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校不仅需要传授给学生科学知识,还需要进行思想素质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教育应该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用生活中、现实中的例子进行生动地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参与德育过程,形成学生、学校、家庭三位一体,共同为提升学生道德水平负责。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初中德育 生活化教育 策略 一、初中德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初中德育教育脱离生活 初中的德育课程,老师所讲内容脱离不了课本,和生活中的内容没有交集,教学内容太过空泛。不仅教师,学校也没有加强对德育教学的重视,只是通过校规校纪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并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生活化的德育教育。初中生正处于人生中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身心发展迅速,他们正在此时逐渐形成一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在这个时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结合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进行生活化教学。 2.初中德育教学形式相对单一 初中的德育教育方式主要是通过政治课进行的,但是一般的政治课都是老师在讲台上不停地讲,学生在座位上低着头听,气氛沉闷,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单一的灌输式教育已经过时,教师应该认识到德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而不只是完成学校规定的课程内容。为了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去接受德育,教师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比如看视频,进行案例重演等,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自主地纠正错误的观念与思想。 3.德育教育中学生缺失主体地位 德育教学是一个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如果只有老师的传输,却没有学生的接受与反馈,都不能算作优秀的德育教学。而当下的德育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并没有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不停地灌输课本上空洞乏味抽象的知识,学生并不能从中获取真正有利于自身成长的知识。 二、和谐德育视角下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策略研讨 1.注重生活化内容的挖掘,让德育教学回归生活 德育教学在初中主要借助的是思想品德课程这个平台,虽然课本中空泛的大道理很多,但是也不乏具体的实例,有些例子也非常生活化。在我的课堂中,我就会注重生活化内容的讲解,德语论文范文,让学生真正地接受书本中的知识。 2.借助生活现象,进行德育渗透 德育不仅仅需要讲解课本上的知识,照本宣书只会使学生觉得枯燥。教师必须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寻找德育材料,进行材料的积累,才能在德育课上举出更多的生活化实例,让学生觉得看得见、摸得着,有一种真实感。借助实际内容进行道德思想的渗透,可以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教学内容要生活化,教学方式也要生活化,课堂形式要灵活多变,可以根据最近发生在生活中的实例,采用讨论、演讲、排练短剧等形式,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比如,我在讲到《网络交往新空间》时,会将最近网络上很火的新闻做成PPT,比如寻人启事找人成功,网络交友被骗,朋友圈假货等。之后让学生进行拓展思维,讨论网络的好处与坏处,学生可以通过实际的例子感受到网络的双刃剑影响,从而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往理念。 3.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创设宽松和谐环境 在日常的管理中,应该尊重学生的权利,不能强迫学生遵规守矩,而是要让学生自己意识到自己遵守校规校纪的责任,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比如,在课堂上我不会因为一个学生说话而让他出门罚站,我反而会鼓励同学们课下和这名同学面对面谈话,提出他上课说话作用到周围所有同学听课,他自己也就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进而进行自我纠正。 4.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感悟德育 社会实践是让学生能积极主动接受正确道德观念的最有效的措施,因为在实践中,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社会,更加真实地体验到生活中的各种道德问题。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安排和学校的规定,尽可能地安排一些实践活动。比如,我会与相关志愿者协会联系,安排学生去敬老院和孤寡老人们相处半天,体会到要爱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等长辈;我还会组织他们去社区打扫卫生,让他们了解社会公德;以及鼓励他们参加志愿卖报活动,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和勇气,让他们在活动中形成健康的价值观。 5.注重家庭教育,形成家校良性合作机制 学生的道德教育只依靠学校和老师是没有办法完成的,要形成学校、老师和家长的统一体。学生在家里主要是和父母沟通,父母的言行举止和教育理念都深刻作用着孩子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师应该和家长经常进行沟通,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学措施来指导自己的孩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德语毕业论文,和老师一起教育孩子成为一个懂礼貌、守纪律的好孩子。我在家长会上都会着重强调家长关于孩子性格观念形成的重要性,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孩子交流,多通过生活实例进行道德教育的渗透。 三、结语 初中的德育对形成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是非常重要的,而德育生活化是德育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目前,初中德育教学存在三方面的问题。第一,初中德育教育脱离生活;第二,初中德育教学形式相对单一;第三,德育教育中学生缺失主体地位。为了加强道德教育,学校老师应该注重生活化内容的挖掘,让德育教学回归生活;并且要借助生活现象进行德育渗透;还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感悟德育;最后还要注重家庭教育,形成家校良性合作机制。 【参考文献】 [1]卢波.初中德育生活化探讨[J].课程教育探讨, 2017(28): 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