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派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批评中运用的可行性与措施探寻》-德语论文免费下载 摘要:上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蓬勃发展。该理论摆脱了当时盛行的对等翻译理论的束缚,打破了以前原文文本中心论的翻译探讨传统,使译者更多地关注译文和译文读者,译文的社会效应和交际功能,赋予了翻译更多的涵义,拓宽了翻译理论探讨的领域,也为翻译批评建立了一种新的动态模式,具有深远作用。文章将在概述该理论的形成及翻译准则的基础上,着重例证其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运用这一颇具争议的问题,旨在说明其对文学翻译批评的适用性。 关键词: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文学翻译批评 从上世纪50年代起,语言学的发展对其他很多学科的发展都有一定作用,翻译理论也不例外。受语言学作用,西方翻译理论家倾向于从语言学角度来看待翻译。在60,70年代盛行的尤金•奈达(Eugene A.Nida)的对等理论就是把翻译圈定在语言层次的范围之内,侧重于原文,认为原文的特征必须在译文中得以保留。然而翻译的本质不仅是纯语言方面的转换,而是建立在语言形式上的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正如弗米尔所说,翻译是在目标语文化中重现源语语言文化所提供的某些信息(张美芳)。出于对那种纯语言学翻译理论的不满,70年代西方已经出现了面向译语文化的翻译探讨趋向,其中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摆脱了当时盛行的对等翻译理论的束缚,打破了以前原文文本中心论的翻译探讨传统,使译者更多地关注译文和译文读者,译文的社会效应和交际功能,赋予了翻译更多的涵义,拓宽了翻译理论探讨的领域,也为翻译批评建立了一种新的动态模式,具有深远作用。本文将在概述该理论的形成及核心内容的基础上,着重例证其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运用这一颇具争议的问题,旨在说明其对文学翻译批评的适用性。 一功能派翻译理论 1.理论的形成谈到德国功能派,就不得不提及功能派翻译理论四位杰出的贡献者凯瑟林娜•赖斯(Kantharina Reiss)、汉斯•费米尔(Hans Vermeer)、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 Holz-Mantta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Nord)。该理论的形成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其颇具里程碑意义的理论是赖斯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费米尔的目的论及其延伸理论(Skopostheorie and beyond),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 2.翻译准则功能派将翻译准则分为两类:适用于所有翻译过程的普遍准则和适用于特殊情形的特殊准则。功能派认为,目的法则和忠诚准则是贯穿所有翻译过程始终的两大支柱原则,而其它法则或准则需视情况而定。 二功能派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