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魔幻小说――《指环王》诞生于二十世纪世界大战的纷飞战火中。在这部虚构的小说中,中土大地上正义与邪恶交战着,术士手中的拐杖发出幽幽光芒,引导着正义战胜邪恶。中国明代许仲琳所编著的《封神演义》为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与《指环王》相同的是,战争的形式也是以巫术为主要工具。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虽然《指环王》和《封神演义》都含有浓重巫术色彩,它们都用魔幻吸引了大批的读者,但仔细读来却发现,因为中西方文化的异同,两部小说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在《指环王》中存在一个核心物体――魔戒。象征邪恶的魔戒,引起正邪交战,如同在西方人思维中的核心――宗教,一方面是引起人的欲望,另一方面又为消除这种欲望而在不断地斗争。小说体现了明确的善恶观,是非分明。《封神演义》展现英明的周文王、周武王对暴戾的商纣王的讨伐,但再深入却发现这实为一个新兴的奴隶制王朝对另一个衰败的奴隶制王朝的战争,甚至我们可以从某一侧面说是道教中阐教和截教的斗法史。我们不能如《指环王》那样看到明确的是非,善恶观念。本文试从人物形象、武器和巫术方面探索造成两部小说不同的重要原因,并着重略论中国的忠君思想和西方的宗教意识。 一、 中西善恶观念的文本呈现 (一) 人物形象所蕴含的善恶观念 在《指环王》中,作者托尔金在人物形象的设计上有明确的好恶。在描写这些正派人物形象时,都是让人感到舒服,而且安心的。这些灵魂深入展示出来的对自由的追求和对智慧的思考使得正义的人物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指环王》中英雄的外貌总是让人舒心而喜爱,但邪恶人物是让人感到恶心和不适。因《指环王》的创作是以北欧神话为依托,所以在著作中明显体现出了北欧神话的悲壮,最后邪恶被消灭了,但取得了胜利的英雄们并没有得到回报。这种悲剧思维给作者在处现人物外貌上有一个强烈的偏好:正义的人物都有让人喜爱的外貌,而邪恶的人物只能是一些可怕的形体。 《封神演义》以忠君定善恶。著作写王朝兴衰成败,其间的正邪善恶之分在于是否对君王的天下有利,外貌的美丑无作用其行为善恶。妲已、喜媚美若天仙,却是心如蛇蝎,为天下人所不齿;而外貌丑恶可怕如雷震子,却能成其英名,成为正神。作者在处理这些人物时,并非简单地以外貌来划分善恶。因此,纵观中国古代人物形象,更多的是一种圆形人物形象,善与恶都揉合其中。无论外貌如何,无论是哪一方的臣子,只要是忠于自己的君王,哪怕过去有过不光彩的记录,甚至是为了达到护主的目的而采用过一些非常手段都会被历史接受认同。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沉淀。 (二)巫术所蕴含的善恶观念 弗雷泽曾经指出:“巫术是一种被歪曲了的自然规律的体系,也是一套谬误的指导行动的原则,它是一种伪科学,也是一种没有成效的技艺,巫师从不略论巫术所依据的心理过程,也从不思考他的活动所包含的抽象原理,他和其它绝大多数人一样根本不会逻辑推理,对他而言巫术始终只是一种技艺,而不是一门科学。”《指环王》与《封神演义》同时表现巫术文化,在文中也能感到巫术只是一种十分有用的技术,与科学无关。但因为文化的不同,小说也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意味。《指环王》中,作者肯定巫术本是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否定,是对远古宗教及其文化的回归。而《封神演义》创作于中国封建社会初期,因为当时科技不发达,人们头脑沉淀的着浓厚的巫术思想,关于巫术本来就认同,以为其就是真正的客观存在。 1、武器巫术 马凌诺斯基指出:“巫术是一套动作,具有实用价值,是达到目的的工具。”而在这一套完整的行为中包含了巫术方方面面的成分,其中所使用的武器就是重要的工具之一。而这些武器因为文化异同又具有了不同的含义。在《指环王》中,这些含有巫术成分的物品多为武器,西语论文题目,而非法器。而这种武器清楚的表明了作者的思想。正义一方的武器多为小精灵造出。甘多尔夫的格莱姆德林剑是一把有名的小精灵剑,这些武器在其锻造之时,西语论文网站,就已经为它注入了正义的力量,这些武器注定为消灭邪恶而生。对峙双方的武器在锻造之日就注定他将来的命运,也注定他们的主人是谁。这是不可更改的。 《封神演义》中含有巫术力量的事物,多称之为法器。法器的使用与巫术仪式的目的相同,都以伤害敌人为主要目的。所以出现在《封神演义》中的各种法器,并不具有什么正邪之分,只是一种伤害到对峙另一方的工具。由谁使用也是具有不确定性,用在什么场合也是由当时的使用者来确定。而且这些法器非全部用在了战场上,有时反而成为“凶器”。作为周朝一员大将的哪吒,用他的两个重要法器本是应为除奸铲恶之用,但作者却让两个正神夜叉李艮和龙王三太子被这本运用在正途的法器打死。一方面是强调天命不可违“误伤敖丙,这是天数”,另一方面却是显示了这些巫术法器并没有正邪之分,只要有用就行。而且有一些法器对峙双方都可用。中国人的思维中,这些法器曾经为谁用过根本无关紧要,重要的是现在能为自己所用就行。 2、医学巫术 巫术的划分准则有多种,学术界把巫术分为黑巫术和白巫术:黑巫术主要指各种违背道德和法学的害人巫术,而白巫术则主要指各种不受舆论谴责的旨在治病救人的民间巫术。在世界的文化史上,巫术与医术是分不开的。在远古时期,人类的科技水平不发达。很大程度上都是利用巫术来治病医人,因此术士的工作也包含医生的工作。 《指环王》中巫术和医术的结合很大程度上是体现国王崇拜。在小说中体现国王治病,而这只限于正义一方所使用,在奥克斯中,如果某个人表现出不适,或者能力弱,那只会被其它奥克斯吞食,杀死。他们之间是少有救人的白巫术。 在《封神演义》中可以看到术士们出现在对峙阵营中,一方面他们相互撕杀,另一方面又用巫术为自己和“队友”治伤,这样的行为在书中处处可见。巫术的用处是为了取胜。而正派的巫师也会使用黑巫术伤人。姜子牙就利用“草人拜魂”的黑巫术取了对方的命。像这样情况在《指环王》中是绝不可能出现。 二、中西善恶观念的文化内涵 (一)宗教意识是西方思想的主要基调 作为二十世纪,西方最伟大的魔幻小说,《指环王》在西方世界的作用之大是显而易见的。在《指环王》中,一个重要的道具,就是那枚统御一切的“至尊魔戒”,其威力之大,至于整个中土世界的荣辱兴衰都系于它身。这枚魔戒还会不断的吞噬一切美好的东西。这个核心的邪恶,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也是导致这场战争的导火线。关于作者来说,设计这么一枚“魔戒”除了受到北欧神话中多次提及魔戒概念作用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在西方文化中一直有一个核心的存在――即宗教。 在西方,宗教一直是人们一个重要的思想依托,很大程度上,宗教就是人们的行为原则,作者托尔金本人就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小说中所反映的前基督教的,甚至历史上被基督都所消灭的宗教及其文化,但宗教教义还是根植入作者的思想中,宗教思想中的善恶划分作用首作者的创作。在《指环王》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存在着简单而明确的正邪之分,这是一场“简单的正义”与“简单的邪恶”的战争,英雄们参加战争是为了恢复中土大地的和平,没有什么其它的私心。而索隆和他的爪牙凶残成性,他们的侵略就是侵略,不会标榜自己,为自己的行为披上一层神圣的外衣,在正义与邪恶之间是不存在“灰色地带”。 (二)忠君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思想核心 《封神演义》所描写的是奴隶社会时期商亡周兴的历史。虽然这部小说含有浓厚的巫术色彩,但其重点仍是在战争上。在小说中,我们看不到战争明显的正邪之分,商纣王手下大臣有很多人死后都被封神,包括纣王自己被封为天喜星。闻太师是贵为纣王的大臣,多次与周之大军对抗,但他为人正直,得对方的尊敬。这说明在中国的思想中,哪怕在不同的阵营只要是为人正直,忠于自己的君王就能得到尊重。 所以在《封神演义》中,我们看到的是中国人的忠君思想,是以政治为核心的行为理念。同时这些行为又不能简单的以对峙双方来分正邪。而中国人的忠君思想中体现的更多的是一种圆融的中庸思想。对与错;善与恶;正与邪这些二元对立的思想,中国人是较少去认真的略论。在这些二元化对立的思想中,有更多的暧昧的过渡,是非曲直都隐含在政治中。 三、从文学到文化 众所周知,小说总是反映现实的,而作者思想中的文化特色总会在不知不觉中显现在著作中。同样是魔幻小说,同样是巫术。《指环王》和土《封神演义》却具有了如此大的不同。因此我们去看这些小说,在不知道作者所属哪个文化体系的情况下,总能从中读出一些文字,让人感到这个作者属于东方文化体系还是西方文化体系。这些根植进作者骨髓的东西流露在作者的笔下,或隐或现,让人深思。 现在,地球越来越小,我们常听到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无论现在社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只有用自己民族的东西才会更多体现出自己的特色。这也是作者在进行自我创作中最须要体现的特色。无论是中国的中庸无为;还是西方的分裂明晰,都深刻的刻上自己文化的特色。也只有这样才更多的体现出世界因为多民族,多文化而更多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