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德国工匠精神的产生和传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一方面,工作、勤勉、纪律、效率、质量等德国人的工作观在中世纪的行会里已经形成,并繁衍出新的世俗公共道德。另一方面,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进一步将工作提高到神圣的地位,德语论文网站,他的“天职观”在信徒心中产生强大的自律,使人们以虔诚和敬畏的心去完成世俗的工作,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最后,德国的现代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的培育基地和摇篮。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工匠精神;行会;宗教改革;双元制;文化基因 中图分类号: TP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30-69-3 0 引言 提到工匠精神,人们自然就会联想到德国人的严谨与精确。比如,德国人非常守时,他们认为准时到达是显示自己能力的第一步,甚至德国的城市公交系统都可以按分钟准时到达。德国人一丝不苟,那根丝只有千分之一米,这是制造精密仪器的根本,德国产品,从LAMY凌美笔、双立人刀具,到格拉苏蒂手表、西门子、奔驰和博世,代表着结实、耐用和精美,是高品质的象征。德国制造的成功,与德国人严谨、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分不开的。工匠精神不仅意味着对细节的执着,更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和坚守。在德国,百年公司到处都是,他们往往专注于某个领域或某项产品,从“小企业”渐渐成为拥有百年以上历史、高度注重产品质量和价值的世界著名企业,被世人称为“隐形冠军”。 德国“工匠精神”应该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技术技能方面,即专业精神。工匠,是长期受到职业训练而培养出来的一种专门人才,是在整个职业活动中掌握技能、技艺和技术的人才,要达到一定高度才能称为工匠。 第二个层面是职业态度方面。工匠精神,一是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反复改进产品;二是严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确保每个部件的质量,对产品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三是耐心和坚持,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在使用的材料、设计环节、生产工艺流程等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完善。 第三个层面是职业观念方面,即职业神圣和职业平等。德国民众对职业普遍怀着敬畏感,德国人一旦决定好职业,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穷尽一生磨炼技能,并且通过职业成就获得社会尊重,这是德国人爱岗敬业的民族心理特征。另外,德国人认为各种职业对社会的贡献可能大小不同,但性质与地位没有尊卑之分,一个技能高超的熟练工人的社会地位和科学家基本没有差别,这种民族心理使德国民众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怀有很深厚的感情,不会轻易更换工作。 德国“工匠精神”其实大家都知道,就是很难做到,这是为什么呢?要深刻理解德国的“工匠精神”,我们必须了解这种精神产生的文化土壤,必须从文化基因的高度去认识,只有读懂了它背后的文化基因,才能加深对德国“工匠精神”的理解和学习。 1 工匠社会是德国人尊崇技术和工作道德的社会因素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它的生产方式,从而产生稳定的、独特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结构。这种结构形态使国民的社会心理、社会意识逐步形成并相对固定下来形成社会风俗和传统习惯。经济和文化两种因素长期对国民产生作用,经历历史的积淀,就形成了国民性格。 为了生存,德意志民族早在中世纪就认识到手工业的重要性,为了保护城市手工业者的利益并调整成员的经济关系,手工业者组成行会来控制生产质量和数量以减少竞争。在中世纪行会组织的等级制度中,从业人员按照不同的身份分为学徒、工匠、师傅三个等级,工匠已成为一种职业而存在。师傅招收学徒并教授技能和公民道德,还要为学徒提供衣食住行。一个人成为学徒则意味着就业有保障,很容易做到做工自养。当学徒完成学徒制时由师傅向行会提出申请,行会审核通过才能够从学徒转为工匠。如果要从工匠升级为师傅,还必须以较低的薪水为师傅工作若干年,直到完成了一件“杰作”得到师傅和行会委员的认可,才能够授予师傅称谓,所以“师傅”(Master)是技艺高超的手工业者。从工匠升级为师傅意味着政治和经济地位的巨大提升,因为师傅是独立的手工业者和行会成员,能够单独从事经营活动,能招收自己的学徒和工匠,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很大的发言权。从中世纪开始,德国社会逐渐呈现出工匠社会的特点, 由师傅和助手组成的工匠阶层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具有很强的社会作用力,手工业者和小资产阶级承担了社会的领导和教育责任,将工匠精神在所有其他阶级身上打上了它的烙印[1]。 由此可见,工匠阶层关于德国民族性格的形成具有无可替代的影响,理解这一点有助于理解德国人重视技术和重视技艺的感情。 中世纪城市行会对德意志民族的纪律和工作道德的形成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社会轻视体力劳动,体力劳动由社会最底层的奴隶承担,手工业劳动由社会中间阶层承担,而社会的特权阶层则享受自由悠闲的生活。到了中世纪由于基督教教义的作用,人们认为上帝把工作托付给了每个人,因此工作是人的本分,中世纪人们已不再把工作,特别是体力劳动看作是低等的价值了。历史学家埃里希・卡勒尔提出,行会文化是德意志民族历史上对社会精神的首次体现,特别是城市行会对纪律和工作道德的强调,繁衍出了新的社会公共道德,即工作、勤勉、细致、遵守纪律、讲究效率、质量意识,并将行会成员为群体做出的贡献作为评价人的价值标准。在行会中,任何人无论他的背景、社会地位、信仰或族群都必须遵守共同的社会道德,任何人都没有特权。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城市行会公共道德成为社会中间阶层的道德,并成为市民道德体系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2 宗教改革是德国工匠精神的宗教渊源 德国是著名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发源地。公元1517~公元1546年,马丁・路德发起并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席卷整个欧洲,结束了罗马天主教会对西欧的封建神权统治。改革的胜利不仅使欧洲发生了巨变, 尤其重要的是改变了德国人的命运和思想精神[2]。路德的宗教改革核心思想是“因信称义”和“两个世界”的理论。“因信称义”源自《圣经》的《罗马书》,是基督信仰中一条重要的教义,主要思想是:神称信耶稣的人为义,因信基督称义,不因行律法称义。路德从 《罗马书》中的因信称义引申出人的灵魂要靠个人对上帝的虔诚信仰而得救,《圣经》是信仰的唯一权威和依据,人们不需要依靠教皇和圣礼,只需要终生信仰上帝,与上帝直接交流。这一观点同天主教的传统说法,即只有通过教会和教皇才能赎罪,必须通过繁文缛节的宗教仪式才能使灵魂进入天堂是根本冲突的,它从根本上否定了教皇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对教皇和天主教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实质上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运动,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德意志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打破了精神枷锁。路德的“两个世界”理论认为上帝建立了精神世界和世俗世界。精神世界只存在于真正的基督徒中,它的领袖是基督,基督徒享受着基督徒的自由 , 世界上的法学和权威都不能高于基督徒的天良之上。在世俗世界里,君权神授,基督徒也和其他人一样,需要服从上帝的旨意,服从世俗权威 ,也可以过任何世俗生活,德语毕业论文,可以当兵,可以嫁娶。 严谨、认真、精益求精是德国人工匠精神的写照,工作、勤勉、遵守纪律、讲究效率、质量意识等德国人的工作观在中世纪的行会里已经形成。路德的宗教改革则进一步将世俗的东西提升到了神圣的地位,他的“天职观” 赋予每一项世俗的工作以神圣的、宗教的、道德的意义。德语的Beruf(职业、天职),即上帝安排的任务,关于一个教徒来说,他做一样工作,生产一件产品,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重要的是“为了神的荣耀”,为了完成上帝安排的任务。这种对工作所赋予的神圣意义具有重大的影响,因为宗教律令所产生的约束力,是其他任何一种道德原则无法比拟的,从宗教约束力中繁衍出来的道德精神, 与一般的工作道德有着本质的差别,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事关自己灵魂得救的大事, 不是为了满足上司、权力、金钱,它不是外来的命令, 而是在信徒心中产生的强大自律[3]。 路德及其后来的路德派的职业思想至少在三个层面上深刻地作用了德国人:一是将世俗工作视为神圣,并以虔诚的心去从事世俗的工作;二是尊重自然形成的分工与合作,不过分注重职业的形式;三是极其安心于本职工作,有良好的职业精神。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德国人一旦选定了一个职业就要一直干下去而且精益求精,代代相传。 3 德国职业教育是传承工匠精神的文化摇篮 回顾人类职业教育的历史,不管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最早的职业教育形式就是学徒制,尤其在中世纪的欧洲,行会学徒制非常盛行并形成行会制度。到了十八、十九世纪,人类历史上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大工业生产时代由于流水线和劳动分工,劳动者需要学习的不是整个工艺流程,而是单一工种的单一技能,这种技术变革和生产方式的转变需要一种新的、能够大量而且快速培养具有简单技能的职业教育形式,传统的学徒制在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浪潮中遭到了致命的打击而逐渐瓦解,职业教育的形态由以工作场所本位的学徒制转向以学校本位的学校职业教育,一些专门针对技能人才培养的教育实践有了长足的发展,如德国的实科学校、法国的工艺学校、美国的文实学校,英国的技工讲习所,都是通过学校进行职业教育的著名实践。 在工业革命后的100多年中,学校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了生产需要的初级技能劳动者,也促进了教育民主化进程。然而,二战以后生产对员工的技能要求以及管理方式又发生了变化,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末第三次工业革命,随着科技升级,消费市场对大宗标准化商品的厌倦,许多新兴产业如电子、信息的出现,公司生产及管理模式从泰勒式向精益型转变,现代公司需要的是熟练的、多面的、灵活的技术工人,然而学校职业教育与工作环境的脱离,以及职业教育“学问化”问题,使学校职业教育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改革势在必行。 正当人们以为学徒制已经被抛弃到历史的故纸堆的时候,德国双元制的成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和对学徒制的重新审视。双元制是将工作本位培训和学校本位教育紧密结合的现代学徒制形态。 双元制要求将学校本位的知识/理论学习和公司本位的技能学习相结合,由公司和学校共同承担培养技能型劳动者的责任,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在公司是学徒,在学校是学生,学徒有2/3的时间在公司接受培训,1/3的时间在学校学习。学徒制一般为3年,学徒完成学徒制后通过行业协会的考试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德国的双元制教育包括双元制职业学校和双元制大学。前者属于德国义务教育高中阶段,为公司培养技术工人,毕业后颁发行业协会的职业资格证书;德国公司对技术工人的专业化程度要求很高,就业者必须接受正规教育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德国人认为,一流的产品需要一流的技术工人来制造;再先进的科研成果,如果没有技术工人的工艺化操作,也很难转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正因为德国社会对职业教育高度认同,成为技术工人也可以获得不错的收入和社会尊重,所以在德国约超过50%的青少年都选择不上大学,而是选择就读职业学校在接受专业化、标准化的职业教育后进入社会。德国双元制被誉为鼓励和回报参与(非学术)职业教育的典范,也是德国向国际化推广的教育模式。为了吸引参加毕业会考的高中毕业生进入双元制学习,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中期许多联邦州开始着手制度变革,所有DAX股票上市企业都参与了双元制培训项目,2017年巴登符腾堡州的双元制培训成功并入高等教育,使双元制大学成为德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这一教育模式向全国推广。 德国双元制大学跟双元制学校一样,学校使用“教学计划”,公司使用“培训规则”,每个学期三个月理论学习三个月公司实践交替进行,这种交替学习模式贯穿整个三年学习时间。学生在学习期间同时获得工作经历和职业经验,与普通大学毕业生相比多了几年工作经验;双元制大学虽然和双元制学校一样采取的是双元制,但是比双元制学校更注重理论上的系统的深入学习,所以毕业生既具备公司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和公司的实践经验,更具备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培养的学生属于高层次实践型、运用型人才,更能符合公司自身的实际需求。同时因为有学士学位,为学生以后向上爬升提供基础。 “师傅”角色在德国双元制中起着至关重要影响。德国手工业协会和工商协会规定,公司提供的培训师必须满足以下五个条件:首先必须通过学徒最终考试获得职业资格证;年龄至少24周岁以上;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通过技术和教学能力考试;最后必须获得师傅证。在德国一个熟练的技术工人要通过更高级的职业、教育和管理三方面的能力测试才能成为“师傅”。师傅证的颁发也特别重视,它是在行业协会一年一度举办的晚宴仪式上正式授予,获得师傅证意味着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更有声望的层次,能得到更高的职业和社会尊重。在手工行业师傅可以作为法人独立经营公司,开店办厂,在工商行业师傅的收入明显增加,平均比技工增长40%。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国工匠精神的产生和传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一方面,工作、勤勉、遵守纪律、讲究效率、质量意识等德国人的工作观在中世纪的行会里已经形成,并繁衍出了新的世俗公共道德。另一方面,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进一步将工作提高到了神圣的地位,他的“天职观”所产生的约束力, 从而在大众心中产生强大的自律,在工作时,人们以虔诚的敬畏的心去完成上帝给予的任务,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才能显示出其履行神圣的职责。最后, 德国的现代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的培育基地和摇篮。 参 考 文 献 [1] 胡劲松.20世纪德国的文化特质及其教育特征[J].比较教育探讨,2004(3):4. [2] 石义师.文明的幻象――20世纪西方历史文化的反思与诘难[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 [3] 李伯杰,等.德国文化史[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