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西方悼亡诗由于各自所受文化传统及诗学传统不同,因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特征。本文从内容表现形式、审美角度和感情基调三个方面对其异同进行了具体略论。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 中西方悼亡诗 异同 三个方面 一、前言 悼亡诗,即“抚存悼亡,感今怀昔”之诗。中国悼亡题材的诗歌始于《诗经》中的《邶风・绿衣》。自西晋潘岳为悲悼亡妻始作《悼亡诗三首》后,悼亡诗历朝历代连绵不绝,且名家辈出,名作纷呈,像元稹、苏轼、陆游、李清照、纳兰容若、王渔洋、王夫之等,都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情深意绵、感人肺腑的悼亡诗。 西方的悼亡诗,也称“哀诗”、“挽歌”。挽歌是西方特别是欧美文学的重要题材和体裁之一,产生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爱情悼亡诗,如英国诗人约翰・弥尔顿的《梦亡妻》,美国诗人爱伦・坡的《安娜贝尔・丽》,托马斯・哈代的《逝》、《轻轻的拍击》,罗伯特・勃朗宁的《展望》,邓约翰的第19首《神圣的十四行诗》,等等。中西方悼亡诗的异同主要表现在内容表现形式,审美角度和感情基调等几方面。 二、内容表现形式 从内容上看,中国悼亡诗多以借追怀往事表现伤逝之情。意象选择带有一种极普遍的特征:多用日常生活中的现实性意象,即多是柴米油盐的生活小事,平淡无奇的家庭琐事,多是诗人妻子生前活动的闺阁庭院中的种种物象,诸如冷火残灯、沉香旧筐、孤帐空床、芜闺尘窗、未完针线、娇儿索母之啼等“身边事、儿女情”。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之妻王弗天资聪颖,知书懂诗,十六岁嫁给诗人,孝敬翁姑,体贴丈夫,是诗人生活的伴侣、文学的知音、事业的贤内助。“小轩窗,正梳妆”可能是王氏生前一个极平常的生活细节,苏轼选取这一生活细节作为抒情的底色,使得他的情感有所依托并显得真实可信。 西方的悼亡诗意象多用幻想、想象。意象选择自由,选择范围极广,想象丰富,“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绵延古今,涉及八荒,没有局限于“身边事,儿女情”。如托马斯・哈代的《逝》,诗中选择的意象有“遥远的西方”、“红色纹理的岩石”、“骑马”、“险峻的吡尼山”、“扬起羽翼的天鹅”等,想象瑰奇,诗中涌动着一种期盼、一份美丽、一个面向未来的幻想。 又如爱伦・坡的《安娜贝尔・丽》,该诗中的女子就是爱伦・坡的亡妻弗吉尼亚的化身。“海边王国”、“长翅膀的天使”、“寒风”等都是极富创造力的想象。在该诗中他采用了音韵优美的女子姓名“Annabel Lee”作为亡妻的名字,这美妙的姓名不仅使人联想起优雅动人的女子,而且被诗人巧妙地纳于诗歌的音韵中。Annabel Lee在该诗中前后出现过七次,其悠长的余韵和see,me,we等词构成了贯穿全诗的韵脚,读来真挚亲切,浑然天成,恰如其分地衬托出诗人始终不渝的爱情。那低回往复的单一尾音令人犹如耳闻诗人失去爱人后痛不欲生的哀号,让人自然地想起了大海波涛幽怨的呜咽声和教堂周围沉重单调的钟声。伤感的主题、美妙的音韵,构成了一种立体的富于感染力的悲凉与凄苦,令读者感到欲说还休,难以忘怀。 中西诗歌内容选材上的不同,究其原因,是由中西方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宗教观念决定的。西方深受基督教的作用,很多文学著作都和宗教尤其是《圣经》有关系;在西方社会中,妇女的社会地位较高,能够参与到各种社会生活当中去,所以西方诗人在表达对妻子的思慕之情时,选择意象的范围自然较广。 三、审美角度 从审美角度看,中国悼亡诗侧重突现一个“善”字,死亡显现了妻子的勤劳、贤淑、谦和等。如元稹的《遣悲怀・其一》: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元稹的妻子韦氏下嫁元稹之时,日子凄苦,但从未抱怨和离弃。元稹着眼于夫妻生活的日常琐事:“搜荩箧”为我寻衣的体贴入微;“拔金钗”给我换酒的温顺迁就;“甘长藿”野菜充饥的忠贞乐观;“仰古槐”落叶为柴的艰辛憔悴。诗人不惜笔墨,深入细致地描述生活情节乃至细节,生动刻画人物情态,一个柔顺温和而又贫贱不移的贤妻形象便呼之欲出了。又如清代诗人纳兰容若追悼亡妻的《青衫湿》:“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在银�……”描写爱妻扶病做活、灯畔裁衣的场景。 西方悼亡诗歌颂妻子,侧重突现的是一个“美”字,不仅仅歌颂妻子的德美,更注重歌颂妻子的貌美、才美。如:爱伦・坡的《安娜贝尔・丽》,诗中反复出现“我美丽的安娜贝尔・丽”的字眼,“因为没有哪夜的月光不使我梦见美丽的安娜贝尔・丽;没有哪夜的星辰不让我忆起美丽的安娜贝尔・丽明亮的双眸”,突出了安娜贝尔・丽的美丽、聪慧。如哈代的《逝》,写妻子的“恍若长颈的天鹅扬起了羽翼”,她有着“栗色的发,灰色的眼,还有时隐时现的玫瑰色的红晕”,她是穿着天蓝色衣裙静候在湖边的婷婷少女,是与诗人并骥挽缰的有着天鹅般玉颈的勇敢女郎。 四、感情基调 从感情基调上来看,中国悼亡诗弥漫着“凄凄惨惨戚戚”的悲情和“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凄苦。如北宋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以词寄托故国之思、身世之感,是一曲哀伤的生死恋歌,词风深沉、凄苦。词中首句用了14个叠字,包含恍惚,寂寞,悲伤三层递进的情感,具有巧夺天工的效果,一个孤独女子的寂寞凄凉的心情充分流露。后又用“淡酒”、“黄花”、“梧桐”、“细雨”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物是人非事事休”的凄凉之境。全诗寄情与景,运景入情,如怨、如慕、如泣地向我们唱出了他的国愁、家愁和情愁。 西方悼亡诗读来也悲伤感人,却不如中诗那般“难禁寸裂柔肠”。以英国17世纪诗人弥尔顿的《悼亡妻》为例。1658年,约翰・弥尔顿失明已经有六年了。就在这一年,弥尔顿某夜梦有所感,梦见了两年前死于难产的第二个妻子凯瑟琳。那个世界里的妻子经过了“古训洁净”更是圣洁的、完美的、不带任何瑕疵的,只是面带“面纱”,略显神秘,这丝毫无碍诗人建构妻子的美丽,他沉浸于美好的团圆之中,“欢天喜地”。就在那最美好的时刻――妻子行将给予拥抱,诗人却激动至醒,妻子没了,团圆结束了;白天来了,诗人的黑夜却到了。诗人祈求亡妻灵魂得救成为圣徒的愿望在梦境中得到了实现,诗人因此感到莫大的释怀,悲伤的同时,流露了一种安慰、一份宁静、一线希望,读来哀而不伤。 五、结语 中西方悼亡诗由于各自所受文化传统及诗学传统不同,因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特征。中国文化深受儒家和道家作用,西语毕业论文,前者重现世生活,西语论文,追求价值的实现;后者讲超脱,齐生死、齐寿夭,但无论如何,都未能摆脱对死亡的恐惧和困惑。这形成了中国诗人独特的死亡观――哀死。中国悼亡诗多描写真实的亡妻感受,着力描绘亡人生前的情景与场景,颂扬美德,抒发关于生死离别的伤感。在情感上,中国诗人是无法排遣的悲伤、沉痛、凄楚。西方文化深受基督教精神的作用,宗教色彩浓厚。他们信奉上帝和天国,把“来生彼世”的净土天堂幻想为最幸福的归宿。所以死亡对他们来说不是万事的终结,从而它的意义是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西方挽歌诗多回忆往日的欢爱,或歌颂伴随死神时坦然超脱的人生态度,情感是悲中有慰,痛苦中有一线希望,多沉浸在一种恬静超凡的宗教氛围之中。 参考文献 [1]陆杨.中西死亡美学[M].武汉:华中师大出版社,1998. [2]高旭东.中西文学与哲学宗教[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飞白.世界诗库[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4. [4]王�.《梦亡妻》的情节与思想[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7,(7). [5]邓琨.从中西悼亡市看中西文化[J].抚州师专学报,199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