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不同的民族眼里,各种颜色在视觉感受和心理上所引起的联系、思考、反映和象征意义都是不相同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色彩被不断赋予了各种不同的人文意义,表现出了不同的心理效果、象征效果、文化效果、政治效果、传统效果和创造性的效果。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绘画艺术;中西方比较;色彩文化;差异;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J802 文献标识码:A 由于中西方的历史变迁,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心理因素、政治制度、自然条件和生活条件等各方面的不同,色彩所承载的信息和意义也不尽相同,体现了中、西方文化上的异同。这种不同文化之间色彩象征意义的异同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形成的。色彩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既是人类情绪和感受的体现,又承载着深刻的文化信息。从根本上讲,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由于过去的封建社会历史较长,科学教育受到封建统治的制约比较滞后,加之封建迷信的人文背景十分浓郁,所以色彩的政治性和神秘化较为明显;而西方文化中的色彩观在整个开放性的民族特点及发达完整的科学、教育背景下,其象征意义少了些神秘,多了些理性、科学的因素。 (一)红色色彩文化[HT5”SS] 红色在中西方文化中是出现及使用最早的色彩。在原始社会,红色被大量使用于洞穴壁画中,除描述原始人的狩猎、生活等场景外,还被赋予了较强的象征意义,是祭祀等宗教仪式活动中最主要用色。中国自古以来就将红色作为本民族最喜爱、最崇尚的色彩,古人在宗教活动中,对太阳有着本能的、原始的崇拜,而来自于赤日的红色便自然而然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最主要的崇尚色。它象征着希望、吉祥、喜庆和兴旺发达,在节庆、婚嫁等喜庆场合是必不可少的色彩。在孔子的儒家色彩观中,红色是最早被确认的正色之一,红色(赤)与青、黄、白、黑组成的“五色”成为“五行”学说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前者是中国汉民族最基本的色彩审美观,后者是中国文化中作用最为深远的学说之一。在当代中国,红色更是被赋予了强烈的政治色彩,它象征的激情、热血、革命等意义。而所有的这一切,到了西方传统文化中,红色的积极意义被彻底颠覆,红色由一个被人喜爱的颜色转变成为一个被人憎恨的色彩。在西方人的观念中,红色是和暴力、血杀、激进、灾祸联系在一起的,甚至还有着放荡、淫秽的含义,比如:“a red light district”(红灯区)。同时,在西方的金融或经济领域内,红色同样是一个不被人喜爱的色彩,红色代表着股市的大跌,代表着“赤字、亏损”,比如:“in the red”(经营亏本)、“red ink”(赤字)等等。另外,在基督教的宗教传说中,魔鬼撒旦通常也是以红色出现。 (二) 黄色色彩文化黄色,在中国传统色彩文化中,一直有着极高的地位和象征,它在五行五色中,代表着位居中央的土,被赋予了“帝王皇族专用色”的职能,成为权势、威严、地位的象征。而在民间,由于黄色使人联想到温暖的阳光,所以它又代表了明朗、光明、愉悦、希望等等。黄色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皮肤的颜色,我们常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把吉祥顺利、能够行大事的日子称为“黄道吉日”等,以上种种事实都反映出“黄”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尊贵地位。而在西方社会,黄色则称为一种代表着背叛、卑鄙、胆怯、病态甚至色情、淫秽的下贱色彩。在宗教传说中,背叛耶稣的犹大所穿的衣服相传为黄色,所以在以基督教为中心的西方国家中,黄色就是被贴上了背叛、卑鄙的标签。在中世纪,黄色是识别社会中不受人欢迎人群的色彩,比如1445年,德国城市汉堡就出台了一项规定,要求妓女必须佩带黄色头巾;而在1506年的莱比锡,相似的一部法学也规定娼妓们必须身着黄色的短披风,在梅兰,她们的鞋子也被强制规定为黄色而不得随意改变。异教徒受处决时会被挂上黄色的十字,受歧视者居住地的房门上被涂以黄色。而犹太人由于受到西方社会的排斥,被基督教徒宣布黄色是犹太人的专用色彩。其原因在于黄色是太阳的色彩,明亮的颜色,那些被迫把黄色的衣服穿在身上的被排斥的人群不容易将其掩饰,黄色在黑暗中也非常醒目而很容易被人察觉。而且黄色在本身就不是人们喜爱的服装用色,因为它容易褪色,而且会使人显得衰老和病态。就像纸张日久天长会发黄一样,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老去之时,人的牙齿、肤色、眼白都会发黄,因此发黄也成为衰老和腐变的标志。在英语词汇中“黄色”被意味着“胆怯”,如:“yellow dog”(胆小鬼、卑鄙小人)、“yellow livered”(懦夫);不健康的刊物成为“yellow press”(黄色刊物)。 (三) 黑色色彩文化[HT5”SS]黑色不属于有彩系,似乎不能称之为颜色,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它的确存在,而且是一种独立的颜色。不仅如此,它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含义和地位,它不像红色那样长期受到人们的尊宠和喜爱,而是命运多舛,地位几经变化,但总的趋势是由高到低。人们对待它的态度也非常的矛盾,一方面黑色在“五行五方五色”之中代表着北方,象征着万物肃杀的冬天,而被人们视为悲凉,不祥之色,有着不幸灾祸、邪恶之意。而另一方面,古有先秦时代的“尚黑”习俗,后有古代人的正面评说,被认为是刚正、坚毅、威严、无私的象征。如传说中的包公、李逵等正面人物,均以“黑脸”出现,被寄寓了刚正不阿、铁面无私、耿直好爽的高尚品格。而在今日官场,黑色的座驾、黑色的西装、黑色的公文包等等成为正式场合不二的选择,黑色成为彰显庄重、严肃、尊贵、沉稳和权威的必选颜色。但更多的时候,“黑”还是一个贬义倾向比较明显的用词,被加上了象征黑暗、阴谋、险恶和不光彩、不合法、欺骗的含义,比如黑社会、黑恶势力、黑帮、黑话、黑哨、黑枪、黑道、黑心、黑幕、黑店、黑市、黑车、黑货、黑户口词汇。在西方传统色彩文化中,黑色的象征意义在很多方面和中国是相同一致的。黑色在大多数的时候都被人联想到“黑暗”和“肮脏”,在象征意义中是代表否定和丑恶的色彩。它象征着结束和死亡,比如带来死亡的人都是以黑衣人的形象出现--死神和刽子手。黑色同时也是哀悼的颜色,在葬礼上,它和白色是中西共同的专用色,这点很有意思,西语论文,虽然文化传统不同--西方基督教的色彩象征意义中,黑色是为死亡而悲哀的颜色,西语论文题目,白色是复活的颜色,因此,丧服是黑色的,而死者的衣服是白色的,因为要让他们复活。而在中国民间的葬礼上,死者的儿女至亲则是身着白色的丧服,其他朋客则身着黑色服装,但在葬礼用色上,两种完全不同的传统文化达成惊人的一致。同样在其他方面,黑色更多的是贬义的象征意义:它是肮脏和卑鄙的色彩,比如说拉丁文的“sordidus”与黑色在言语上相近,它的意思是肮脏、卑劣、无耻;它是不幸的色彩,比如说“黑色星期五”、“黑色的乌鸦”;它是非法与无政府主义的色彩,比如说任何事物一旦加上“黑色”的属性,便表明它属于禁止的范畴;它是法西斯主义的色彩,1919年的意大利法西斯,标志为一件黑色衬衫,1933年的英国和荷兰法西斯主义者将这种黑衬衫转借过来成为他们的政治制服,希特勒的德国万字旗,黑色是最主要的颜色。但是,同中国一样,黑色有时也有其正面的一面:比如说,基督教会的传教士等神职人员都是身着黑色的僧服;在现代社会的正式场合,黑色的西装是庄重、严肃场所最好的选择。 (四) 白色色彩文化[HT5”SS] 在“五行五方五色”学说中,白色对应西方、位金,为秋色。《汉书·五行志》说:“金,西方,万物既成,杀气之始也。”故而,受此说作用,后世均认为白色为凶杀、不详之色,乃至作用深远,汉族长期将白色视为禁忌之色,在丧葬、灾异之时成为丧服之色。《周礼·春宫·司服》说:“大礼、大荒、大灾,素服。”其所说素服均指居丧或遭其他凶事所着的白色冠服。从先秦开始,民间已有视白色衣饰为不吉的讳忌心理,如《礼记·郊特性》讲:“素服,以送终也。”到战国时期,以白色为丧服已经成为制度。至西汉以后,更是视白色为大灾大异之色,为白祥,忌之、讳之、避之,甚至谈白色变,以白为贱色。白色不仅象征着凶祸悲哀,同时也代表了贫贱。在魏帝、六朝、唐宋时,白色的地位曾一度好转,甚至在唐代制度中,新进士皆着白袍,尚未进入官场之时被称为“白衣公卿”。但是,宋朝以后,以白色为凶色的官方制度被正式确定,白色成为统治者非常忌讳之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禁忌色,直至今日,在民间,此状况依然残存。同时,白色还有着其他诸多象征意义,比如象征失败的“白旗”;象征愚蠢的“白痴”;象征奸邪、阴险的“唱白脸”;象征徒劳无功的“白搭”、“白干”、“白费”等等,都清晰的道出了白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文化信息。与在中国极为不受欢迎的地位不同,白色在西方传统文化中被认为是一切色彩中最完美的颜色,西方人认为他们几乎找不到白色有消极意义的情况。他们认为白色是神的颜色:耶稣基督是白色的羔羊、教士服装的主导色是白色,甚至只有教皇才能在白色的礼拜仪式以外及教会以外的穿白色,因为白色代表着他的等级;白色还代表着高雅纯洁,代表着贞洁、诚实,在英美国家中婚礼的传统之一,就是新娘要穿着白色的结婚礼服,戴白色的头纱,手捧白色的鲜花,因为白色象征着新娘的童贞和纯洁以及新婚夫妇忠贞不渝的爱情。在基督教中,白色还是象征着复活之色,复活者皆身着白色衣服出现在上帝面前,在宗教绘画中,复活的耶稣也总是身穿白色的衣服。在葬礼上,人们给死者穿上白色的衣服同时是相信死者会复活。除此之外,白色在西方还是真理的色彩、时尚的色彩、女性的色彩和创造性的色彩,西方人关于白色的喜爱,已经渗透于他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似乎天经地义、与生俱来,如同黄色皮肤的中国人崇尚黄、黑色人种的非洲人喜爱黑色一样道理。 (责任编辑:武翠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