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球化作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作用着全球文化生态环境的格局。全球合作、区域一体化成为主流,几种主要语言已经超越国别层面,形成跨国别的“语言社区”。坚守民族语言的“语言社区”范围,争取潜在学习群体,提升民族语言在国际机构、区域政治经济联合体等重要单位中的地位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利益诉求。近年来,汉语文化传播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相关理论、策略探讨方兴未艾。文化实践层面以孔子学院/课堂为代表的新兴语言文化推广机构发展迅速。一直以来,非政府组织由于处于政府、市场之外公民社会之中,具有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和公益性等基本特征,在文化、教育、慈善等社会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这场席卷全球的“汉语热”中,针对非政府组织的汉语文化传播功能与价值探讨理应予以重视。
选择泰国开展国别探讨主要基于泰国以及东盟地区政治、经济的重要性,中泰两国地缘相近、血缘相亲的历史渊源,泰国汉语文化传播模式的个案价值,泰国华人社团的示范意义等多种原因。
本文通过对泰国汉语文化传播非政府组织的历时梳理与共时略论,尝试描绘出这些非政府组织的内在特征,彼此间的关系网络以及发展趋势,以期能够对未来的汉语文化传播事业提供些许借鉴
本文共分为5个章节:
第1章为绪论,介绍了选题缘由、探讨内容和探讨措施;对可能关涉的几组概念进行了界定;从汉语政策制度与汉语教育实践、泰国华人族群史、中泰文化交流三个方面开展相关文献综述探讨。
第2章对泰国汉语文化传播背景进行梳理,廓清泰国华人社会、泰国政府华人政策的几个发展阶段,以及当代泰国华人群体的主要特征。
第3章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梳理出以华人社团为中坚的泰国汉语文化传播非政府组织的关系网络,区分出内隐型、外显型和中立型三种基本特征,并选取中式寺庙、同乡组织、宗亲组织、华校、孔子学院/课堂等进行较为细致的略论。
第4章是探讨带来的一些思考和启示,包括非政府组织的内部优化,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组织的合作互补等。
第5章是结语,总结本文探讨的创新与不足。
【关键词】:汉语文化传播 非政府组织 宗教组织 同乡组织 宗亲组织 华校 孔子学院/课堂
中文摘要7-9 Abstract9-11 第1章 绪论11-22 1.1 问题的提出11-12 1.2 探讨内容与探讨措施12-13 1.3 主要概念界定13-15 1.4 国内外探讨综述15-22 第2章 泰国汉语文化传播背景22-28 2.1 泰国华人社会形成过程22-23 2.2 泰国政府华人政策概述23-26 2.3 当代泰国华人群体主要特征26-28 第3章 泰国汉语文化传播非政府组织略论28-55 3.1 汉语文化传播组织构成图示28-30 3.2 具有母体性质的宗教组织30-35 3.3 具有枢纽意义的同乡组织35-40 3.4 关乎族群身份认同的宗亲组织40-45 3.5 关乎华人社会存续的华校45-49 3.6 综合性的汉语文化传播平台--孔子学院/课堂49-52 3.7 其他相关的组织机构52-55 第4章 汉语传播非政府组织探讨启示55-61 4.1 外显型组织与内隐型组织、中立型组织的关系55-57 4.2. 汉语的文化属性与工具属性的关系57-58 4.3 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58-60 4.4. 建设复合型的汉语文化传播人力格局60-61 第5章 结语61-63 参考文献63-66 致谢66-68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68 ,泰语毕业论文,泰语论文范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