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有这么个纪念日[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更新时间:2017-05-26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每年5月10日,是德国人的“焚书纪念日”。这可不是什么欢快的节庆,而是令一个民族难堪的国耻标记。将国耻当做年复一年的纪念日,这一创意本身就了不得,需要深远的眼光与伟大的胸襟,以及宽厚的心理承受度。那是为了把纳粹政权恶名昭彰的焚书罪行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时时提醒和警示本民族的一代又一代。在由德国总统亲自主持的一次周年纪念活动中,公众听到的是真挚忏悔的肺腑心声:“今天我们以羞愧的心态回忆起多年前发生在柏林的焚书事件,我们必须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保持反思和警醒的态度。”能够理性、冷静地直面历史,坦荡以待,敢于揭露自己的疮疤,抨击民族的劣根性,展现出来的恰恰是一个民族的伟大气度、自信和远见宏识。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读过威廉·夏伊勒的名著《第三帝国的兴亡》的人,一定还记得这段描写焚书的文字:
  “1933年5月10日晚上,也就是希特勒当总理后约四个半月,柏林发生了一幕西方世界自从中世纪末期以来未曾看到过的景象。在约莫午夜的时候,成千上万名学生举着火炬,游行到柏林大学对面的菩提树下大街的一个广场。火炬扔在堆集在那里的大批书籍上,在烈焰焚烧中又丢了许多书进去,最后一共焚毁了大约两万册书。在另外几个城市里也发生了同样的景象。焚书开始了。”
  在纳粹当局的严令下,当时被狂热的纳粹分子和经过洗脑的青年学生焚烧的书籍,都是被指为有悖法西斯主流意识形态的。这份著作的名单广涉近百位德国和其他国家的作家与学者,像马克思、考茨基、爱伦堡、布莱希特、爱因斯坦、弗洛伊德、托马斯·曼、亨利希·曼、茨威格、杰克·伦敦、左拉、纪德、普鲁斯特、雷马克等,包括了许多举世闻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美学家、哲学家、史学家和科学家,尤其绝不放过的是犹太人和共产党人。
  那堪称是一场对“书籍的大屠杀”,更是对人类知识和知识人的一场集体精神蹂躏。诚如后来一位德国文化部长所指出的:“熊熊烈火中消失的不仅仅是书籍,还有德国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
  记得改革开放初年,不少人都看过一部德国影片《屠夫》,描写纳粹统治下的德国众生相。影片的其他情节后来都已淡忘,唯独焚书的那个场景一直难以忘怀,挥之不去。它不仅使以前见过的所有纳粹德国历史的文字描述变得更为具象、清晰,尤其勾起了我的“文革”联想,在自己的城市亲历亲见了同样酷烈的焚书一幕。所不同的只是标签而已,此间是被视为破“四旧”名义下的所谓“革命行动”。
  对一个年仅十五六岁的小初中生而言,那天给我印象最深的,除了冲天的大火,就是翻滚、弥漫着的黑烟!我不知道当天遭殃被焚的都是些什么书,究竟有多少本,只觉得有很多很多,也不清楚参与焚书的都是些什么人,更未意识到这一景况对我们的国家社会将会意味着什么。
  书籍是人类思想和知识的结晶,启人心智,促人进步,是文明的化身。烧毁书籍,就是破坏文化,与文明直接对抗。从历史上看,只有满怀阴暗心理的专制暴虐者才会以书为敌,煽动他人去干焚毁书籍、让人沦入愚昧的野蛮勾当。总体说来,人类在一步步走向文明,但焚书事件仍不绝于史,而且皆当文化、政治偏见作祟,专制主义肆虐之时。杀尽百家,无非是为独尊一元。从中世纪早期基督教会对亚历山大里亚和罗马图书馆的摧残,到16世纪西班牙人征服美洲时,许多珍贵的玛雅文字写本被当做“魔鬼的著作”而焚毁,再到上世纪的希特勒法西斯暴政,烧书虐犹,无不异曲同工。中国历史上曾屡现暗影的文化专制现象,也凸显着对书籍、对文化和文化人的敌视。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与清初的“文字狱”,再到“文革”的全面专政,祸乱天下,几至一脉相承,绵延既久。虽无人相授,却都无师自通,为达到精神控制之目的,德语毕业论文,每每乞灵于祝融之法,付之一炬,由是孳长为一种危害深重的民族文化恶瘤。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期间的谆谆之言,告诫国人勿忘历史,勿忘“文革”灾祸,是一种极为必要的警示,值得重视。
  德国人有自己的“焚书纪念日”,德语论文网站,有大屠杀博物馆以及更多的犹太人纪念物。他们没有回避民族曾经的历史性罪错和耻辱,这是令人感慨和敬重的,也是发人深省的。他们懂得尊重记忆,深悉牢记历史教训的文化价值,
  人们常说,经历是人的一种财富。只有善于从自己经历中汲取经验教训的人,才是真正拥有了这份财富的聪明人。中国的“文革”无疑是一场民族的灾难,但也恰恰是我们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契机,不妨视作为毅然迈向民主法治轨道的推动力。这种突破,对中国人来说,却还步履维艰,谈何容易!巴老倡言多年的“文革”博物馆,迄今悬于空中。我们这里同样出现过甚至更大范围的文化专制迫害,同样留下了痛楚深邃的历史记忆,我们还有无数亲历者的见证,这种记忆同样应被永世铭记。然而,中国人多年来对自己阴暗面的漠视,缺乏对时代悲剧一以贯之的记忆和反思,文过饰非、鸵鸟政策、报喜不报忧,实际上并不能真正躲避和抹煞历史。今天再来公开焚书的,可能已不多见,但用“左”的面目出现的极端行为,以各种其他方式来破坏或糟践文化的人和事,难道就完全销声匿迹了吗?
  德国人不仅从形式上设置了这样的历史纪念日,而且值得称道的更在于,他们的历史教育是深入人心,卓有成效的,以至于即使发生类似近年所见的“新纳粹”事件,政府和民众也能上下一心,态度鲜明,群起攻之,以制止任何历史悲剧重演的倾向。我们何不就此学学德国人?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