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中不同的隐私观[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中西文化中的人们,在文化取向、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社会规范、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异同,这些异同导致了中西方人们的不同隐私观和对隐私的不同处理方式。英语学习者如果对西方人们的隐私习惯及处理方式不了解,在跨文化交际中就难免产生文化碰撞、文化冲突,从而,轻者闹出笑话,重者造成交际的失误或失败。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即对大自然界的态度)是“天人合一”,“天”这里指大自然;而西方的国家则主张“天人相分”。天人合一是指人们对自然规律的顺从,人们将自然重日夜交替、季节变换与人们的生活和活动周期相一致起来,一切都处在不断循环往复之中,并与自然和谐统一。自古至今几千年来,人们在各个生活侧面都力求与自然统一,达到顺其自然的境界,包括政治、思想、情感、理智和实践等方面也是如此。中国人做事讲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追求天时、地利、人和;在社会上做顺民。在顺其自然的思想指导下,人们甘当“孺子牛”或“螺丝钉”,以达到“变已适应”。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作用下,中国人在思想意识、思维模式和言语观方面都倾向于求整体,求笼统,求综合,而且在知觉上重视直觉,这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观大相径庭。
  西方哲学家,从古代起就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的,是一切二分的。例如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社会与自然等,都是相分对立的。人与自然的相分对立,人是处于支配和改造自然的位置。在西方人们的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得不到他想要的东西或地位时,他内心真正相信的并不是天命或上帝,而是由于自己的懒惰或缺乏斗争精神所造成的,顺从天明的被众人唾弃。这就是西方若为什么把自己比作一部机器或一个原子的缘故。天人相分的宇宙观决定了美国人一切二分,对待事务习惯用略论的思想方式和偏重于逻辑的思维模式以及求“精确”的言语观。
  “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两种不同的宇宙观对构成东西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民族性格方面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对交际行为的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
  
  二、人际关系
  
  群体取向导致的结果是人们相互依赖、相互合作,重视“关系”。当然,群体取向的作用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方面是中国人谦虚、谨慎、相互合作、相互关心,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为重;成功时,把功劳归于集体、领导、环境和别人的帮助。这种取向也使中国人性格内向、含蓄、好静、不爱动、惯于忍让,并力求身心与整个环境相适应。从消极方面看,正如贾玉新所说:群体取向使人缺乏个人奋斗、进取精神,西语专业论文,缺乏个人竞争意识,过分看中“关系”,――“关系”已成为办事情或成功的重要手段,很多人已把拉“关系”当作处事哲学和生活指南。[1]群体取向对交际行为、交际风格、思维方式带来很大作用,例如中国人交往时习惯于讲礼貌、卑己尊人,思考问题侧重笼统、概括,不太拘细节。
  在西方,尤其是美国人眼里,个人主义还意味着对个人自由和异同的追求,即个人的行为、言论、思想都要体现与别人有所异同。在西方,异同几乎与个人主义同义,受到同样的赞赏;保持一致,顺其自然,则是个体人格丧失的表现。因此,美国人喜欢独辟蹊径,标新立异,在别具一格中出奇制胜。他们追求个人享受、放任个性、自由发展,不仅包括个人物质利益的追求和满足,还包括个人意志、个性自由、自我实现以及自由进取的追求。林语堂先生谈论美国个人主义取向时曾说:“……人们不哀鸣虑忧,他们尽力迈步向前,他们不等待别人援助,他们自助;他们不等待机会,他们制造机会”。他又说:“……但你该牢记,你们出路就在你脚下。在你认为出路是在别处或别人身上时,你是要失败的……你的机会,你的成功就包裹在你的人格中,你的成功是在你自己的生命中,正像未来的栎树隐伏在栎子中一样。你的成功就是你的自我之演进,开展和表现。”[2]正因为西方人崇尚个人主义,个人至高无上,他们才各开其口、各说其词、各做其事、各行其志、各展其才。这也可能就是美国人为什么强调外在的、个人的、权利的、功力的东西的原因,而且好斗、崇尚竞争、爱侵略的缘故。
  无论是东方的群体取向,还是西方的个人主义取向,都在他们各自的文化中的交际行为上充分表现出来,都为其不同的民族性格的塑造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为交际行为和其他社会行为一样都是本民族价值观的真实写照,而价值观又是自己民族性格的基石。
  
  三、中西文化中的不同隐私观
  
  由于西方人崇尚个人主义,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所以关于社会的关心和隐私的侵犯的看法也有很大差别。例如,一位到中国上海某大学讲学的美国学者回到美国后告诉他的同事说,在中国没有什么隐私可言,更谈不上隐私权的保护。他举了一个例子:在他访学的那所大学,一对男女学生发生了性关系,女生怀了身孕,为此校方把男学生开除了学籍,女同学受到了严重的处分。他对学校当局插手学生的私生活感到迷惑不解,因为在美国,这样的事情纯属个人的事情其他人无权过问。很明显,在美国文化中被当作纯属隐私的事情,在中国文化中可能是另一码事。这是否意味着在中国文化中没有隐私可言呢?很多到国中国的美国人和美国文化学者认为中国文化中不存在隐私,因为他们看到中国人经常问及她们一些诸如个人收入、婚姻状况、信仰等触及他们个人生活的问题。相反,中国人也常常对一个口口声声自称很自由的国家有那么多的清规戒律而感到不解,因为他们对中国文化一些司空见惯了的问题和谈话内容如此敏感,经把他们当作对隐私的侵犯,美国的隐私太多了。的确是这样,在美国文化中,个人收入、家庭出身、年龄、宗教信仰、日记、私人信件、家庭关系、夫妻生活、私人友谊、以往的过失、特殊疾病、心里偏好、生理特征、个人嗜好、健康状态、婚恋史、身世、财产等统统被视为隐私。
  个人取向的美国人,十分崇尚“私有”这个词,他们有私人房间、私人汽车、私有电话、私人洗手间、私人医生等。美国孩子们也有自己的私人房间,他们与别人交往、在街上行走、排队买东西等都有一个私人区域。他们总是依照自己的意愿、自己的时间表安排活动,例如什么时间收拾花园,什么时候打扫卫生等都取决于自己的意愿,从不顾及邻居的时间表。他们与谁相好,与谁交朋友,与谁恋爱,甚至与谁结婚等,都完全是个人的事,甚至父母都不过问。而且,这些个人私事完全受到法学保护,任何人不许干涉。
  然而在中国,那些属于美国人的隐私范畴的事情在不同程度上具有“公共”性,常常受到社会的关心和他人的关怀。在中国,人们往往不经允许涉足他人的生活领域,不仅不为忤,反而是关系密切、相互关心的表现。例如“你吃过饭了吗?”“往哪儿去?”“你去干啥?”“你今年多大岁数了”“有对象吗?”“每月拿多少钱呢?”“这套房子花多少钱?”“你得的什么病?”等等,这些对美国人是隐私的问题,而对中国人来说,恰恰是对别人表示关心,经常挂在嘴边的话题。这些话语在中国会使人感到温暖暖、宽慰,人情味十足,决无多事之嫌,因为这些话语是群体取向、重关系的中国文化的必要组成部分,这种社会关心、他人的关爱是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在中国,人们可以事先不打招呼突然到朋友家串门,不考虑别人的时间安排而漫无边际地聊天,因为中国人认为这种行为是巩固朋友关系的手段之一。街坊邻居间也可不考虑别人时间安排,迫使别人一块打麻将、打牌,而且被打扰者也会舍命陪君子,以示关系密切。上一级领导可以在任何时间去部下家里走访看望,对被访者来说这是一种荣幸,对领导者来讲是联系群众、密切干群关系的好方式。有的人也常背后议论别人,“某某离婚了”、“某某大龄未婚”、“某某有男女关系”等常是人们热衷的话题。而且议论者也从未有对别人飞短流长、侵犯隐私之感,“侵犯别人隐私者”也常安然无恙,因为中国法学上没有对于侵犯隐私的明文规定。这些见怪不怪的事情的后果是:轻者“人言可畏”,重者致人生病或致人于死地。
  美国人历来以重视隐私著名于世界,象中国文化中那种人情味很浓的社会或他人的关心常被美国人视为对隐私的侵犯。在中国文化中有些表示关心别人的话题,在美国除了自己说,别人是不会提及的。至于大龄未婚、姑娘独居或与男性同居等也都是个人自由选择,就是父母也无权过问。一切行为都由自己负责,况且人人忙于个人奋斗,也无暇去干涉和议论别人的私事。在美国所谓“人言可畏”是从来没有的事,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是要受到法学制裁的。
  社会中的人有其社会的一面,也有其个人的一面。中国文化强调其社会的一面超过个人的一面,因为它是群体主义取向;美国文化强调个人的一面超过社会的一面,因为它是个人主义取向。对中国人而言,感情和态度是属于个人的东西,是一种隐私,公开化会破坏环境的和谐,会“丢脸”,“失面子”,严重者会受到社会的谴责。因此个人情感和态度经常受到自我控制,不是象美国人那样洒脱地发泄出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期望要求人们克己自制,在待人处事上要求“心平气和”、“不走极端”,养成“温良平和”的性格。在情感和态度上要“节制自我”,“禁止狂放”。对一些较敏感的问题,如人体美、性爱、风险、欢乐、苦恼和困难,也不溢于言表。有其是在公众场合,中国人会以保持沉默或其它形式来控制自己的情感。中国人习惯把感情和态度当作隐私,常常隐藏在心里,用心理机制进行调节。而美国人的隐私则使用物理环境来调节。例如,他们用关闭门的方式来保护隐私,不论是书房门、办公室门、住室门或家庭卫生间的门,都可以用来调节隐私。美国人一旦把门关上,西语论文题目,就自动传递出“请勿打扰”的信息。由于不了解门在美国文化中有保护隐私的影响,到美国家庭作客的中国人可能会犯下文化错误,在无意间打扰了别人,结果使被打扰者很不高兴。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P62。
  [2]林语堂,《林语堂著译人生小品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90,PP.342-343.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