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美术文化异同拾零[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本文主要是略论中西美术文化异同拾零,挖掘中西美术文化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从一个新的视角重新认识本民族的传统艺术。系从中西方美术的审美意识、选题与表现方式等方面,实则可以产生出情感与语言的共鸣,促进双方之间的了解与融合。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异同;审美意识;选题;表现方式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4-0038-01
  自近代西方绘画传入后,对中西文化的比较意识便由此产生。以探讨东西美术发展为课题的文化比较学,成为新时期艺术创作及艺术批评的新景观。本文系从中西方美术的审美意识、选题与表现方式等方面。以中西方美术彼此互为参照,西语毕业论文,发现两者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我们不仅从中更好地了解西方艺术,而且也将从一个新的视角重新认识本民族的传统艺术。
  一、中西方美术文化的审美意识异同
  在审美观念上,中国美术在主观与客观、表现与再现、抒怀与求真等关系中,较为强调主观情感的抒发,讲究“意境”,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天人合一”和 “天人感应”的高度和谐。西方艺术则相对强调客观的再现,以求真求实的理性精神,提炼出对崇高的人性的追向,偏重于强调对象客体的方面。
  几千年来,中国绘画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形象思维和形式语言体系:“求神写意”与“摹形写真”。认为艺术家只有取“境”,创造出来的艺术著作才“妙”,特别注重“道”、“气”、“妙”等范畴。因而,中国古代艺术家主张“师法自然”、“师造化”,表现了中国艺术家对自然人化的理解。如郭熙 《早春图》:“画春景不用桃红柳绿,不借云蒸霞蔚,但却见主峰高耸,众山环拥,仿佛相互顾盼,又似作揖朝拜,山间云雾蒸腾,岚气吞吐,枯枝发叶,春水初涨。农妇抱婴携幼,渔父收网上堤,旅人负载远行”。营造出一种彰显“形外之画、韵外之致、象外之境”的最高境界。
  西方绘画尤其是西方古典艺术,则是自然真实的再现和模拟,是对自然的真实表现。“西方人认为人与物都是宇宙的本体,人与物的关系是并列关系,人只能站在与自然一定距离之外,借助眼睛等主观能动因素去理解把握自然之美。”这种理性主义传统和二元论的世界观,与中国古代哲学那种人与自然相统一、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的感性主义传统和一元论的世界观是有很大异同的。西方艺术偏向于人类活动,如历史画、宗教故事、风俗画、肖像画等等,在西方学院派艺术传统中沮王史人物画占有最重要的地位,风景与静物画虽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但其地位是次于人物画创作的。古希腊哲学家普罗达哥拉称:“人是万物的尺度”,西语毕业论文,文艺复兴的大师们相信只有逼真的描写人本身,才能更明晰的阐述真理,因此他们在考古、解剖、透视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这是古典写实主义传统坚实的根基。
  二、中西方美术选题与表现方式的异同
  中西美术由于艺术家的文化传统、艺术观念、审美情趣的异同和艺术著作产生环境,其发展的轨迹不尽一致,特别是在题材的选择、应用和蕴含的思想情感等方面更是迥异。中国传统绘画是一种以笔墨为工具,以线条为造型手段,以散点透视经营画面,表现诗情意境。中国画用笔有严格的规范,一笔下去要统筹兼顾,要“笔有笔用,墨随笔用,墨有墨用,墨中见笔”。因此历代画家在笔墨的应用上共性往往大于个性,如梅兰竹菊和山水因其非常适合书法用笔,于是成为中国画家特别普遍、特别钟爱的题材。
  而西方绘画则以不同的油性媒介剂和方型画笔为主要材料, 具有很强的覆盖力,其中每一笔触显得意义不大,更注重体现团块式和整体性的美感。西方绘画以面为主要造型语言,更有利于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体积感和重量感,用笔更显得畅快淋漓。西方人探讨客观自然中色光变化的规律和主观色彩在表达人类情感世界中的影响,并完美地应用于美术创作之中。采用眼见为实的逼真手段,既可把历史、宗教、肖像作为创作题材,也可创作瞬息万变的风景和丰富恬淡的静物,还可以强劲有力的笔法创作出各色现代主义著作。
  如果说中国山水画是赋予画面流动的时间、意象的画境和顿悟的精神体验的话;西方风景画则表现出瞬息空间、拟时逼真、崇高静穆的审美特点。无论中西方在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多少异同,但人类关于“美”的追求和对“和谐”的探索永远是一致的。“东方的“天人合一”思想体现出中国人对自然的眷恋,实现了主观意志与客观规范的统一,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西方以“摹仿说”为代表的古典主义强调客观再现的真实性,实现了个别性与典型性的统一,其理性主义精神点燃了人类生命的光芒,体现出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二者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完善了古典艺术美学的和谐理想,使人类的心灵得到了慰藉,这是东西方艺术重要的契合点。
  参考文献:
  [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春风文艺出版社.
  [2]刘巧琴.在异同中融合――中西美术措施比较[J].枣阳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
  [3]赵向东,邹妍.中西美术观念与表现断想[J].文艺评论.总第462期.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