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5-7 ABSTRACT 7-8 引言 11-14 第一章 人格权在德国的发展:一种历史的视角 14-22 一、德国《民法典》颁布前的发展 14-18 (一) 罗马法上的人格起源 14-15 (二) 自然法律派及康德思想的作用 15-16 (三) 科勒、基尔克及萨维尼思想的作用 16-18 二、德国《民法典》颁布后人格权的发展 18-21 (一) Leserbriefe案 18-19 (二) Paul Dahlke案和Herrenreiter案 19-20 (三) Mephisto案 20-21 小结 21-22 第二章 特别法及司法实务中对死者人格权的保护 22-28 一、艺术作品权法中对死者人格权的保护 22-24 二、Marlene Dietrich案和Der blaue Engel案 24-27 (一) Marlene Dietrich案判决及述评 24-26 (二) Der blaue Engel案判决及述评 26-27 小结 27-28 第三章 死者人格权财产保护的法教义学基础 28-41 一、保护范围及保护目的 28 二、死者人格权财产利益部分的可继承性 28-31 (一) 保护的有效性 29 (二) 公众形象与人格权中的财产利益 29-30 (三) 财产的自决权 30-31 三、继承人的法学地位 31-32 四、继承人的请求权 32-39 (一) 损害赔偿请求权 32-36 (二) 不当得利请求权 36-39 (三) 无因管理 39 五、死者人格权财产利益的保护期限 39-41 第四章 中国法对死者人格权财产利益的保护 41-52 一、司法中的困境与突破 41-45 (一) 荷花女案 41-43 (二) 鲁迅案 43-45 二、我国现行法学对死者人格权财产利益的保护 45-52 (一) 宪法--被刻意忽略的人格权源头 45-46 (二) 从精神利益到财产利益 46-48 (三) 从对生者的保护到对死者的保护 48-49 (四) 从死者到生者的回归--一种可能的解决路径 49-50 (五) 诉讼主体与保护期限 50-52 第五章 比较、评价与展望 52-57 一、比较 52-55 (一) 中德实在法上的比较 52-53 (二) 中德司法实务上的比较 53-54 (三) 具体制度设计的比较 54-55 二、评价与展望 55-57 结论 57-58 参考文献 58-62 案例 62 缩略语 62-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