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把德语看作是主修专业的一个关键原因是为出国深造等等,学校及专业等品牌效应则在报考时最不被看重。留学德国关于青年学子有很大的吸引力。针对考生们的动机近况,各高校德语系应加大对德交流的力度,提供在德国学习的假期短训或1-2个学期的交换生项目。 探讨措施 学习动机领域内的情境性动机、成效性动机等动机概念涉及到具体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效果,不属于报考动机探讨范围。本探讨采取了分层抽样的措施,抽取了上海、江苏和安徽三地6所本科院校的215名德语系2017级本科新生,考生来源涉及到包括上海、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安徽、新疆、西藏等在内的1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一本院校4所、二本院校2所,学校类别比例大致相当于总体学校类别的比例(以外指委德语系四级考试中心公布的2017年报考学校为依据);样本中一本学生人数和二本学生人数的比例大致相当于总体学生类别的比例。实际发放问卷215份,回收有效问卷份210,有效率为97.67%。本探讨的工具是自编问卷,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问卷主体,有24道对于为何报考德语系的选择题,见表3,采用了从“很同意”到“很不同意”的李克特五级量表形式。问卷的编制以2017年和2017年两次对同济大学德语系新生所作的开放式问卷为基础,此外还参考以往文献加入了部分问题(如高一虹,2003)[3]37-38,问题的编制力求穷尽各种可能的报考动机。在正式调查前,问卷先在同济大学德语专业进行了预测试,在此基础上对问题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最终问卷的信度达到0.82。我们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因子略论和多元方差略论。 三、探讨结果 (一)动机类型的因子略论。 对问卷的略论显示,数据适宜进行因子略论(KMO=0.78,Bartlett’s球形鉴定结果显著)。采用正交旋转法(Equamax)自然归类得到6类因子,累计百分比为57.563%,见表2。因子结构、各题在因子上的负载量及因子命名。因子1体现的是对这个国家的兴趣,包括对德意志民族、德国地理、历史、建筑和体育活动等方面的兴趣和喜爱,与Gardner和Lambert经典模式中的融合型动机相近,本文采用高一虹的提法,称之为“文化性动机”。因子2体现的也是一种文化性动机,与因子1不同的是,因子2侧重的是人文艺术这个特定的领域,它包括文学、哲学和艺术等与语言学习关系密切的方面。留学生论文 因子3包含的内容较多,对应着7个原始题项。问题1、19和20询问的是直接、实用的工具型动机,问题18体现的是心理层面的自我认同和感知,这一过程是通过外语作为交流工具而实现的,因而也可以看成是工具型动机。问题9、16、17体现的是为中德两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中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样的交流以德语作为工具,是一种工具型动机,但交流的目的可能是为了促进双方的文化往来,所以又包含了文化性动机的成分。 我们将这一因子命名为前途与发展,它既包括个人的前途与发展,也包括国家的未来和发展。因子4的3个题项的内容较为相似,都和出国有关,所不同的是第13、14题的出国动机明显是工具型的,而第15题为了出国移民而学习德语的动机可能是需要德语这个必不可少的生存手段,也可能是喜欢对方文化希望融入目标语国家,所以此动机兼具工具型动机和文化性动机的特征。因子5的3个题项都和报考的专业或学校的品牌有关。因为专业或学校的品牌效应会对将来的就业、升迁等一系列个人前途问题产生作用,所以该因子中的三个题项都体现出明显的工具型动机的倾向。不论是工具型动机还是文化性动机都反映了受试的主观愿望,可看成是“主观动机”的范畴。因子6被命名为外界作用,具体而言是父母、朋友的建议,或受分数所制约,与该学生对德语系的态度无关,既不属于工具型动机,也不属于文化性动机,我们将其定义为“非主观动机”。 (二)动机状况的整体描述。首先对各个因子的均值作图,虽然均值都在零附近,但是可以直观的看出各个因子关于动机作用的相对大小。对德兴趣,人文兴趣,前途发展的动机均值分别为162.3910?×,?1.1×10?16,?2.3×10?17,相对而言无限趋近于零,而出国的均值为87.1410?×,相对来说比较大,品牌效应的均值为?1.3×10?7,相对来说比较小。 四、结论及建议 基于以上略论我们获得以下结论,并据此提出了德语系在今后招生和课程设置方面的一些建议: (1)考生报考德语系时主观动机明确,受外界作用较小,主观动机中文化性动机和工具型动机并存且强度无明显异同。通过因子略论我们把报考德语系的动机归为六类。其中对德国的兴趣和对德国人文艺术的兴趣属于文化性动机的范畴;品牌效应则明显为工具型动机;前途与发展和出国这两类动机主要体现的是工具型动机的特征,但同时兼具文化性动机的要素;受外界作用在本探讨中被归为非主观动机。数据显示,以所有样本为考查对象,考生主观动机要强于非主观动机。其中以第一专业填报的考生的主观动机明显强于非第一专业的考生,而前者人数占招收的新生总人数的68.6%,虽然我们没有其他专业的数据进行横向比较,但经验告诉我们这个比例是比较高的。这表明,现阶段德语系本科教育确实有较大的市场。文化性动机和工具型动机并存且强度无明显异同表明,在目标语国度之外,二语习得动机是复杂的,它受多种社会因素和个人情感因素所作用。两类动机并存的现象为课程设置改革指明了方向。文化性动机体现的是学生们对德语系的内在兴趣,文化性动机强的学生往往对语言、文学课程比较感兴趣;工具型动机以学生们毕业后的谋生、就业为导向,工具型动机强的学生希望学习更多的实用型课程,如经济德语、外贸德语等课程。而这两类课程的比例问题恰恰是现阶段各高校德语系课程设置改革中碰到的难题:坚守传统的语言文学类课程必然会失去一部分优秀的考生,课程设置过于市场化则会丢失德语系的精髓。本探讨所取得的结果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两类课程并存、不可偏废其一在现阶段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德语系课程设置的指导方针。 近些年来,各大高校争相设立德语系,设置德语系的高校已经从上世纪80年代的十几所猛增到现在的70多所。根据外指委德语系四级考试中心提供的数据,2017年参加德语系四级考试的国家公办四年制院校共60所,二级学院、民办或大专院校13所,而实际设置德语系的高校数目要略高于以上数据。不断扩大的不仅是设置德语系的高校的数量,德语毕业论文,招生规模也在年年飙升。 德语系为何有这么大的招生市场?学生选择德语系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是高校扩招带来的必然结果,还是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使外语的地位突显重要,德语毕业论文,从而使德语这门在科技和经济领域内重要的交际语言越发具有吸引力?这类问题近年来一直是德语学科界的热门话题。二语习得领域动机探讨由来已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学者们就取得共识,认为大龄儿童和成年人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动机体系受到多种不同的因素作用。一方面是社会因素,即第二语言的社会地位(包括政治、文化、经济、宗教等)及其作为交流工具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是情感因素,即学习者对这门语言及这门语言的使用者的情感态度。 此外,父母、兄长、朋友和学校等周围环境对该语言的态度对儿童也有显著的作用[1]62,这种作用交织着社会因素和情感因素。Gardner/Lambert(1972)[2]提出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语言学习动机: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融合型动机”这一概念产生于对北美范围内学习者的探讨,体现的是学习者对所学语言及其相应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