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运用科学大学改革探寻[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更新时间:2017-05-26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社会环境的变化已经对德国运用科学大学提出新的挑战。德国政府出台若干推动运用科学大学改革的政策举措,使得运用科学大学重新明确自身定位,加强与职业教育相融合、与继续教育相对接、与综合性大学相协同。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德国;运用科学大学;改革
  作者简介:董仁忠(1969-),男,湖南湘西人,教育�W,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探讨中心副探讨员,探讨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陈莹(1979-),女,浙江桐乡人,教育学,上海师范大学信机学院讲师,探讨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探讨规划基金项目“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监督机制探讨”(编号: 13YJA880013),主持人:董仁忠。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30-0086-07
  发展本科职业教育教育,培养本科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研讨德国运用科学大学改革,有利于为中国本科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重要借鉴。德国运用科学大学诞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运用科学大学{1}是基于应对德国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等领域的挑战而发展壮大起来的。与传统的综合性大学不同,德国运用科学大学重新定位大学和社会的关系问题,并且确立大学主动服务社会的理念。大学不再是置身于社会之外的象牙塔,而是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直接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支持。尤其是最近几年,德国运用科学大学通过明确自身定位,与职业教育{2}相融合,与继续教育相对接,与综合性大学相协同,已经正式成长为一种多功能的高等教育机构。
  一、运用科学大学发展改革的时代背景
  (一)人口的变化
  德国运用科学大学致力于尽可能地扫除劳动者接受高等教育的障碍,满足更广大的人群迫切需要接受初始教育与继续教育的需求。
  德国面临着老龄化问题的严峻挑战。据统计,2017年,德国60岁以上人口高达27.1%[1]。在原东德地区,由于两德统一后,原东德地区人口大量迁往西德,使得出生率大大下降,老龄化现象更加严重。以布兰登堡州为例,到2020年,65岁以上的人口将占三分之一的比例[2]。
  人口与教育关系密切,人口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作用到高等教育的发展。老龄化对德国高等教育直接造成两个作用。一是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量下降,因此,开拓生源,就成为事关高等教育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以布兰登堡州为例,到2030年,将有46万岗位空缺,其中相当部分岗位都需要高等教育的资质[2]。而推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相融合,使得职业教育人才获得进入高等教育领域的通道,则是一个有效的办法。二是随着退休年龄的延后,加强继续教育成为高校的常规任务。劳动力的缺乏,使得德国退休年龄一再延后。目前,德国规定退休年龄为67岁。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强继续教育,贯彻积极老龄化理念,成为逻辑的必然。在知识经济时代,关于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而言,高校理所当然地成为继续教育的主要阵地。
  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挑战,德国政府重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以追求人口质量代替重视人口数量。这同样成为指导德国高等教育体系改革的方针,要求推动高等教育改革,挖掘潜在的劳动力资源,提升现有劳动力的质量。吸纳一部分职业教育毕业生,并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就成为德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理性选择。
  (二)经济的发展
  在2017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国政府正式推出“工业4.0”战略。旨在通过智能化核心技术(cyber-physischen Systeme),在2025年实现“智能工厂”,“智能生产”和“智能物流”的远景目标。这一战略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4]。
  “工业4.0”战略中蕴含的新技术对岗位资质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劳动力具有较高的从业能力。有探讨表明,从人和技术的关系来说,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的地位上升了。技术是可以设计的,而且需要由人来设计。只有人才能提供技术使用的最佳方案,使得技术资源发挥最佳效能[5]。因此劳动者必须具备扎实的、具有一定深度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传统职业教育强调操作技能,强调单一技术,无法应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挑战。相应地,培养劳动力的主要阵地也应当由职业教育机构逐步转向高等教育机构。
  受到“工业4.0”模式的冲击,德国社会新兴岗位的产生和传统岗位的消失变得司空见惯,劳动力流动也变得越来越频繁。劳动力必须迎接转岗的挑战。这要求劳动者自身需要对自己所从事的活动进行合理化安排,进行一种科学的自我管理。劳动者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活动,应当有利于劳动者提高其自身的职业素质。劳动者接受继续教育的需求为大学开展转岗教育、晋升教育提供重要机遇。
  (三)博洛尼亚进程
  博洛尼亚进程的一项中心任务是,加强各个教育领域之间的合作,增加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之间的通透性[6]。其理论依据是,不同教育领域之间的能力标准具有一致性。能力标准的一致性,为教育领域之间实现学习结果互认提供依据。按照德国教育委员会关于能力的定义,能力是指个体在自我承担责任的情况下,在解决职业生活、社会生活和私人生活场景中的问题时所体现出来的素质[7]。能力的属性,使它成为连接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连接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天然纽带,使得不同教育领域之间学习结果的互认提供可能性。
  就德国而言,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之间、两种高校类型之间界限分明,呈现明显的双轨制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同教育领域之间的界限必须取消,或者至少需要松动。因此,有必要推动不同教育领域之间学习结果的互认。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联邦政府将大学的开放程度视为战略性行为。2017年,德国联邦和各州达成协议,由联邦教育和科研部门(BMBF)发起竞赛“发展靠教育:开放的大学”(Aufstieg durch Bildung: Offene Hochschulen),旨在促进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通透性(Durchlaessigkeit),促进终身教育。第一轮竞赛持续时间从2017到2017年,总共包含26个项目。第二轮竞赛持续时间从2017年到2020年,扩展至47个项目。每轮竞赛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持续三年半,主要是致力于课程模式的开发;第二阶段持续两年半,主要致力于课程模式的实施。为此,联邦政府一共投入2,5亿元[8]。在竞赛中,运用科学大学作为承上启下的机构,成为改革的主要阵地。运用科学大学与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以及综合性大学的融合成为改革的主要诉求。   (四)对科研的需求
  德国是一个高度依赖科研的工业强国。2017年,德国在工业领域的专利发明数量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位居第三。2017年的学术出版物中,德国出版占7.2%,仅次于美国,中国和英国,位居第四[9]。可以说,科研实力是维持德国工业强国地位的重要保障。因此,德��政府将科研视为战略重点,从2017以来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2017总共投入794亿欧元,占国民生产净值的2.98 %,预计到2020年,将占到3%。这样的科研投入在世界范围内属于领先地位,仅次于瑞典、芬兰、日本、以色列和韩国[9]。在德国《科研与创新》(Forschung und Innovation)的报告中明确指出,科研的目的在于为经济、社会和个人发展提供新的机会,为经济增长、生活富裕和充分就业提供保障[10]。也就是说,科研被视为创造财富的发动机和社会发展的驱动力,同时基础探讨中包含愈来愈多的运用性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运用科学大学参与科研成为逻辑的必然。
  随着“工业4.0”的提出,“科学2.0”(Science 2.0)方案也摆上了议事日程。“科学2.0”方案蕴含着独特的方面,包括开放创新(open Innovation),公民探讨(Buergerforschung),打开出版物使用通道(freilich zugaenglich Publikationen),以及数据充分和基于数据的科学探讨[10]。在“科学2.0”中,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随着以往封闭的探讨方式被打破,科研主体发生了变化。与此相对应,综合性大学和运用科学大学在科研方面的地位也悄然改变。近年来,运用科学大学的科研越来越不容忽视。同时,综合性大学不得不放弃科学探讨的垄断地位。德国综合性大学与运用科学大学加强主体协同,共同致力于科研,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二、运用科学大学与职业教育相融合
  长期以来,德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体现出明显的双轨制特征。高等教育属于精英教育。它强调学术自由,并且认为只有摆脱各种工具性的办学目的,才能迈入学术自由的境地。换言之,高等教育不应当直接服务于任何世俗的目的,包括宗教、政治和经济目的。职业教育则属于平民教育。职业教育不是一种筛选性的教育,而是一种包容性的教育,旨在体现教育公平。因此,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壁垒分明,界限清晰。然而,对运用科学大学的改革,使得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日趋融合。
  (一)放开招生限制
  十九世纪初,普鲁士规定,只有文理中学的毕业生才有资格上大学。从此以后,大学成为文理中学教育的延续。而如今,这一状况正在逐步得到改变。根据文化部长联席会议(Kultusministerkonferenz)分别于2002年和2017年作出的决定,没有文理中学高中毕业证书的年轻人如果满足一定条件也可以读大学[11],并且规定这一群体就读大学的比例最高可以达到50%[12]。2017年进一步明确规定,获得师傅(Meister),技术工人(Techniker)和专业经济师(Fachwirte)职业资格的人可以直接读大学[13]。
  在这样的政策指引下,联邦各州或多或少地放开高校招生限制。以勃兰登堡州为例,在2017/2017学年的秋季学期,通过非传统方式进入大学的学生人数达到7.9%的比例[12]。具体而言,它主要采取两条放开招生限制的路径。
  一是利用专业内容的天然相关性。某些教育职业和大学专业在内容上存在天然的相关性。这种教育职业结业后,通过一些补充课程,可以顺利地过渡到大学进行学士阶段的学习。这种教育职业被称为“Abiturientenberufe”(文理中学毕业生所选择的教育职业),通常是新出现的教育职业,且对理论要求比较高。比如媒体设计(Medieninformatiker)就属于这种类型[12]。
  二是利用机构层面的合作。比如,布兰登堡运用科学大学是一所地方性院校,生源的61%来自于布兰登堡州。它与波茨坦管理和经济学院(VWA Potsdam)以及波茨坦专业学校(Fachschule)进行紧密的合作。按照合作协议,管理和经济学院拿到公司经济师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可以直接插班就读运用科学大学第五学期的课程。波茨坦专业学校和运用科学大学的合作具有类似的性质[2]。机构之间进行紧密合作的好处在于,课程开发人员的交叉,师资的共享,有利于保证教育质量的对等和教学内容的一致性。
  在德国联邦体制下,各个联邦州在教育领域享有充分自治的权利,因此高校招生限制放开的情况各有不同。总的来说,放开招生限制作为新生事物,尚处在探究阶段,有利于改变高等教育的利益格局,加大社会下层向上流动的可能性。放开高等教育限制是一项重大的改革,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不过毫无疑问,高等教育招收职业教育毕业生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二)设置双元制课程
  设置双元制大学课程(Duale Studiengaenge)是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融通的基石。双元制大学课程指的是,一方面学生在大学中接受系统的高等教育,另一方面学生在公司中接受职业教育或者进行实践。根据大学学习和职业教育或者公司实践的结合形式的不同,双元制课程分为下列两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大学理论学习和职业教育相互融合(ausbildungsintegrierend)。毕业时,学生获得大学本科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这种类型的双元制课程学制一般为四年或四年半左右,糅合了大学理论学习和相关职业教育[14]。在巴伐利亚州,先进行为期一年的职业培训,然后开始大学理论学习,并且在假期和实践学期中继续穿插职业培训。又比如在北威州,双元制大学课程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学生三天在公司,两天在大学,最后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第二阶段学生集中在大学学习,并在假期和实践学期继续穿插实践[20]。第二种类型:大学理论学习和公司实践相互融合(praxisintegrierend)。毕业时,学生获得大学本科证书。这种类型的双元制课程学制一般为三到四年,除大学理论课以外,包含长期的公司实践环节[14]。在巴登符腾堡州,以三个月为一个教学周期,公司实践和大学学习轮流进行,循环往复。在拜仁州,公司培训在大学学习之前以及在假期和实践学期中穿插进行。   双元制大学课程是德国高等教育和双元制职业教育融合的结果。通过双元制课程,学生不仅在短短的三四年时间中完成体系化的理论学习,并且习得较强的实践运用能力。双元制课程综合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优点,是一种成功的课程模式,具有较大的作用力。
  三、运用科学大学与与继续教育相对接
  2017年,德国继续教育参与率达到49%,创下新高[9]。在传统上,国民高校(Volkshochschule)作为专门的继续教育机构,承担起继续教育的重任。而如今,运用科学大学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在继续教育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影响。早在1976年颁发的《高校常规法》中就已规定,大学有义务积极开展继续教育。近年来,博洛尼亚系列会议进一步推动这一进程:2003年柏林会议决定,所有高等教育机构都应当将继续教育融入常规工作;2017年卑尔根会议决定,高等教育机构应当为终身学习设置灵活化的课程[23]。与此相对应,运用科学大学贯彻一系列的促进方法,并进行了系统的课程建设。
  (一)促进方法
  促进方法包括经济扶持、机构建设和学分折算这些方面,为继续教育提供资金保障、机构保障和学制保障。既提升个体参与继续教育的热情,也为运用科学大学开展继续教育提供良好的框架支撑。
  经济扶持关于大学继续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影响。在国家层面上,联邦教育和科研部门以及欧洲社会基金通过发放继续教育券,来提高人们参加继续教育的热情[16]。在联邦州层面上,以巴伐利亚州为例,为人提供名目众多的奖学金和助学贷款。以个人助学贷款为例,从2017年4月开始,未满44周岁的人就读学位课程都可以申请每月最高额度为650欧元的助学贷款。助学贷款最长期限可以持续14个学期。贷款资格和收入完全不挂钩,因此只要年龄符合,任何人都可以申请贷款[17]。
  为了促进继续教育,运用科学大学亟需进行机构建设。在历史上,大学通常以学科为组织准则,与学科相关的人员自动从属于这个组织。因此,大学是一个松散的团体,缺乏“行动能力”。目前,对“行动能力”的需求和传统组织之间构成一大张力。因此,大学迫切需要成立新的功能部门来开展继续教育[18]。与此相对应,一些大学相继成立了校外讲座中心和继续教育中心。
  关于继续教育来说,学分折算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充分尊重学习者之前的学习成果和工作经验,能够有效缩短学制。准则上,成功结业的职业教育、中学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学习成果以及实际工作经验都可以进行折算。学分折算最多可以达到50%。但是,学分折算的过程较为复杂。关于某些已经开发出相应工具的专业,可以进行标准化折算。关于某些尚未开发出相应工具的专业,则允许进行个性化的折算[19]。由于涉及到不同教育领域的学习成果,因此学分折算依赖于联邦职业教育部门、高校和公司界的互相合作[20]。
  (二)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运用科学大学能否有效开展继续教育的关键。运用科学大学通过打造立体化的课程体系,来切实推动继续教育。以巴伐利亚州为例,运用科学大学的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既包括学位课程,又包括非学位课程。与其它继续教育机构相比,运用科学大学提供继续教育的主要优势和特点在于,它能够颁发学位证书,或者提供学术水平较高的单科进修证书。
  (三)学位课程
  学位课程还包括预备课程(Vorkurs)等辅助课程。针对没有高中结业证书而打算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大部分高校都提供预备课程,主要开设数学,物理,英语和德语等科目[21]。实践证明,工作多年的人再踏入高校深造,并非易事,因此进行充分的预热非常有必要,这也是防止中途辍学的重要保障。另外,高校还为学员提供措施论指导,包括怎样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如何撰写专业论文等。
  学位课程主要有三种形式,即全日制课程(Vollzeit)、部分时间制课程(Teilzeit)以及职业伴随课程(berufsbegleitend),招收的是接受过职业教育的人,或者具有多年职业经验的人。在全日制课程中,继续教育学生接受的是和正规学生完全一致的大学教育。部分时间制课程和全日制�n程在内容方面没有区别,区别仅在于学制较长。值得一提的是,在部分时间制课程中,有一种大学理论学习和职业相互融合(berufsintegrierend)的课程。这种类型的课程属于双元制大学课程,它的特点是,大学学习在半脱产的情况下进行,德语论文题目,大学学习和本职工作能够有机结合起来。入学条件是,受教育者必须与学校和所在单位分别签订合同。同样,职业伴随课程也属于双元制课程,指的是大学理论学习和职业并行的课程。这种类型的课程中,学员不是半脱产的,而是全职的。因此,这种类型的课程专门设班,学校课程集中在一天[14]。总的来说,学位课程既包括本科课程,也包括课程。本科课程面向普通员工,为其提供晋升教育。课程面向高级管理者,为其提供更高学术水平的教育服务。
  (四)非学位课程
  学位课程与非学位课程并重,个性化的课程设置,为继续教育的开展提供切实的保障。非学位课程主要包括高校资格证书课程和特色课程,学术水平较高。高校资格证书课程(Hochschulzertifikats-Kurs)专门为希望单科进修的人设置。课程内容往往和实际工作紧密相关。旨在通过对特定问题深入彻底的研讨,最终提升学员的职业能力。这些课程自成体系,均设置有相关考试,并且和欧洲学分体系接轨,可以折算成相应的学分[22]。高校资格证书课程的优点在于,教学内容贴近实际,单科进修易于结业,学分折算可以累加。
  特色课程指的是紧跟市场需求而推出的一些实用性课程。以巴伐利亚兰茨胡特运用科学大学为例,特色课程包括:项目管理,工业产品推销,精细化管理,问题的处理和决策,生产环节中的能耗控制。这些课程一般安排在周五下午或者周六,持续6天到8天。要求具有本科学历的人才能参加[23]。特色课程富有实践意义,为专业人员提供了工作中亟需的资质。   四、运用科学大学与综合性大学相协同
  传统上,运用科学大学和综合性大学有着标准化的区分。现代综合性大学初创于十九世纪初,以洪堡的大学理念为宗旨,将基础探讨和培养完人视为大学的任务。运用科学大学则成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因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培养高级运用性人才为主。与综合性大学相比,运用科学大学主要体现在:教学摆在优先位置;师生关系更为密切;运用性特征明显;教授具有多年实践经验;关于非学术性的学生和家庭更具有吸引力;培养的不是学术接班人,而是高级职位接班人[18]。运用科学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已经和综合性大学划清界限。随着经济的发展,两种类型僵硬区分不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运用科学大学和综合性大学出现了任务的交叉。目前两种高校类型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界限分明,等级森严。运用科学大学和综合性大学相协同,主要体现在学位证书的等值,培养权利的分化和探讨任务的趋同等方面。
  (一)学位证书的等值
  在博洛尼亚进程中,运用科学大学和综合性大学在学位设置方面日益靠拢。在1998年之前,德国大学采取和两级学位制。德国综合性大学所授文凭主要为理工科学位(Diplom)和文科学位(Magister)。而运用科学大学所授文凭(Diplom)后必须注明“FH”(FH是运用科学大学的简称),这是运用科学大学所授文凭层次略低于综合性大学文凭的标志。从1998年开始,随着博洛尼亚进程的展开,德国对高等教育学制进行改革,德国综合性大学和运用科学大学都引入“本科―”学位体系,且不同高校类型所授的本科、学位没有高下之分。2017年,联邦职业教育部(BIBB)和经济部作出一致决定,运用科学大学和综合性大学的本科学位水平没有区别。在欧洲资格框架中,都界定为4级。
  对于学位证书的新规定,属于重要的调整和变革。学位证书的等值,大大缩短了运用科学大学和综合性大学之间的距离。
  (二)培养权利的分化
  在传统上,只有综合性大学有培养生的权利。FH的学生毕业后攻读学位,必须依赖于综合性大学。他们除了考取综合性大学的生之外,也可以走FH与综合性大学联合培养生的途径,这种联合培养被称为“联合学位程序”或者“学位联盟”[24]。石荷州、巴符州、黑森州等联邦州陆续提出授予FH学位授予权的计划[25]。此类政策的提出和实施,将拆除横亘在FH和综合性大学之间的最后壁垒。
  (三)探讨任务的趋同
  在历史上,德国运用科学大学的主要任务在于教学,综合性大学的主要任务在于科研。1985年德国颁布的《高等学校总纲法》将运用型研发纳入运用科学大学的任务范畴[26]。在探讨工作的传统分工中,综合性大学负责基础性探讨,运用科学大学仅限于运用性探讨。正如德国联邦教育与科研部(BMBF)指出的那样:“运用科学大学的科研是以运用为导向和贴近实践的。它并不是去寻求‘最高真理’,而更多地是寻找马上可以得到实施的问题解决方案。”[27]然而,如今探讨工作分工的界线逐渐模糊[18]。运用性探讨中包含越来越多的原理探讨。比如,运用科学大学越来越多地向德国探讨协会(DFG)申请资助,该机构目前为止主要资助基础探讨[28]。同样,综合性大学开展的原理探讨中也包含有越来越多的运用性成分。原因在于,随着现代知识生产方式的改变,基础科学知识被鼓励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科学被强制征用为国家研发系统的驱动力和为整个经济创造财富的发动机[29]。
  探讨任务的有无以及探讨任务的不同,一向是运用科学大学和综合性大学具有异质性的一个关键特征。当前运用科学大学在探讨任务方面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消除了两类学校在这方面的绝对异同,使之仅具有相对不同。
  四、结语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运用科学大学的成立,使得德国大学的社会服务意识与功能得以凸现。二十一世纪,运用科学大学继续沿着这个方向进行改革。人口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博洛尼亚进程的推进,对科研的需求,是推动运用科学大学的改革的动力。运用科学大学已经日益体现出与职业教育相融合、与继续教育相对接、与综合性大学相协同的发展态势。
  注�:
  {1}运用科学大学在成立初期德文名为“Fachhochschule”,字面翻译为“高等专科学校”。此译名在其它国家容易导致误解。从1998年开始,“Fachhochschule”对外一致使用“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这一称呼。近年来,不少“Fachhochschule”的德文称呼也相应改为“Hochschule für angewandte Wissenschaften”,即“运用科学大学”。本文统一使用“运用科学大学”这一称呼。
  {2}在相关德语文献中,职业教育包括职业继续教育,在本文中,职业教育指的是职业初始教育,不包括职业继续教育。
  参考文献:
  [1]Statistisches Bundesamt. Bev?�ilkerung nach Altersgruppen Deutschland[R]. https://www.destatis.de/DE/ZahlenFakten/GesellschaftStaat/Bev?�ilkerung/Bev?�ilkerungsstand/Tabellen_/lrbev01.html, 2017-10-01.
  [2]Eva Friedrich, Ursula Schwill. Durchl?�]ssigkeit im Kontext der Hochschule - ein Praxisbericht von der Fachhochschule Brandenburg[R].http://www.kibb.de/cps/rde/xbcr/ SID-191CC7BD-C0AC2231/kibb/a12_voevz_agbfn_13_12.pdf,2017:233,233,234-235.   [4]BMBF.Zukunfsbild, Industrie 4.0[R]. 2017:10.
  [5]W.Georg, U.Sattel. Berufliche Bildung, Arbeitsmarkt und Besch?�]ftigung[A]. In R.Arnold, A.Lipsmeier(Hrsg.). Handbuch der Berufsbildung[C]. Wiesbaden:VS Verlag für Sozialwissenschaft, 2017:145.
  [6]Jutta R?�]biger. Integration beruflicher und hochsch ulischer Bildung-die dritte Dimension der Bologna-Reform[A]. Schwarze et al. (Hrsg.). Arbeitsmarkt-und Sozialpolitikforschung im Wandel-Festschrift für Christof Helberger zum 65. Geburtstag[C]. 2017:192,193.
  [7]Andreas Diettrich, Matthias Kohl. Entwicklung, Erfassung und Zertifizierung von Kompetenzen in der IT-Weiterbildung auf europaeischer Ebene-Stand und Perspektiven[A]. In: Philipp Gonon, Fritz Klauser, Reinhold Nickolaus [Hrsg.]. Bedingungen beruflicher Moralentwicklung und beruflichen Lernens[C]. Wiesbaden: VS Verlag für Sozialwissenschaften, 2017:65.
  [8]Andr?�] Wolter, Ulf Banscherus, Caroline Kamm, Alexander Otto, Anna Spexard. Durchl?�]ssigkeit zwischen beruflicher und akademischer Bildung als mehrstufiges Konzept: Bilanz und Perspektiven[J]. Beitraege zur Hochschulforschung. 2017(4):15,16.
  [9][10][22] BMBF. Bildung und Forschung in Zahlen 2017[R]. ,2017:73,7,26.
  [10]BMBF. Bundesbericht Forschung und Innovation[R]. Berlin: W.Bertelsmannverlag,2017:5,40.
  [11]Beschluss der Kultusministerkonferenz vom 06.2002 und 09.2017. Anrechnung von au?�Yerhalb des Hochschulwesens erworbenen Kenntnissen und F?�]higkeiten auf ein Hochschulstudium(I) und (II)[Z].
  [12]BLBS aktuell. Sitzung des Bundeshauptvorstandes―BLBS stark vertreten[J]. Die Berufsbildende Schule, 2017(5):146.
  [13]Beschluss der Kultusministerkonferenz vom 06.03.2017. Hochschulzugang für beruflich qualifizierte Bewerber ohne schulische Hochschulzugangsberechtigung[Z].
  [14]Die Unterschiede-Verschiedene Formen des dualen Studiums[EB/OL]. http://www.duales-studium.de/allgemein/formen-des-dualen-studiums, 2017-08-12.
  [15]Nina Maria Wachendorf, Marion Rath, Michael Lent. Die Verbindung von beruflicher und akade mischer Bildung am Beispiel des dualen Studiums nach dem Krefelder Modell“. Das Erfolgsmodell der Hochschule Niederrhein[J/OL]. in Karin Büchter, Dietmar Frommberger, H.-Hugo Kremer (Hrsg.). Akademisierung der Berufsbildung bwp@ Ausgabe Nr. 23 | Dezember ,2017:5.
  [16]BMBF. Weiterbildung wird praemiert. Informationen fuer Weiterbildungsanbieter zur dritten Foerderphase der Bildungspraemie [EB/OL]. , 2017-07.   [17]Studiendarlehen[EB/OL]., 2017-01-15.
  [18]Wissenschaftsrat. Empfehlungen zur Differenzierung der Hochschulen[R]. 2017:28-30,40,23.
  [19]Anrechnung von Kompetenzen[EB/OL].https://www.weiter-studieren-in-bayern.de/ studieninteressierte/anrechnung-von-kompetenzen, 2017-10-11.
  [20]Friedrich Hubert Esser. Berufsbildung 2020-Herausforderungen und Perspektiven. Anl?�]sslich der Abschlussveranstaltung des 6. BIBB-Berufsbildungskongresses Kompetenzen entwickeln-Chancen er?�iffnen[R]. Berlin, 2017-09-20.
  [21]Vorbereitung auf das tudium.[EB/OL].,德语论文, 2017-01-15.
  [22]Themenmodule[EB/OL].http://www.haw-landshut.de/die-hochschule/institut-fuer-weiterbildung/themenmodule.html, 2017-01-15.
  [23]Berufliche Weiterbildung mit Hochschulzertifikat[EB/OL] .http://www.haw-landshut.de/ die-hochschule/institut-fuer-weiterbildung/hochschulzertifikatskurse.html, 2017-01-15.
  [24]Thorsten Karbach. Die Leistung stimmt, der Doktortitel ist das Ziel[N]. Germany:Aachener Zeitung, 2017-11-19(8).
  [25]周海霞.德��运用科技大学(FH)获学位授予权之争议[J].外国教育探讨,2017(10):101.
  [26]Anon. Fachhochschule(Deutschland)[EB/OL]. http://de.wikipedia.org/wiki/Fachhochschule_(Deutschland),2017-03-20.
  [27]BMBF(Hrsg.). Forschung an Fachhochschulen. Brücken zwischen Wissenschaft und Wirtschaft[R]. Bonn/Berlin: BMBF, 2017: 6.
  [28]Marion Schmidt. Bleibt anders![N]. Germany: Die Zeit, 2017-05-14(73-74).
  [29]Ziman,J.真科学:它是什么,它指什么[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7:88.
  责任编辑 王国光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