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德育涉及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提出了明确要求。由于学校教育的核心在于学习,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是成了初中德育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论是关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还是对学生的未来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提高初中生的学习能力出发,通过略论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学习习惯,结合初中德育内容,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了探索。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初中德育;中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方法 所谓“习惯成自然”,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而最宝贵的力量也是习惯,好的习惯能够引导我们不断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前进,而坏的习惯也可能将我们拉向深渊。初中德育教育是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主阵地,而在教学中,习惯,尤其是学习习惯的培养则是教师工作的重点。学习习惯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形成的某种特定的、相对不变的态度和行为,它形成于学生的学习活动,自然也反影响于学习活动,并对学生的学习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此,初中德育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客观情况出发,将思想品德课程渗透到学习习惯的培养中来,以帮助学生逐渐提高学习效率。 一、初中生应具备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素质发展的过渡阶段,一方面他们逐渐脱离了童年时期的幼稚,进入了青春期,并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思想;另一方面他们由于生活经验、知识基础以及思维能力的不足,还缺乏一定的自制能力,因此,在德育工作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制能力进行训练,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中阶段学生应具备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应用知识的习惯,即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合理的应用,因此,在学习中,学生应该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联系生活实际,合理利用课堂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②自主学习的习惯,即在在学习中,学生应该具有主动性,主动预习新知识、主动巩固旧知识,主动提出问题、略论问题、解答问题,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并形成学习能力;③专心听讲的习惯,即在课上要紧跟教师的思路,主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而抓住知识重难点,实现学习的突破;④敢于质疑的习惯,即在教学中,学生应敢于质疑学习内容,并在质疑中认真思考,以打破被动学习的局面,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⑤合作学习的习惯,《学记》有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学习中,独立思考固然重要,但与同学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实现合作学习也同样重要,因此,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应该积极地互帮互助,展开讨论,以达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目的。 二、初中德育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 1.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习惯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终身学习”的概念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终身学习”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视野,这样不仅淡化了学生学习的功利性,也能够引导学生将更多的注意力从学习成绩的一时好坏上转移到学习能力的提升上。基于“终身学习”的要求,初中德育教学,也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德育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力量,即知识在改变个人命运,甚至社会发展走向中的影响;其次要根据各学科的知识特点,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措施;最后要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压力,以实现快乐学习,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学会学习,并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2.注重思辨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思辨是哲学中的专业术语,思辨主义的对立理论是实验主义,简单来讲思辨就是要求我们从定义、法则、规律出发,应用逻辑略论确定新的理论内容,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思辨也是一种思维锻炼的措施。初中生由于身体发育与思维发展之间的冲突,在学习中往往注重感性认识,而难以形成理性思考,因此初中德育教师应该利用思想品德内容中独特的思辨教学,让学生在理论的探索中,实现思维的拓展与深化,并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对自我价值的研讨,让学生在正反观点的交锋中,形成自我品格的塑造,并利用迁移将这种发散式的思维拓展到学习中,从而学会从问题表面探索问题实质,以完成独立思考,提高思维能力。 3.重视实践探索,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习惯 实践既是理论的来源,也是检验理论的标准。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教育教学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初中德育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该将思想品德教学内容与具体的学科教学相结合,利用课堂上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其次,教师在思想品德理论教学中,应该注重案例略论,即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时政热点结合理论内容进行剖析,提高学生对社会现象的敏感度和关注度;最后,教师应该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利用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题,让学生深入到社会之中,并通过亲身的感受理解实践的意义。而这样的教学设置,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 4.利用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学习习惯 随着社会的发展,合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初中教师在德育教学中也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将团结合作的理念渗透在学习习惯的培养中来。在德育中,教师首先要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倾听和思考的习惯,如教师可以利用德育主题,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并要求每个小组观点,而且观点不能重复,而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不仅会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还会认真倾听别人的观点;其次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合作学习的优势在于集思广益,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拓展思路,德语论文,并通过共同努力,实现难点突破;最后在合作学习中形成求异观念,在集体讨论中,难免会出现观点交锋,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观点异同的价值,进而通过观点碰撞启发思维。 5.利用习题训练,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学习习惯 无论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还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习题、作业都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内容,构建知识体系的重要手段。因此初中德育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习题训练的影响,利用有针对性的作业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习题设置中,教师一方面要本着“当堂知识、当堂消化”的准则,将大量的课后作业转变成当堂的小测试,这样学生就会在完成知识学习后,得到及时有效的训练,从而顺利实现知识获取与知识巩固之间的衔接;另一方面要注重课堂作业的批改,即教师在进行统一批改的同时,德语论文,也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批改,这样学生就会在知识回顾中发现练习中的问题,并通过自我反思完成修改,而这关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语 美国教育学家曼恩曾说过:“习惯就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的确,好习惯的培养重在持之以恒,而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过渡时期,这种坚持不懈的习惯培养更是指导其未来发展的关键。因此初中德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积极探究,于思想道德的渗透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进而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巧珍. 试析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德育教育[J]. 西部素质教育,2017,10:138. [2]钟银燕. 探索初中班级有效实施德育教育的途径[J]. 西部素质教育,2017,07:108. [3]赵丽. 德育升情,德育育人――初中思想品德德育教育探讨[J]. 赤子(上中旬),2017,16:313. [4]�⒌だ�. 浅谈初中学生德育工作新思路[J]. 才智,2017,23:1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