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高中德育管理[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更新时间:2017-05-23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我国已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场深刻而广泛的社会革命。在新的形势下,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这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拟就市场经济与高中德育管理的改革,谈几点看法。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现代管理意识
  1.1培养学生经济头脑,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场经济的建立要求我们树立新的人才观,价值观。中学德育的改革首先要更新观念,按照社会市场经济对人的道德品行的要求,开展德育,改革德育工作的管理,使德育工作真正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更新德育观念,主要包括新的价值观,新的德育内容观、新的德育过程观、新的德育工作管理观。
  德育内容观的更新主要体现在,德育工作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德育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特点,适当地修正原有德育内容中的空洞、抽象、脱离实际的部分,使德育内容更加务实、有效。在当前的形势下,德育内容需要突出的是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法制教育、传统教育等内容,以弥补市场经济引发的消极、不良的东西。在形式上更强调生动可感,避免空洞说教。根据市场经济开放、竞争、创新的特点,德育应向培养学生拓宽视野,锐意创新、坚定果断、经济务实的品质方面转移。
  1.2由"封闭型"管理转向"开放型"管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改革与开放的全面展开,封闭型的管理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德育需要,德育管理的"开放型",既是客观存在,也是大势所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改革和开放,使学生走出了狭小的圈子,结束了从家到校的"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在开放的社会中经风雨,见世面、受锻炼。这是德育管理的一个明显的发展趋势,我们的教育应该清醒地认识这一变化,自觉地变"封闭式"为"开放式",不仅要学生学会、学好学校的"教科书",而且还必须学会社会的"教科书"。引导他们学会生活,增长能力,提高素质,全面发展,在微观与宏观的结合上进行德育管理。
  1.3树立正确的德育效果观,由"务虚"到"务实"。人的思想观念决定人的思想行为。教育实践表明,许多优秀的德育工作者之所以取得良好的德育管理效果 ,都与他们在工作中十分讲究工作效果有关。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更应以对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和责任感,追求高效率,高效益的德育管理,由"务虚"到"务实",把德育管理与"效益价值"联系起来,寓虚于实,出虚而实。
  2.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2.1创设良好的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一个人的作用不可小觑。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行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周围环境的作用,所以,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对做好德育工作极其重要。要想在学校创设出一个良好的德育氛围,那么,学校的相关管理工作就一定要跟上。如:在校园宣传栏中展出相关模范代表的事迹、起到带头影响;或开展一些校园宣讲活动,定期举办德育讲座;招选一些志愿者,培养学生助人的品德。总而言之,就是将德育渗透到学校风气中。
  2.2强化教学德育渗透。除了要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外,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更为重要,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属于德育管理的间接方式。教学活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作用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如有可能最好融入示例进行讲解,这样不仅丰富了教学活动,使所授知识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还达到了德育教育的目的。
  3.注重切身体验,建立评比竞赛制度
  3.1注重学生的切身体验。目前学校德育"假、大、空",教育效果甚微,在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结合本地区的现实情况,例如可以通过让学生在公司见习实习中体会职业道德,培养职业道德情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学校可以结合地区特色、本校特点,进行丰富多彩的道德教育体验活动。
  3.2建立评比竞赛制度。学生会下设文体部、生活部、礼仪部等。对学生进行日常考核,开展比、学、赶、帮、超竞赛活动。同时设立礼仪示范岗、礼仪示范生培训班、在思想道德和礼仪方面为全校学生起到示范和监督的影响。在每年的五四青年节时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彰。授予其"五四表彰"或"礼仪示范标兵"等称号。这样的活动不仅在一段时间内对学生有督促管理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也起到了道德教育的影响。在这样的活动和组织中,让学生自己成为德育管理的主人,让学生既是德育管理的管理者,又是德育管理的被管理者,学生是真正的主体。
  4.构建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德育管理网络
  德育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德育管理工作应不仅仅体现在学校工作的时时处处,它不只是一节课,一次活动,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社会、家长、学生共同合作。我们不仅重视教育的三大支柱分别在学生健康成长中的重要影响,而且特别强调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沟通,积极配合,形成合力,以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
  家庭教育从一个人接受教育的发展过程来看,是接受最早、时间最长、作用最深的教育。人的一生发展都离不开家庭教育,在学龄前,是在父母的呵护和教育下长大,上学时期更是在父母的关心和爱护下学习。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子女都有着言传身教、陶冶习染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父母必须加强修养,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父母作为孩子人生的第一任教师,家庭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作用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关于模仿性、可塑性极强的青少年来说,无言的身教比什么都重要。父母的社会行为、言谈举止,就像一面镜子,对孩子产生着无言而最直接的作用。
  5.立足课堂,落实各学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中学阶段是学生获得良好德育重要时期,学校也是学生获得良好德育重要场所。但往往各科教师只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和升华,造成学生德育教育的缺失。其实,中学各学科无论是政史地还是语数外,无论是体音美还是理化生也都包含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比如合作意识、爱国主义教育、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等。这样,德育不仅仅是政治教师、班主任或是学生犯纪律时学校政教处的事,而应是各学科老师共同承担,这符合教学与育人的目的。只有各学科教师有意识地担当,落实各自学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避免德育只是少数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才能形成教育合力,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中学德育管理任重而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4.2多媒体课件激活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一种朝着许多不同方向,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措施和答案的思维,它是要求学生能摆脱别人的作用,有苟于传统的或一般的答案和方式,提出与众不同的多方面的设想和见解,使思维具有独立性和首创性。很难设想一个在学习过程中从来不敢或不会一点与众不同见解的学生,日后会有什么独立的创造。所以教师应多方设法鼓励并指导学生思考问题时敢于求异,不因循守旧。在具体训练措施上,则应从培养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入手。给学生提供求异思维的机会。如教《不上当受骗》一课时,教师只靠文字的说教难以使低年级的学生理解和作出行为的正确判断。教师设计这么一个行为辨析画面课件:双休日,小明一个人在家,这时,来了一个自称是他家"远方亲戚"的人朝着小明家敲门。小明想:不接待嘛,不对,对客人得热情有礼貌;接待嘛,自己又怕不认识他,德语论文,万一是坏人,不是上当受骗了吗?小明应该怎样做?才能既文明而又不上当受骗?此时学生都进入了积极思考、辩论、交流。有的说,从猫眼中窥探,在答应开门的片刻,打电话告诉楼下邻居的阿姨;有的说,对不起,门被反锁了,锁匙被我妈妈带走了,请你等一下,我打电话告诉妈妈;种种的想法无法不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所学的道德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提高辨析是非的能力,而且能应用到实践中去,当一个人在家时,不随便给陌生人开门。
  5.应用信息技术,激活学习方式
  《品德与生活》课标指出,在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介入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就构建了"自主、合作、探索"的新型学习方式,充分显示了信息交流的多向性,丰富性和快捷性。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机互动、生机互动的多种友好合作方式,为学生提供立体式的多向交流的机会,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精神。
  如:在讲《我的小手》一课时,首先,利用现代教学媒体为学生展示我国传统面点图片,水果拼盘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示了形态各异的制作,制作精美的面点不仅增加餐桌的喜庆气氛,而且能锻炼我们的手指灵活性及大脑创造思维的开发,以及激发学生制作面点及水果拼盘的欲望,激发学生自己的创意。创作面点和水果拼盘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几个人合作完成一份著作。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
  如教学《我国的水资源》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税资源短缺问题给予充分的重视,了解家庭生活用水情况调查,提高学生的节水意识。教师在引导学生上网搜集有关水资源短缺的资料。然后针对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把学生从网上收集了各种资料和自己补充的资料制成生动直观、学生易懂的网页,并上传到学校的校园网上,给学生课堂的自主学习搭设了平台。课堂上,学生通过浏览网页、小组讨论,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缺水给生活带来的作用。同时,在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下,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综上所述,应用信息技术激活了品德与生活课堂,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德语专业论文,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和向学生传递信息的途径。我们的课堂因信息技术的应用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超时空,多维感受,把课内、外知识有机、有效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了满足,在精神上得到了熏陶,在能力上得到了训练。提高了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生活》新课标
  [2]《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探讨方案》
  [3]《对于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几点思考》(小学信息技术,黄利锋)
  [4]钟志贤.《素质教育与教育技术实践》.《中国电化教育》.1998年第5期
  [5]《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运用》
  [6]《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探讨》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