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工程培养模式述评[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更新时间:2017-05-26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为满足高度发达的工业体系的需求,德国工程培养模式在博洛尼亚进程和《华盛顿协议》中先后开展了一系列改革,成果显著。略论德国工程培养模式及其特点,可以为中国全日制工程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借鉴。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德国;工程;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6-003-02
  为满足工业界对高水平运用人才的需求,我国自2017年开始扩大全日制工程的招生规模,以培养有别于传统学术的运用型人才。改革现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术型向运用型的转变成为应时之需。近年来,尽管国内一些学者开始研讨德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具体举措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如德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特色[1],工程教育质量评价体系[2],以及德国工程的培养特点[3]等,但鲜有学者系统研讨德国工程教育培养模式。鉴于此,本探讨将系统研讨德国工程教育的培养模式,具体内容包括德国工程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培养过程、专业认证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一、德国工程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
  1809年柏林大学成立,其“教育与科研相结合”办学准则的确立及导师制、研究制探讨生培养模式标志着科学规范的探讨生教育的兴起。德国的高等教育实行的是两级学位制度,是第一级学位,该学位主要授予理工科毕业生。学生在取得学位之后可以继续学习以取得学位(Doktorgrad)。德国的运用科学大学(Fachhcchulen)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以培养运用型人才为重点,自成立以来为工业界提供了大量高层次工程人才,成为德国工业发展的秘密武器。学生毕业后可获得运用科学大学学位(Diplomgrad FH),成为工程师,有独立从业资格。但德国特殊的二级学位制度难以被其他国家认可,甚至被低估,因而其传统的工程培养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作用了其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改革迫在眉睫。德国于2017年全面引进学士―新型学位制度,新型的学位教育根据学业时间的长短分为“3/2”和“4/1”两种模式。根据培养目标的异同,又可分为“探讨型”和“运用型”,运用科学大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运用型工程人才。由此可见,改革之后德国工程教育依然主要在运用科学大学内开展。
  二、德国工程培养过程
  1、培养目标
  德国运用科学大学工程的招生要求为:有相关专业学士学位,成绩优秀,12周的实际工作经验。。按要求运用科学大学所培养的工程在毕业时需具备掌握专业知识的能力、解决本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生产过程中学习传授工程新知识的能力、设计并监控开发操作设备的能力、掌握各种关键技能的能力等。
  2、专业设置
  运用科学大学专业设置的重点是工程科学,其通常是按照工程、技术甚至工艺领域来划分专业方向,此外其专业的设置与高校所在地的产业结构密切联系,例如威廉港运用科学大学所在地造船业和航海业比较发达,该校为满足当地需求特设置了相应的专业。此外,为顺应高等教育全球化的趋势,德国一些运用科学大学积极与国外高校合作,努力拓展了一批国际化专业。
  3、师资力量
  根据《德国教育总法》,及各个州相应的教育法规,德语论文网站,运用科学大学工程的教师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毕业;(2)有教学能力;(3)5年以上实际工作经验。此外,运用科学大学的教师可享受四年一次为期半年的探讨假期,到校外公司从事实际工作或探讨,以了解工业领域最新动态,解决相关问题并更新相关知识。高校从工业界聘任了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或技术人员担任校内的兼职教授或讲师,以增强与工业界的联系,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及未来就业提供保障。
  4、课程体系
  德国工程课程设置的主要特点是“板块化”(Modularisierung),即在编排教学大纲时,将与同一专题相关的几门课程组成一个课程板块,每个板块可以由各种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组成,一个板块的跨度最多为两个学期[4]。按照规定,学生只有通过课程板块中的所有课程,才能获得该课程板块的学分。按规定,课程板块的教学目标必须符合教学总目标,这样就避免了改革前课程开设过于随意、目标不明确的弊端。
  5、学分计算
  运用科学大学引进了欧洲学分转换系统,将每学期的学业量化为30个学分,一个学分相当于30个小时的学习量,一个学期即相当于900个小时的学习量[5]。此外,运用科学大学还引入了相对成绩等级体系,即学生除获得按照德国成绩体系评定的成绩之外,还可以同时获得该成绩的相对等级证明。相对成绩等级共设五级,将该学生的成绩与本年度及上两个年度总体平均成绩相比较,成绩最好的10%评定为A级,A级以下的25%评定为B级,B级以下的30%为C级,C级以下的25%为D级,最后的10%为E级[9]。
  6、实习要求
  德国运用科学大学工程的实习环节一般包括预实习、工业实习、毕业实习与设计等。以德国埃斯林根运用科学大学为例,工程的实习学时占据专业学习过程总学习的一半以上,其实习过程从项目制作I(课程设计)到项目制作II(创新设计),再到公司毕业设计(综合训练),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
  7、毕业论文
  德国运用科学大学对工程毕业论文的要求同样体现出了重运用的特点。按规定毕业论文应能解决生产第一线的实际问题。同时,自2017年起.所有工程毕业时均可获得文凭补充说明。该说明对学习内容、专业特色、文凭层次和高校体制等内容均附有详细介绍,更好地促进了国际文凭和学位的互认。
  三、ASIIN专业认证
  ASIIN是由德国最大的工程师协会VDI倡导的,由各综合大学、运用科学大学、权威科技协会、专业教育和进修联合会及重要的工商业组织共同建立的非营利机构,是德国唯一有资格对工科、信息科学与计算机科学、自然科学和数学科学教育项目进行认证的机构。   1、机构设置
  目前,ASIIN下设两个认证委员会和13个技术委员会(包括工程学、信息学、自然科学和数学专业的所有探讨领域)。两个认证委员会分别负责工程与信息学专业培养计划的认证和自然科学与数学专业培养计划的认证。
  2、认证程序及标准
  ASIIN认证程序从被认证专业的申请开始,从专业自评到认证委员会的实地考察再到认证结果揭晓,大约需要3-4个月,其认证结果具有5年的有效期。在认证决议过程中,ASIIN保证综合大学、运用科学大学、工业界及学生都有一定比例的代表参加以保证认证的公正性[6]具体认证流程如图1所示。
  四、启示
  改革现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术型向运用型的转变成为应时之需。尤其是2017年中国加入《华盛顿协议》,意味着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将与《华盛顿协议》的标准实现实质等效。笔者近期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随机访谈了若干化学工程和石油工程的工程,发现我国工程的培养仍存在一些问题:1、教师队伍建设落后。师生比低于国家规定标准,导致导师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关注每个学生,不能因材施教,保证培养质量以至于很多工程临近毕业却不知何去何从。2、理论与实践脱节。工程的培养目标是为工业界培养运用型高层次工程人才。但当前工程专业课设置太过浅显,学生在学完后仍不知如何与实践结合。3、公司参与不足。工程从招生到毕业论文都是在高校的统一管理内进行,公司参与相对不足,这就造成校企双方信息不对称,高校培养出的工程并不能满足公司的实际需求[7]。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参考德国工程培养模式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随着工程规模的扩大,对教师的聘任和监督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在招聘教师时应将导师的工程背景纳入考察范围,不仅可以满足工程培养在师资方面的需求,同时也能逐渐形成重视科研教学人员工程背景的氛围[8]。另一方面还应健全导师监督制度,采用激励政策或对教师课时、指导学生数、师生沟通、科研成果等方面有所规定。
  2、突出专业特色
  高校在设置专业,安排课程时应与当地工业界实际需求相联系,借鉴德国运用科学大学根据高校所在地的地理环境、人文特点、产业结构等具体情况来制定专业培养计划,不仅有利于满足当地对高质量工程人才的需求,还能突出高校自身的专业特点、行业特色。
  3、加强校企合作
  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为工程的培养提供更好的条件。高校一方面可为工程打好工程理论基础,并提供前沿知识;另一方面可从公司单位聘任一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指导学生实践。以此进一步解决工程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并为工程提供就业保障。
  4、完善专业认证与质量保证体系
  组建一个既能负责各工程专业的认证,又能参与国际交流的权威认证机构是我国工程教育的当务之急。当然认证不仅是高校内部的自我评价过程,而应是高校和工业界合作的反馈过程。此外,对工程的培养也应坚持周期性的评估工作,坚持评估工作的定期化和制度化,以此不断提高我国工程专业认证和的业化和国际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质量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 张彦通,韩晓燕.美、德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特色与借鉴[J].中国高等教育,德语论文范文,2017(2):61-62.
  [2] 徐�玮,付莹莹,刘颖君.中德工程教育的质量评价体系探讨[J].《现代公司教育》,2017(10):133-134.
  [3] 曾 攀,吴振一,刘惠琴,等.美、德、英工程类型探讨生的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探讨,1999(1):61-87.
  [4] Wasser I: International Recognition of Qualifications, 3rd International Colloquium on Engineering Education[J].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September,2004.
  [5] 清华大学工程教育认证考察团.德国工程教育认证及改革与发展的考察报告[J].高等工程教育探讨,2017(1):57-64.
  [6] Rocio Maceiras, Angeles Cancela, Santiago Urréjola, Angel Sánchez. Experience of Coopetative Learning in Engineering[J]. European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2017(36): 13-19.
  [7] Justin J.W. Powell, Heike Solga. Why are Higher Education Participation Rates in Germany So Low? Institutional Barriers to Higher Education Expansion [J].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Work,2017(24):49-68.
  [8] 黄善富.对我国工程培养模式的思考[C].项目管理技术,2017(S1):47-50.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