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红” 在中德文化中都与政治是息息相关的,但其文化内涵却是截然不同的。在新中国,“红”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出现了“中国工农红军”“红色革命”“红色政权”“红旗”“红卫兵”“红巾军”“红枪会”等等。 毫无疑问,“红” 在中国已经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红”是社会主义 、无产阶级以及革命的代名词 ,象征着革命的胜利、人民的解放,同时也象征着进步、美好等革命带来的成果。总之,人们赋予了其积极的意义。 然而,在德国,德语论文,“红”却并不那么正面,带有一定贬义,通常是指政治上的“左派”。 它指的是社会主义的、共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的。 例如:rote Gefahr(红祸, 即特定时期德国对苏联政府和共产主义的憎恶);Roten(左派);Rote-Armee-Fraction(红色旅),这是在 1970 至 1978 年间的一个恐怖主义组织 (刘雪梅,2017)。 此外,“红”在汉语中还有其他的隐喻内涵。例如,“眼红”是指羡慕、嫉妒别人或者想要别人的某种东西而自己又得不到。“看破红尘”指把生死哀乐都不放在心上的消极生活态度,德语论文范文,也指受挫折后消极避世、无所事事的生活态度。而在德语中,“红”还可与财政、金融挂钩,如 rote Zahlen(赤字)。 人类对颜色的认知是逐渐建立起来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汉语和德语的颜色词的隐喻内涵也是丰富多彩的。 社会文化对其也产生了深远的作用。 一方面,由于人类的认知存在着共性,使得我们对某些颜色的隐喻认知会存在共同点。另一方面,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不同,导致了异同性的存在。本文中将“红”作为例子来进行认知隐喻略论,从某种程度上说明汉语中对隐喻的理解与中国传统的封建思想有关,而德语中就比较偏理性,这是与其思想、文化和教育密不可分的。 因此,略论颜色词隐喻不仅可以使我们领会颜色词隐喻的韵味、风趣,也是了解其文化的一种途径, 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进行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参考文献 [1] 王晓卿.论德汉隐喻的认知翻译及异同[J].宿州学院学报,2017,25(6):67-69. [2] 李晓婷.中德两国红色的文化比较异同[J].博奇·博记文化选刊,2017(4):48-49. [3] 江蓝生.现代汉语词典(第 6 版)[Z].北京:商务印刷出版社,2017. [4] 曹筱萍.英汉基本颜色词 “红 ”的隐喻认知对比略论[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7,10(2):79-80. [5] 刘雪梅.德语中颜色词的象征意义[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7,44(10):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