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明清时期中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这一系列剧烈变化--包括沿海倭寇海盗猖狂以及西方人东来--导致中国政府对外面世界充满了警惕,也就出现了根据当时沿海具体情况而不断改变的对外政策。从整体上来说,明清政府实行的对外封闭的政策比较突出和持续,因此学术界对这些政策进行探讨之后得出这样的主流观点:当时中国实行的是闭关锁国的政策。而基于“闭关锁国”政策这个观点也形成其它的一些观点,如,中国当时实际情况是与外界隔绝的,中国这种不与外界往来的状态导致了中国落后甚至挨打。然而,从瓷器贸易角度来观察,我们看到的又是另一种情况:16世纪至18世纪,中国瓷器的对外输出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大量中国瓷器传到欧美,经历了从一种前所未闻的商品,到一种只有王室贵族才能拥有的奢侈品,再到平民百姓人皆有之的日常用品这样一个过程。明清时期繁荣的瓷器贸易使本文作者对当时中国“闭关锁国”这样一种看法产生了质疑。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质疑,作者对“闭关锁国”说以及当时瓷器对外贸易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和探究,拟通过对16至18世纪中国瓷器对外贸易进行研讨和探讨,以反映当时中国与世界的联系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从对实际状况进行探讨出发对“闭关锁国”论作一定的修正。
本文从贸易这个领域入手,通过探讨具体商品--中国瓷器--在世界范围内的传输过程,以此达到对论题进行充分论证和说明的目的。鉴于国外在这方面资料的丰富和全面,本文探讨应用中西文献,以西方学者佛尔克(T. Volker)、C.A.耶格(C.A. J?rg)、约翰?戈德史密斯(John Goldsmith)、米歇尔?伯德莱(Michel Beurdeley)、简?麦克鲁尔?马奇(Jean McClure Mudge)等人对各个贸易企业档案数据的整理为基础,深入略论各国来华时的背景和对中国的作用,并对16至18世纪中国瓷器对外贸易的活动进行详细考证及梳理,略论这些贸易活动中体现的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另外,文章也对沉船打捞中对于瓷器的记录进行了略论,以映证文献记录。
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部分组成。其中,正文又分四个章节对本文课题进行了探讨。绪论中主要对选题内容、对文献资料和目前探讨状况进行了详细阐述,此外,该部分也对“闭关锁国”这一用语进行了详细论述。第一章介绍了中国瓷器对外输出的国内和国际背景。第二章在第一章背景介绍的基础上对瓷器贸易的详细情况进行阐述,从瓷器的生产、内陆运输、外销网络和交易方式这四个方面对瓷器贸易做了系统介绍。第三章进一步深入主题,从外销瓷本身承载的元素和外销瓷类型这两个方面对瓷器贸易体现的中国与外面世界的联系,尤其是瓷器贸易所体现的中西之间的交流和来往进行了细致探讨。第四章对荷兰东印度企业的瓷器进口数据以及其它国家运输瓷器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和略论。通过以上四章对瓷器贸易的探讨,作者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明清中国并不是与世隔绝、对外封闭的;并且认为,不能单从政策的制订来推测实际情况,而要真正地着手探讨当时实际情况,并据以寻找诸如中国落后挨打等处境的原因。
【关键词】:闭关锁国 外销瓷 16至18世纪 对外贸易 西方
摘要4-6 Abstract6-9 绪论9-14 1 16 至18 世纪瓷器贸易探讨综述9-12 2 “闭关锁国”说12-14 第一章 16 至18 世纪瓷器外销的背景14-20 1.1 16 至18 世纪瓷器贸易的国内背景14-16 1.2 16 至18 世纪瓷器贸易的国际背景16-20 第二章 16 至18 世纪繁荣的瓷器贸易20-32 2.1 瓷器的生产20-21 2.2 瓷器的内陆运输21 2.3 瓷器贸易的外部网络21-25 2.4 瓷器在中国沿海的交易方式25-31 2.5 结语31-32 第三章 瓷器贸易体现的中国与世界的联系32-41 3.1 外销瓷本身体现的中国与世界的联系32-37 3.2 外销瓷类型37-40 3.3 结语40-41 第四章 瓷器外销数量略论41-49 4.1 对17 至18 世纪荷兰一国进口中国瓷器数据略论41-47 4.2 其它国家瓷器运输数量略论47-49 ,西语论文,西语论文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