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雨必涝”是我国许多城市的通病。2017年7月21日,北京遭遇了“61年不遇”的大暴雨,全城多处汪洋,多个路段、区域积水达数米,造成数十人丧生,直接经济损失达116.4亿元。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这次“7·21”北京特大暴雨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关注,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德国的城市防洪经验非常丰富,透析德国城市的防洪经验,也许对我国城市的防洪建设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影响。 德国位于西欧平原,地势较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德国的城市几乎每年都会遭遇大的洪水,德语论文题目,造成比较严重的损失。 面对德国城市容易遭受洪水侵袭的情况,德国的气象学家和数学家合作制订了预报洪水的计划。他们通过计算机对城市的街道进行逐个略论,搞清城市的哪些部分可能被洪水淹没。通过模拟略论,社区可以及时按照略论图实施沙袋筑堤、修建板桩墙、拓宽下水道,并在合适的地方挖大滞洪池,以避免洪水泛滥,有效预防洪水造成的严重后果。 德国基尔大学自然灾害学者沃尔夫·东布罗夫斯基指出,即使出现了50年一遇的灾难性洪水,对自然灾害采取预防性保护方法肯定要比战胜灾害更省钱。 科隆的例子早已证明预警系统能够降低防洪成本。1993年12月,莱茵河洪水把这个毫无防备的德国最古老的城市淹了个措手不及,造成1亿多马克的损失。一年之后,莱茵河河水,又涨高了几厘米,但是,德语论文网站,损失只有上次的一半。由于当局预测到了这次洪水,沿岸居民有足够的时间用木板挡住自家大门。最好的洪水警报是尽可能长期的洪水预报,瑞士水文地理局的阿明·彼得拉舍克说。 从第一次洪水中获得的经验使人们变得聪明起来,高密度的水位和降水监测网使莱茵河变得可以测度。因此,科隆人至少能提前24小时知道莱茵河河水何时流入他们的城市。 莱茵河两岸以外的地方,洪水预报则显滞后。虽然有3500多个气象服务观测站每天公布一次诸如气温、气压、风力这样的相关数据。但是,每小时报告降雨量的观测站仅有170个,加之一个观测站的平均覆盖范围也就15平方公里,这一测量密度对掌握地区降雨量来说过于粗浅。此外,对河流的观测还存在空白点,许多水位计虽然测出了水位,但是没有测出水流的速度。没有这些数据,几乎不能计算下一次洪水来临的时间。当洪水超过了一定水位时,德国3000多个水位计中的大多数都会失灵。 瑞士气象学家约尔格·卡赫尔曼抱怨说:当电子水位计在洪水到来时因没电而失灵后,有关当局就会按如下模式行事:水位计停止运转,工作人员亲自跑到河边去目测。此外,抗洪指挥中心只是集中测量大江大河。他们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正如易北河的洪水(2002年德国易北河洪水造成农业损失超过10亿欧元)所表明的,像米格利茨河和穆尔德河这样微不足道的所谓支流往往也能带来灾难性的洪水。 除了当前降水量和水位的有关数据之外,探讨人员还需要以前河谷的详细地图。他们必须知道有多少雨水渗透到地下、多少雨水透过喀斯特地形的侧坡流到山谷、暴涨的溪流通入哪些旧河汊,计算机将能利用这些数据计算出什么时间会发生洪灾。 位于凯泽斯劳滕的夫琅禾费技术和经济数学探讨所展示了这样一个计算模型,探讨人员能够在计算淹没草地和田野的洪水时精确到升。同时,下水管道网如果被堵,他们也能够通过计算雨水的流向来应对连续的降雨。 科学家们早就对挪威的特隆赫姆作过一次详细的计算,搞清楚了建筑方面的微小变化能带来的巨大作用。例如一条街上的路沿石如果下沉,雨水不是流进下水道口而是流到草地上,那么,下水道就不会那么快溢出。计算机还能略论出哪儿的下水道竖井必须拓宽以及洪水将给建筑物带来什么损失。但是,如果在街道和房屋施工中把斜井堵住了,那么,预报就不会起多大影响,渗透到地下的雨水会越来越少。 由于河道取直和修建堤坝,作为雨水自然扩散区域的河滩面积急剧缩小。要想重新获得这些地面很难,但也不是不可能的。例如在穆尔德河和萨勒河沿岸出现了600公顷河滩森林,这是通过拆除紧靠河岸的旧堤坝然后在离河岸很远的地方修建新堤坝实现的。易北河流域也计划实施类似的工程。在实施这项工程时,环境保护者必须谨慎行事,因为来自沿岸居民的阻力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