的效益评估,近一半的效益评估模块等级为不合格;京冀合作造林的效果评估结论表明农户与当地政府对造林工程的效果评估及在造林工程的利益关注点上存在明显的异同,且农户参与后续造林工程的意愿不高;京冀合作造林的效率评估表明相关于区域内的其它造林工程,京冀合作造林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效率处于较高的水平,但还存在进一步改善的空间;京冀合作造林的可持续性评估结果表明京冀合作造林具备良好的工程可持续性,但政策可持续性为一般。鉴于上述探讨结论,本探讨提出促进京冀合作造林绩效提升的相关政策。基于跨省流域生态补偿的视角,本探讨首先在理论阐述了京冀流域中北京市政府与河北省政府、造林覆盖区域的当地政府与农户、流域生态补偿与生态减贫之间的博弈关系。其次,采用案例略论的方式提出了促进京冀合作造林后续工程建设绩效提升的合作造林模式。通过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的案例略论明确了京冀两地政府的合作造林模式;通过哥斯达黎加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案例略论表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建立可以极大的调动工程区农户参与造林的积极性;通过中德合作造林工程的案例略论表明中德合作造林工程中的社区参与式造林政策可以有效实现京冀流域的生态保护与生态减贫的双重目标。京冀合作造林绩效监测与评估探讨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京冀合作造林生态、社会及经济系统的包容性发展。
【关键词】:京冀合作造林 绩效监测 绩效评估 效益立方体模型 跨省流域生态补偿
摘要3-5 ABSTRACT5-11 1 绪论11-20 1.1 探讨背景和问题的提出11-12 1.1.1 探讨背景11-12 1.1.2 问题的提出12 1.2 探讨目的和意义12-14 1.2.1 探讨目的12-13 1.2.2 探讨意义13-14 1.3 探讨内容14-16 1.4 探讨措施与技术路线16-18 1.4.1 探讨措施16-17 1.4.2 技术路线17-18 1.5 探讨数据来源18-20 1.5.1 数据来源18 1.5.2 数据获取措施18-20 2 探讨综述与相关理论基础20-30 2.1 探讨综述20-27 2.1.1 林业生态工程绩效评估探讨20-25 2.1.2 京冀流域林业生态工程实证探讨25-26 2.1.3 探讨综述评述26-27 2.2 相关理论基础27-30 2.2.1 “5E”准则27 2.2.2 生态经济学理论27-28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28-30 3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的内涵与评估维度30-33 3.1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的内涵30-31 3.2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评估的维度31-33 4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概况与效益监测33-62 4.1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概况33-41 4.1.1 探讨区概况34-37 4.1.2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建设概况37-41 4.2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效益监测41-60 4.2.1 造林工程生态效益41-52 4.2.2 造林工程经济效益52-57 4.2.3 造林工程社会效益57-60 4.3 总结60-62 5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效益评估62-79 5.1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估框架62-68 5.1.1 效益评估主体62-64 5.1.2 效益评估目标64-65 5.1.3 效益评估阶段65-66 5.1.4 效益立方体: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估模型66-68 5.2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综合效益计量68-72 5.2.1 各评估阶段的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效益68-69 5.2.2 不同评估主体在各评估阶段的效益关注点69-71 5.2.3 基于效益立方体的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综合效益计量71-72 5.3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估72-78 5.3.1 造林工程效益值评估措施72-73 5.3.2 造林工程效益值评估指标权重73-75 5.3.3 基于效益立方体的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估75-76 5.3.4 结果略论76-78 5.4 本章探讨结论与启示78-79 6 基于农户和政府视角的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效果评估79-104 6.1 农户与政府对造林工程实施效果的满意度略论79-87 6.1.1 样本农户与政府满意度的描述统计80-81 6.1.2 样本农户与政府满意度的均值比较81 6.1.3 样本农户与政府具体指标满意度的两两比较81-83 6.1.4 农户与政府满意度的相关性略论83-85 6.1.5 结果与略论85-87 6.2 农户对京冀合作造林工程后续参与意愿略论87-102 6.2.1 样本农户的基本情况88-90 6.2.2 变量设计90-91 6.2.3 略论措施91-92 6.2.4 略论结果92-100 6.2.5 结论与讨论100-102 6.3 本章探讨结论与启示102-104 7. 基于同类造林工程比较的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效率评估104-116 7.1 造林工程效率评估概述105-107 7.1.1 造林工程效率评估的目的105 7.1.2 造林工程效率评估的内容105-106 7.1.3 造林工程效率评估的指标设计106-107 7.2 造林工程效率评估措施107-110 7.2.1 三角模糊(TFN)略论措施107-108 7.2.2 模糊数据包络略论(FDEA)措施108-110 7.3 造林工程效率评估结果110-112 7.3.1 三角模糊评价结果110-111 7.3.2 效率有效性评价结果111-112 7.4 京冀合作造林效率评估总结112-116 7.4.1 工程前期准备112-113 7.4.2 工程建设实施113 7.4.3 工程项目管理113-114 7.4.4 工程资金管理114 7.4.5 工程效益评估114-116 8 京冀合作造林可持续性评估116-129 8.1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可持续性评估116-119 8.1.1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主要利益主体的损益略论117-118 8.1.2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收益成本比较118-119 8.2 京冀合作造林政策的可持续性评估119-126 8.2.1 作用京冀合作造林政策可持续性的因素119-120 8.2.2 京冀合作造林政策可持续性评估指标设置120 8.2.3 京冀合作造林政策可持续性评估措施120-122 8.2.4 京冀合作造林政策可持续性评估结果122-125 8.2.5 结果与略论125-126 8.3 本章探讨结论与启示126-129 9 借鉴与探究: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提升政策129-153 9.1 生态补偿与跨省流域生态补偿130 9.2 京冀两地政府:流域生态补偿的宏观决策130-138 9.2.1 京冀流域生态补偿的利益博弈130-135 9.2.2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模式创新:基于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模式的案例略论135-138 9.3 政府与农户: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微观探究138-146 9.3.1 地方政府与农户在造林工程中的利益博弈139-141 9.3.2 农户参与京冀合作造林的制度创新:基于哥斯达黎加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案例略论141-146 9.4 流域生态保护与减贫: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包容性发展目标146-151 9.4.1 生态系统服务与减贫的权衡147-148 9.4.2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包容式发展路径:基于中德合作造林工程的案例略论148-151 9.5 本章探讨结论与启示151-153 10 探讨结论与展望153-158 10.1 探讨结论153-156 10.2 全文展望156-158 10.2.1 探讨创新点156 10.2.2 探讨不足与展望156-158 参考文献158-170 个人简介170-171 导师简介Ⅰ171-172 导师简介Ⅱ172-173 获得成果目录173-174 ,德语论文题目,德语论文题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