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坦克50年发展历程[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更新时间:2017-05-26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德国是世界坦克大国之一,它研制的"豹"2坦克,已连续2年被国际预测/DMS企业评为世界主战坦克排行榜的第一名。在人们已迈入21世纪之际,回顾一下德国坦克50年发展历程,我们或许能够从中管窥出德国坦克技术发展的一些端倪。�
  
  从引进起家
  
  1956年1月,德国联邦国防军从美国引进了1100辆M47坦克。尽管这种坦克的性能并不是最好的,但在联邦国防军的早期岁月中,德国坦克乘员利用这批M47坦克,在基本战术技能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时,美国M47坦克号称拥有现代化的悬挂装置和自动变速箱,驾驶起来相当容易。但是,它的缺点也很突出:耗油量特别大(在公路上行驶时,每千米耗油将近8L;在困难路面行驶时,耗油量则会成倍地增加);操纵性能较差;光学器材性能不佳,尤其是光学测距仪,更是故障频仍。�
  其实,对美国陆军来说,M47坦克只是一种过渡型坦克。1953年,美国开始装备M48坦克。但是,直到1958年,德国才从美国进口了1462辆M48坦克。M48比M47更为可靠,在火力、机动性和防护性能方面要优于早期的所有坦克。M48有4名乘员,其内部空间要相对宽敞一些,升级改造的余地也较大。1978年,美国人用北约制式L68型105mm坦克炮,替换了M48坦克上的90mm火炮。德国人甚至还在M48坦克上,探究过安装120mm滑膛炮的可行性。�
  M48坦克在德国国防军中一直服役到1993年。�
  
  德-法联合研制计划
  
  由于美国坦克未能完全满足德国的需求,于是在1956年,德国陆军参谋长提出了德国对未来坦克的具体要求。德国对美国坦克的异议是重量重、体积大和车太高。此外,从长期发展角度看,德国工业部门也希望能够自主地探究出一条研制坦克的新路。�
  起初,德国军方要求研制一种30t重的坦克,并准备和法国一起研制。后来,意大利也欣然加盟。于是乎,有人把这种坦克称做"欧洲标准坦克"。按照法德达成的协议,双方将各自生产坦克样车。然而,到1963年开始试验样车时,由于双方产生分歧,法、德坦克联合研制计划宣告流产。之后,法国在此基础上继续研制AMX-30坦克,德国则致力于研制"豹"1坦克。�
  "豹"1坦克计划从技术角度上讲,"豹"1坦克的研制和试验是相当成功的。与同时代的其他坦克相比,"豹"1坦克可靠性好,使用和维护成本比较低。与同期的美制坦克相比,"豹"1坦克具有以下优点:由于采用了周视瞄准镜,坦克的武器效率更高,战场监视能力更强,车长能及时了解战场态势;坦克乘员之间的任务分配更为合理;战术和作战机动性更高;涉水性能得到提升,运输更为方便;由于采用了柴油发动机,坦克不易损坏,寿命更长;第一次在坦克上加装了三防和通风系统;对乘员来说,"豹"1坦克的设计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可靠性和寿命更高。�
  但是,"豹"1坦克的装甲防护能力要明显劣于M48。�
  在20世纪60年代的世界坦克中,"豹"1坦克占有重要一席。它的火力与其他坦克相当,机动性极为出色。虽然"豹"1坦克的装甲防护能力要优于AMX-30,但肯定低于当时的平均水平。"豹"1坦克之所以选择轻装甲防护的方案,主要是因为德国军方认为,"机动性是生存能力的一部分"。
  1965年到1976年期间,德国陆军共采购了2437辆"豹"1坦克。即使在今天,德国国防军坦克部队仍装备有727辆"豹"1A5坦克,其余的已出口。未来几年内,德国军方准备将一部分"豹"1坦克改造成炮兵观察车,用来伴随德军的PzH2000新型火炮。但鉴于其落后的装甲防护,加之已服役了30多年,德国联邦国防军再也不会把"豹"1坦克当作主战坦克来使用了。尽管如此,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丹麦、希腊、意大利、挪威、土耳其、巴西以及智利等国仍在继续使用"豹"1坦克及其变型车。
  美-德MBT70/Kpz70坦克计划
  美国陆军和联邦国防军原计划于70年代初,对各自装备的坦克进行换装,即美国淘汰M60坦克,德国淘汰M48坦克。为了实现换装计划,美德两国决定共同研制一种新型主战坦克,用来装备各自的部队,这个联合研制计划就是著名的MBT70/Kpz70计划。两国对该坦克提出了共同的战技要求,后来还推出了联合设计方案。联合设计的MBT70坦克的特点如下:
  ● 主炮口径为152mm,能发射"橡树棍"(Shillelagh)导弹和普通弹药;
  ● 乘员3名,驾驶员在炮塔内;
  ● 采用自动装弹机;
  ● 辅助武器为20mm加农炮,可独立瞄准射击;
  ● 稳定式光学观瞄装置;
  ● 夜视装置采用微光象增强技术;
  ● 乘员舱可防辐射;
  ● 安装1100kW大功率发动机;
  ● 采用可调式油气悬挂装置;
  ● 装有空调和三防装置;
  ●炮塔前装甲和车首装甲采用间隔装甲。�
  1967年,两国开始对MBT70坦克进行各种试验。由于这种坦克的性能指标相当高,相应的研制风险就很大,因此,试验时几乎所有的部件都存在问题。例如,有的部件达不到使用要求,有的则不符合可靠性标准。截止到1969年年中,德国已在MBT70身上投入了近4.1亿美元的研制经费,德语论文范文,但仍然达不到装备水平。很显然,MBT70坦克设计复杂,直接导致了使用和维修成本的飙升,乘员使用也不方便。随着部件研制的不断展开,美、德两国工业部门之间的竞争也到了白热化的程度。1969年末,两国中断了联合研制计划。然而,在联合计划设计中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图2在西德蒙斯特举行的一次机动性演示中,第93装甲教练旅的"豹"1坦克正在跨越障碍图3MBT70坦克装有车高可调的悬挂装置,能根据地形自动调节车高评并没有白费,为以后M1和"豹"2主战坦克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英-德联合研制计划
  
  1969年,在装备"豹"1坦克4年后,德国陆军参谋长开始考虑换装这种坦克。
  按照军方计划,20世纪80年代中期,新型主战坦克将取代"豹"1坦克。英国恰恰对其"奇伏坦"坦克也有类似考虑。于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德国开始和英国谈判,具体协商未来MBT80/KPz3主战坦克的共同战术要求。1972年,双方明确了新型主战坦克的战术要求,并计划从1985年起,采购2180辆MBT80/KPz3主战坦克。�
  与法德试图研制标准坦克相类似,英国和德国对MBT80/KPz3主战坦克的战术要求各有想法。德方于1973年提出了一些既有趣又非常复杂的设计思想,其中包括"有炮塔坦克"、"武器装在车体内的无炮塔坦克"和"顶置火炮概念"。同年,德国对多种演示坦克(包括车体内装有2门加农炮的VT1-1和VT1-2无炮塔坦克演示车)进行了试验。�
  1974年,联合研制小组在评估提交上来的设计方案时发现,没有一个方案满足战术要求,尤其是防护性能、车重、后勤支援以及研制成本等均不令人满意。由于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德英坦克联合研制计划于1977年宣告中断。英国坚持在未来坦克设计中采用有炮塔方案,也就是后来的"挑战者"坦克。德国却不认为有炮塔坦克与正在研制的"豹"2坦克相比,能有多大的性能提升。�
  
  创新炮塔概念
  
  1976年~1978年间,德国开始更深入地探讨装有顶置火炮的战斗坦克概念。从技术角度上讲,装甲防护优于"豹"2坦克,车重又不超出MLC60t级(约55.4t)的上限,这种设计是很有希望实现的。�
  但是,也有人对顶置火炮概念持相当怀疑的态度。他们认为,与驾乘有炮塔坦克相比,位于车体内的车长缺乏360°的观察视野,指挥和控制会很成问题;火炮顶置还会增加被敌火力击中的概率;由于无法在装甲防护下抢修武器系统,因此,在紧急情况下,一旦武器出现故障,也就失去了继续作战的能力;武器系统自身的方向射界为±60°。此外,顶置火炮坦克无法合理地配装高射机枪。�
  1977年年底,德国把探讨重点转到了韦格曼企业提出的低矮炮塔方案。炮塔顶部采用可移动式舱门,使得炮塔更为平整,炮塔的高度因此降低了约30%,坦克重量也相应降低了。1978年年底,德国探讨了各种不同的低矮炮塔坦克和前/后驱动型炮塔坦克(1型~4型FT坦克)。�
  
  法-德再度合作研制计划
  
  在探讨低矮坦克方案的同时,法德两国又开始了另一项联合研制计划(MBT90),目标是从90年代起,装备一种新型坦克,德语毕业论文,以取代德国的"豹"1和法国的AMX-30坦克。在这次合作中,两国吸取了以往合作失败的教训,在讨论技术细节或生产样车之前,双方力图在重要的基本战技要求上达成一致意见。�
  在联合研制计划的第一个阶段,双方在以下方面达成一致:
  ● 对未来主战坦克的军事要求;
  ● 在实施联合研制计划时,政府和工业部门的协调一致;
  ● 及时制定计划,分配研制任务,合理分担资金;
  ● 实施必不可少的研制步骤,如图4车体上装有2门120mm加农炮的VT1-2型无炮塔坦克样车图5根据韦格曼企业低矮炮塔坦克方案制做的模型评估、合约类型以及赔偿等;
  ● 可能出现的国际合作和出口调控问题;
  ●双方认同的主战坦克基本概念。�
  在联合研制过程中,法德两国在合作方面出现了问题。法国坚持把MLC50t级(约48t)作为坦克的重量上限。此外,由于财政原因,法国还坚持把1991年作为首辆坦克的装备日期。德国的采购资金则用在了购置90式战斗车辆(KW90)上,1996年以前根本没有足够的资金来采购新研制的坦克。德国方面认为,与"豹"2坦克相比,联合研制坦克在底盘方面没有取得重大进展。于是,在1980年,德国决定在"豹"2坦克的底盘上采用新研制的低矮炮塔。可以理解,这一点并未得到法国的首肯,而法国在利用新技术研制坦克底盘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此外,双方在任务分配、原定的单一地点生产重要零部件和出口权利等方面产生了严重的分歧。1982年年底,法国和德国精心策划的主战坦克联合研制计划显然又告失败。�
  
  从MBT70到"豹"2
  
  在中止了MBT70计划之后,德国开始考虑简化设计,降低研制风险。到了1971年,德国坦克研制人员终于成功地勾画出了"豹"2坦克的轮廓。1972年,德国制成了首辆"豹"2坦克样车,样车上装有105mm滑膛炮。1972年~1975年,德国共研制了17种不同的"豹"2坦克样车,用于进行各种试验。有的样车采用扭杆弹簧悬挂装置,有的采用液气弹簧悬挂装置;有的安装了105mm滑膛炮,有的则安装了120mm滑膛炮。在略论探讨了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之后,德国军方把新坦克的重量,从MLC50t级提高到了MLC60t级。从1975年起,德国对新坦克的车体和炮塔又一次进行了彻底的改进,战斗室的前部和侧部安装了特殊的装甲组件。这种新坦克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豹"2AV。历时7年多,耗资3.25亿美元,"豹"2主战坦克终于可以装备部队。1979年~1992年间,德国陆军共采购了2125辆"豹"2主战坦克。�
  就效率、性能、尺寸和车重而言,"豹"2主战坦克堪称是优化设计的典范。在与世界其他主战坦克的角逐中,"豹"2主战坦克经常都是"赢家",瑞士、瑞典和希腊先后选中了这种出色的主战坦克。在交付第一辆生产型"豹"2主战坦克约20年后,德国还为瑞典设计和生产了另一种型号的"豹"2主战坦克,这种坦克装有更为先进的设备,装甲防护性能相当出色。�
  据悉,德国还准备为西班牙生产"豹"2主战坦克,奥地利和丹麦使用的则是改进型"豹"2主战坦克。目前,共有7个国家装备了"豹"2主战坦克。�
  1984年以来,"豹"2主战坦克经历了多次技术改进。1995年,"豹"2A5开始投产。这种型号的坦克共生产了350辆,主要改进之处有:炮塔前部和侧部增强了装甲防护;乘员舱内装有内衬;新型驾驶员舱,具有更好的装甲防护能力;炮塔电驱动装置;新型车长用潜望镜,能昼夜使用;瞄向后方的电视摄像机,能帮助驾驶员倒车。�
  去年7月,有关方面达成协议,准备在2001年~2017年期间,将350辆"豹"2主战坦克升级至"豹"2A6。"豹"2A6主战坦克有以下特点:
  ● 装有更长身管(加长1300mm)的新型坦克炮;
  ●配用新型动能弹药(LKE2)。上述改进将"豹"2主战坦克的炮口动能从10MJ提高到13.5MJ,初速从1650m/s提高到1750m/s。�
  除了上述改进之外,德国坦克工业部门,尤其是主承包商克劳斯-马菲-韦格曼企业目前仍在对"豹"2主战坦克进行秘密改进。企业现正在研制演示车,车上装有辅助动力装置,乘员舱配有空调系统。据悉,第二辆演示车上将选装欧洲动力机组(1250kW的柴油发动机)、改进型防雷装置,炮塔后的弹药储藏位置可能也有变化。�
  
  发展中的“豹”2主战坦克
  
  1983年,德国陆军意识到,在原定的时间即1996年装备未来主战坦克时,显然不会有新的技术可以用来改进"豹"2主战坦克。于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德国开始新的探讨,旨在改进"豹"2主战坦克。"豹"2A5和瑞典版的"豹"2主战坦克(即Strv122)基本上都是在这些探讨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
  1984年,由于经费吃紧,首辆新型坦克的装备时间推迟到了1999年。因此,德国国防部开始对主战坦克计划进行研究,并要求对新的战术要求进行探讨。在1988年年底之前,德国工业部门一直在为"装甲战车2000"(PzKW2000)定义新的战术要求。与以往不同,德国陆军不准备在PzKW2000装甲战车上采用创新技术。要想在车重不超过MLC60t级的前提下不断增加防护能力,唯一的途径就是采用"空间优化型坦克"概念,即顶置坦克炮方案。值得注意的是,经过试验,德国陆军还准备采用双人乘员组布置方式(还有2名替补乘员)。PzKW2000的其他一些显著特点有:
  ● 大口径火炮,口径可能达到140mm;
  ● 模块化的数字化火控系统;
  ● 第二代前视红外探测器和二氧化碳激光测距仪;
  ● 采用用于自动捕获目标的多传感器技术;
  ● 能传输数字式数据的综合式指挥、控制和信息系统(IFIS);
  ● 整车数字式总线系统;
  ● 实现了有效的总体防护概念。
  按照计划,PzKW2000的火力和生存能力应比"豹"2坦克有很大的提升。但在PzKW2000项目列入1989年德国武装部队计划之前,由于欧洲政治因素以及德国统一的作用,就像KW90项目一样,性能提升要求也被取消了。当时德国国防经费短缺,国防探讨的重点也发生了变化。从90年代开始,政治形势的变化直接导致了德国陆军装甲兵兵种裁减了50%。�
  展望未来,考虑到未来主战坦克的复杂性以及研制的必要性,估计德国未来主战坦克的研制时间约需10年~15年。可以想见,"豹"2主战坦克将在2017年以后更新换代,未来主战坦克的研制已迫在眉睫。�
  走向未来1997年以来,德国开始搜集有关未来主战坦克的任务描述和作战要求等方面的资料。这些资料已被纳入一名为"新装甲平台"(NDP)的武器计划内。该武器计划要求研制以下装甲车辆:与地面重型目标作战的武器平台;与其地面轻型装甲目标作战的武器平台;能遂行战斗支援任务的武器平台,即自行防空炮和迫击炮车。�
  为了能够在初定的2017年~2025年的时间内陆续装备这些武器平台,对NDP计划来说,在武器平台的重要部位采用创新的部件技术是很有必要的。为此,德国开展了一些预研课题和可行性略论,其中包括生产EGS(全防护试验车体)试验平台。EGS平台上有1个用人机工程学原理设计的双人乘员舱,并通过采用降低信号特征和加装辅助防御装置,来提高乘员舱的综合防护能力。目前,德国正在考虑给这种武器平台配装武器系统,很可能是140mm高速火炮或120mm电热化学炮(ETC)。这种新型坦克将安装以下部件:用于侦察、警戒和目标识别的传感器组件、高级的C4ISR系统、数字化体系结构和电驱动系统。�
  基于以前的经验和教训,这种主战坦克是由德国本国研制还是和外国联合研制,目前尚不明朗。目前,对德国陆军来说,未来机械化步兵战车的研制工作是头等大事。这种步兵战计划于2017年左右装备部队,但在装备前,必须解决许多政治、技术和经济问题。�
  在重要的战斗效能参数和作战特点方面,德国研制的未来主战坦克必须有别于"豹"2主战坦克。这就要求采用面向未来的新技术,尤其是在武器、驱动部件、生存能力以及C2(指挥与控制系统)领域更是如此。很显然,这些严格的要求必将对未来主战坦克的研制和生产产生重大作用。在不远的将来,这些棘手的问题会全部得到解决,德国装甲部队将装备高效率的主要战斗系统,以便挑战未来的威胁。�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