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西称赞语之语用异同[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关键词】称赞语 语用异同 中西文化异同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称赞语(compliment)是建立与维护人际意义的普遍语言形式,是社会交际用语,不仅可以缩短交际者之间的社会距离,而且可以进一步地联络感情,巩固人际关系。
  称赞是一种配对性结构,即一方对另一方进行称赞时,西语论文范文,另一方通常得做出相应的回应,即被称赞方是接受还是拒绝,以什么样的方式或言语行为来接受或拒绝。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使用同一语言时,由于其文化根源的异同,通常会对同一语言现象产生不同的回应。这些回应在某种文化上是可接受的,但关于某种文化可能是不可接受的。通过对中西方称赞语会话模式的探讨表明,中西方在使用称赞语方面有典型的异同性。同时,其会话模式的异同性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西方人受到不同文化因素的作用,也体现出了中国人和英美人具有不同的心态和价值观念。
  一、英汉称赞语的语用异同
  1.英汉称赞话题与场合的异同
  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人们使用某种语言形式主要是为了表达自己某种行事行为,简言之就是以言行事。称赞作为一种语言交际行为,它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判断,是公开地对某个人或某件事做出积极地评论,以此来巩固人际关系。而不同社会的价值观不同,引起社会评价的注意焦点不同,因此称赞语所侧重的内容及使用场合也存在着异同性。
  通过对中西方人称赞语使用的探讨表明,汉语称赞语中能力、外貌和个性是主要话题。而在英美国家中,能力和外貌是主要话题,而对个性方面的称赞极少。中西方的大多数称赞行为发生在社会地位及年龄相近的人之间。但如果是社会地位不同的人之间发生称赞行为,在汉语环境中,称赞行为通常由社会地位较低者发出。而同样的情况在英美国家并非明显。而无论是汉语使用还是英语使用者,女性得到的恭维大多在外貌方面,而关于男性则集中在能力或者成就方面。
  在称赞外貌时,英语侧重“刻意修饰的效果”,而汉语则倾向自然的外表,而关于能力的称赞,英语偏向赞扬对方经过努力后所取得的成就,如“Nice work”;而汉语除了赞扬对方的成就之外,还会提及对方为成功所做的努力,如“你的论文写得挺不错的,一定查了不少资料”。
  其次,称赞语应用的场合不同。英语称赞语倾向于表达平等、一致的关系,而汉语则侧重于表示尊敬、关心对方。例如去别人家做客吃晚饭,英语文化背景下的客人多数会讲类似这样的话:“I enjoyed myself very much.”而汉语文化背景下,称赞的话更多地被道歉的话所代替,如“做这么多菜,辛苦你了”。类似这样的话表达了说话者对听者的关心,是有礼貌的表现。另外,由于英语文化背景下的称赞语强调双方平等一致,所以称赞语几乎变成一种习惯用语,用于打招呼、致谢等。但是在汉语文化背景下,西班牙语论文,称赞语强调尊重对方,表达称赞时要让对方感到自己真正受到别人的称赞和尊敬,所以汉语称赞语的出现频率不及英语高。
  2.英汉称赞形式异同对比
  近年来中外语言学者就称赞语的表达形式进行了探讨。Mancs与Wolfson在对于交际行为的探讨上发现美国英语的称赞语非常公式化,大部分是形容词与副词的表达组合。根据两位学者大量的资料统计,美国称赞语中形容词所占比例高达80%,动词占16%,更重要的是80%的形容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只有五个:good、nice、great、pretty和beautiful,而16%动词中最常用的词只两个:love和like。
  中文称赞语中,根据左焕祺教授资料统计,46%是形容词,43%是副词,仅7%为动词。左教授发现中文称赞语中副词有很高的使用频率(43%),且绝大多数称赞语都含有副词、形容词,动词也常常有副词作强度修饰语。
  在句型选择上,英、汉称赞语异同较大。Manes和Wolfson统计资料表明,美国称赞语最常用的句型有三种:
  ⑴Np is/look(really)ADJ(53.6%)
  ⑵PRO(really)like/love NP(16.1%)
  ⑶PRO is(really)(a)ADJ NP(14.9%)
  而中文称赞语最常用的句型为“YOU V ADV”(你/动语/副词)(左焕祺,1998),使用频率高达41%。这种句型选择异同体现了不同社会文化对语言表达形成的规约,美国人崇尚个性自由,评价事物突出个人感受,且直截了当。中国人注重个人与社会、与他人关系和谐,往往从对方立场出发考虑问题,因而称赞语中以“YOU V ADV”的表达方式居多。
  3.英汉称赞语应答模式之对比
  语言交流是甲乙双方交替进行的,一次谈话就是一个轮换序列(a sequence of turn-takings)。萨克斯根椐人们在谈话时总是交替发言这一事实略论谈话结构,提出“相邻对”(adjacency pairs)这一概念。语言界也称“相邻对”为“相邻配对”或“配对性结构”。这种结构要求双方以AB AB AB……的形式交替轮换,即A发话,B进行回答或回话。日常谈话中,称赞应答就属此类结构模式,这类特定话语(称赞)典型地紧跟另一类话语(回应),前一话语对后一话语产生制约,即要求一个恰当的应答语与其配对。
  人们对称赞的不同反映及应答体现出各自社会独特的文化内涵。对他人的恭维、称赞,西方人趋向于接受称赞,但根据社会语言学的理论,由于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不断作用,人们应用语言模式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西方人在回答别人称赞时,归纳起来可分为:接受式(Acceptances)、缓和式(Mitigating Responses)和拒绝式(Rejec-tions)。在接受式应答中,说话人对对方的称赞表示感谢,或者表示同意对方的评价,或回赠称赞。例如:
  A:Your blouse is beautiful.
  B:Thanks.   在缓和式应答中说话者往往以各种途径来转移称赞目标,或降低对方的称赞程度,避开了“自我表扬”(sclf-praise),也避开了“否定他人”(other-disagreement)。例如:
  A:I like your jacket.
  B:I bought it on sale.
  拒绝式应答就等于不同意对方的评价,在英语中这种应答模式总是竭力避免的。例如:
  A:Your sweater is beautiful.
  B:It’s not beautiful.
  这种应答模式对交际双方的关系破坏性最大,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说英语的人会把这种“否认”看作是对谈话对象的无礼。在跨文化交际中,应竭力避免这一点。而中国人在受到称赞后常采用“拒绝/否定”模式,倾向于使用“否定”“自贬”的应答模式来接受他人的赞美之词。这主要是由于中国人的谦虚而产生的一种交际模式。例如:
  A:王教授,你那篇文章很有启发意义。
  B:哪里,那只不过是我的一点拙见。
  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人往往本能地根据母语社会文化规则对称赞做出不适宜的否定性反应,从而引发语用失误,导致交际失败。
  二、英汉称赞语语用异同折射的深层文化异同
  美国人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其文化突出个体性,尊崇个人的人格、价值、尊严,倡导人的个体独立性及不同的价值取向。而中国文化更强调群体关系,谦虚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因而赞美也就起着不同的影响,它能使听话者对说话人有一个很好的印象,从而取悦听话人,拉进彼此之间的距离。美国是一个新兴的移民国家,没有传统的贵族平民之分,因而主张人与人之间平等。在社交活动中,称赞的应用也脱离不了这种文化背景。而中国传统的君臣、父子的封建等级观念在人们的心中已经根深蒂固。中国文化提倡“礼多人不怪”,而与这套礼仪规范相关的是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如男女有别、长幼有序,人在家庭和社会中定位明确,不能任意超越。从英汉称赞语的异同中可以看出:由于不同民族所处文化背景及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而产生了各个民族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诸多语境因素方面的不同,也就导致人们说话方式和习惯不尽相同。中国与美国在文化和语言应用上的异同,致使学习使用英语的中国人和学习使用汉语的英美人遇到了不少难题。要想真正掌握和应用英语或汉语,应重视与了解文化异同。正如语言教育学家拉多所说的:“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原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
  三、结 语
  本文对称赞语的探讨表明,在中美两种语言环境中,人们在称赞语的话题和使用场合,称赞形式和应答方式上有很大的异同,既有语言表达方式的异同,也有文化价值观念上的异同。而学习和了解目的语与本族语在文化价值观念上的异同对语言学习者来说十分重要。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障碍往往是有效交流的最大障碍。作为语言探讨工作者,应该为语言学习者更多地介绍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在一定的语境中,语言是如何被使用的以及它们的交际价值。希望本文能为实现这种言语行为在中美跨文化场合中的交际功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工作单位:425006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据江寺小学)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