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文化是在不断的传播与交流中得到发展的,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存在于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译制影片正是人类跨文化传播在当今社会的集中体现。译制影片作为人们了解异域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其形成是一个复杂的集体创作过程,而翻译在其创作过程中无疑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影视艺术是一门视听双频的大众传播艺术,所以译制片的翻译就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有着更为复杂的特点。影视翻译不仅仅是简单的脚本文字语言转换,它更是一个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即把源文化介绍给目标受众。因此,影视翻译作为一个新兴的翻译探讨领域,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受到翻译界的重视。近年来我国大量引进外国影视著作,影视翻译实践却缺乏相关理论指导。西方国家(尤其是欧洲)在影视翻译探讨领域起步较早,理论相对成熟和成体系。影视翻译逐渐成为一门新兴学科,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学者们分别从语言学、语用学、接受美学、翻译学等各个方面对影视对白、译者和受众三纬度分别展开讨论,探讨影视翻译策略。随着近些年来中德两国文化交流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影片被介绍到对方。著名导演张艺谋的巅峰之作《活着》也被译成德语在德语国家上映。此影片以上世纪初到七十年代为历史背景,横跨五十多年,以福贵一家的故事为主线索,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在这一段时期的历史变迁。影片一方面因影视语言的即时性,大众性以及语言的口语化、简洁化,另一方面因中德文化背景的巨大异同,使得在理解影片所使用的特定历史背景下的语言成为翻译的一大难点。采用正确的翻译策略是译者在进行影视翻译时所首要考虑的问题。德国功能派翻译学家汉斯·弗米尔在20世纪70年代创立一种新翻译模式即翻译目的论。弗米尔提出以文本目的为翻译原则,认为翻译是对源文化的一种信息传递,是跨文化交际行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手段,并将目的准则作为首要准则。翻译目的论强调的不是“对等”而是“适合”。译者的对象是决定翻译目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译者应该结合读者的文化背景,阅读需要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语内连贯”和“语际连贯”法则也是翻译目的论所遵循的两条法则。“语内连贯”强调译者应该考虑接受者的背景知识和实际情况以及译入语的表达习惯来进行翻译。“语际连贯”则强调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对等关系。本文将结合汉斯·弗米尔的翻译目的论以及影视翻译中以受众为中心的准则,从传递文化的目的出发,通过对电影《活着》德译本的深入略论,结合影视翻译的特点,研讨影视翻译中如何采取正确的翻译策略来保证影视翻译的质量,并在此基础上将结合翻译批评理论对影片翻译的不足进行研讨,进而提出可行的影视翻译策略及保证质量标准的解决方案。 ,德语毕业论文,德语论文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