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的中西哲学思辨[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在对创新教育、儒家哲学和超人哲学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尝试略论创新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道德品质,并进一步探究这两种哲学理念与创新教育的有机融合,希望为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启示。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创新教育;超人;儒家哲学;启示
  
  收稿日期:2017―10―31
  项目来源:该成果得到上海外国语大学“探讨生科研金基项目”和山东省社科联、教育厅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王雪梅(1973―),女,汉族,山东省临沂市人,曲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生,主要从事运用语言学、二语习得探讨。
  
  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目前,西语专业论文,创新是21世纪大力弘扬的理念,而创新教育是当代教育的主旋律。胡锦涛同志在2017年1月9日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了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讲话,指出“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通过理论创新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有力的制度保障和良好的文化氛围。”同时强调“要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更好的理论指导。”这一方面阐明了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强调了哲学社会科学探讨对自然科学的启示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互为融合性。而前教育部长陈至立(2002)也曾指出:“加入WTO以后,学校应顺应教育发展的世界潮流,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放在突出地位。改革课程、教材、教学策略、考试和评估体系,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见,高校是创新、传播和运用知识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渠道,而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也已经成为学界探讨热点。
  虽然有学者从不同角度研讨了创新教育的理念及模式等,但从中西哲学理念角度进行解析的尚不多见。而客观地说,相关哲学观点中有关创新的阐述关于创新教育有一定启示意义。因此,笔者在界定创新教育的基础上,将我国先秦儒家学说对于知行统一、明德修身的准则和西方哲学家尼采的超人哲学中对于创造力的论述相结合,期望为创新人才培养开拓新的思路。
  
  二、创新教育的界定
  
  在界定创新教育之前,我们首先了解一下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内涵。思维(thinking),即通常所说的思考,是人以现有知识为中介,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思维作为一种高级的、复杂的心理现象,根据其创造性程度,可以分为再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其中再造性思维又称习惯性思维,即应用已学过的理论、原理、准则、知识直接解决问题,一般缺乏创新性及独立性。而创造性思维则是有创见的思维,它应用新颖独创的措施来解决问题,产生新思想、新假设、新原理。它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且能引导人们去获得新知识、寻求新解释,进而产生富有创意的思维成果。总之,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也是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表现,由创造意识、推理能力、变通能力、灵感、机智等几个方面构成。
  至于创新教育,不同学者各抒己见。顾明远从教育性质着眼,提出创新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次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实验,涉及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需要与课程教材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培养创新型教师等密切结合。周元武则从创新教育培养目标入手,强调创新教育旨在培养创新性人才,使学生具有主动建构知识和创新应用知识的能力,能够主动探究、发现、体验和解决实际问题。可见,创新教育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
  鉴于从学习者认知和修身角度进行界定的探讨较少,笔者就在考虑创新教育的目标(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性人才)、性质(创新性、实践性、多元性)的前提下,在综合相关论述的基础上,将创新教育界定为学习者逐步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培养创新思维、提升自身合作、创新等能力的过程。通过这一教育,在学习者个体因素(如动机、专业素质、学习策略等)和外界因素(如教师、学习环境、学习资源、社会需求等)的合理影响下,尤其是在内因的激发下,学习者逐步成长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创造意识、思辨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具体地说,创新性人才应该德才兼备、拥有扎实的知识(如本学科和相近学科的前沿知识等)、较强的能力(如创新探讨与合作探究能力)和高尚的品德(如明德修身,严谨宽容等)。之所以在强调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注重品德修养,是因为人才的道德修养是学校和用人单位的重要评估标准之一。而在这三个方面中,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最为重要,因为创新是民族的灵魂,而人才的创新思维关于社会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
  在培养具备丰富的知识、创新能力和高尚品德的创新人才过程中,知识的建构需要符合一定认知规律,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定哲学引导,西语毕业论文,品德的修为需要一定理念规约,而这些均可以从相关中西哲学理念中得到启迪。下面笔者就尝试探究儒家学说、超人哲学与创新教育的契合,研讨一下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
  
  三、儒家学说、超人哲学等对创新教育的启示
  
  中西哲学源远流长,包罗万象,笔者不可能逐一阐述,因此只是以创新教育为主线,尝试将儒家学说的知行观和西方哲学家尼采的超人观点相融合,从知识建构、能力培养、品德修养入手,探究创新教育的理念和思路。
  
  (一)儒家的知行观与知识建构过程
  儒家学说重视教育的影响,而儒家的知行观关于知识的来源、获得知识的途径、知行关系等都有明确阐述。这一点从其代表人物孔子的论点中可见一斑。如孔子非常重视通过广泛阅读获得知识,曾经感慨“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他也注重向他人虚心求教以获得知识,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改之”(《论语•述而》)。而至于如何巩固知识,他强调了思考的影响,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客观地说,孔子、荀子等的知行观关于学习者的自身知识建构具有启示意义。孔子主张“学而知之”,《论语•述而》中提到他认为“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也就是说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多听多看,有所选择地吸取相关知识,从而拓展知识范围。他还强调知行统一、学以致用。这些观点后来被荀子沿循并发展。荀子在《劝学》中提出:“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主张人们通过向外界学习,不断积累获得知识。荀子进一步主张“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后止矣。”即人的认知过程分为闻、见、知、行这四个阶段,而行动是最重要的。这一论点后来在《中庸》中被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就是说“行”是“知”的目的,“知”是“行”的前提,学习者应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事实上,儒家主张读书人要做知行合一的“君子儒”,而不是言行不一的“小人儒”。诚如荀子所言,“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之宝也”(《荀子•大略》)。
  这些哲学观点关于学习者的自身发展具有很大启示意义。学习者必须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同时运用到具体实践中,这样知行统一,才能切实适应社会需求。这一学习、建构并应用知识的过程与儒家学说所主张的学习环节有相通之处。大家知道,儒家学说倡导通过阅读典籍、求教问学、反省思索、分辨辨别和实施行动等五个环节来学习而学习者在知识建构中,也同样经历了阅读、求教、思索、辨别、行动等环节,涵盖搜集资料、求教交流、思考辨析、知识运用等过程。这个知识建构过程是稳步发展、循环上升的,而且和知识运用密切相关。譬如学习者可以通过广泛阅读(包括纸质材料、网络资源等)获得相关知识,同时在老师、同学、朋友之间进行更多的交流。并通过认真思考进行理性略论和辨别,反思并探索相关知识,而且在具体知识运用过程中开阔视野,增强变通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进一步成为创新人才。

  
  (二)超人哲学的创新观与创新能力培养
  19世纪西方哲人尼采为西方哲学史上一个广受争议的人物,他的重要思想之一――超人哲学观点引发了不同学者不同层面的阐释与略论。如马毅认为尼采所论的超人是真正的、现实的自由人,在“大地”上开创自己的事业,实现“自己的价值”。陈鼓应(1987)指出尼采所谓的超人,乃是敢于作一切价值转换的人,敢于打破旧的价值表,特别是基督教的价值表,并以其丰富的生命力来创造新价值的人。刘守旗(2001)则强调尼采的超人应是克服了人类本性的人,是由于出类拔萃而重新为新价值立法的人。虽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对超人的界定各有不同,但都强调了超人本身丰富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综合以上观点,结合目前社会发展趋势,从人才培养角度认为尼采所谓的超人为一个精神自由者,富有创造性思维、拥有独立意志、勇于抓住机遇、实现自身价值的强者,他不断超越自己,是积极向上的创造者的象征。而这种形象与富有创新性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是一脉相通的。
  至于如何体现创新价值,尼采(Nietzsche,1995)主张人需要通过克服、战胜自我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和创造性,他认为“人是某种应该被克服的东西――克服了自己的人便已经成为超人。”他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提出超人的形成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即精神获得自由的三个象征性过程,骆驼、狮子和赤子。骆驼坚忍负重,意志坚强;狮子战胜巨龙“你应”,即一切既有评价,而喊出“我要”,意味着批判传统,突出自我;赤子肯定生命的价值,从事创造性活动,强调体现新价值。这些理念赋予人以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体现出人的自我超越性,歌颂了人的创造性;同时以生动的意象勾勒出培养学习者的创新能力、实现自我创新价值的过程。在学习者自我发展,提高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学习者首先应该从理念上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与探讨过程的艰苦性,培养骆驼坚忍不拔的精神。这一点在基础知识积累和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尤为重要,因为基本准则、概念的掌握和基本功的夯实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往往充满了困惑和迷惘,有时还会显得枯燥乏味。其次学习者应该培养如同狮子般的勇猛精神,敢于否定权威,坚持自我。众所周知,无论是理论、措施还是运用的创新都建立在一定创新思维基础上(如在语言学习探讨过程中对原有理论进行修正、补充与运用),需要学习者触类旁通、敢于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最后学习者应该如赤子一样,另辟蹊径,不断从事新价值的创造。这一点也与儒家学说的知行观相统一,即在具体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中体现自我价值,有所作为。总之,创新人才与超人在充分张扬个性、凸现个人创见等方面具有共性,换言之,创新人才应与超人一样,敢于吃苦、不断拓展知识面,锻炼思维能力,并用批判的眼光挑战权威,在理论与实践活动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
  
  (三)儒学的修身观与品德培养
  随着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推进,对创新人才的道德素养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笔者一方面强调拓展知识、培养能力;另一方面主张明德修身,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在一定程度上,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培养诚信、正直等美德关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至关重要。事实上,在儒家学说中,修身是维护社会和谐,提高自身素质的必要途径。目前,许多儒家修身观念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孔子所提出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雍也》)这一观念已经被广为接受,而他“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等一系列观点也为人们进行道德修养指明了一定方向。
  在先秦儒家学说中,《大学》具体阐述了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措施。它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里,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个环节,即儒学“八条目”。其中前五个条目涉及到提高道德修养,后三个条目是前者的延伸。我们这里主要从学习者个体入手,研讨一下修身问题。笔者认为关于学习者而言,道德修养可以包括三个环节,即知“道”、正心和修身。首先通过学习和观察,了解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即知“道”。然后端正自己的思想和意念,不断努力,潜心修养;最后自行遵守道德规范。在这个过程中,“慎独”为最好的修身途径。所谓“慎独”,就是在独处无人监督的时候,严格自律,内外一致。譬如在国际文化交流过程中,学习者应结合中国实际,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明确是非观念,提高判断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以免受到西方一些不良倾向和思潮(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的作用。
  
  四、结束语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已成为我国建设的关键,诚如2017年1月12日《文汇报》中所刊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一文所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人才,即创新性人才(邓楠,2017)。在教育国际化和素质教育发展的背景下,创新人才应该是知识/能力/品德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儒家学说和超人哲学理念中都能找到一定启示。《中庸》倡导“尊德行而道问学”,即尊崇道德善性,通过读书求教和实践培养德行(郑万耕,2002)。尼采所主张的‘尊个性而张精神’则是创新教育的品质(徐强等,2017)。鉴于此,笔者将儒家学说的知行观和修身观,超人哲学的创新观等与创新教育相融合,希望为创新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启迪。
  
  参考文献:
  〔1〕陈至立.我国加入WTO对教育的作用及对策探讨〔N〕.中国教育报2002年1月9日第1版.
  〔2〕顾明远.创新教育新论序言〔M〕.东方出版中心,2001.
  〔3〕周元武.创新教育评价序二〔M〕.东方出版中心,2001.
  〔4〕宋广文.心理学概论〔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4.
  〔5〕郑万耕.中国哲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马毅.21世纪初国内尼采哲学探讨概述.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5):31-33.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