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语用移情、跨文化交际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
更新时间:2017-04-19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论文关键词:语用移情 跨文化交际 第二语言习得 外语教学 论文摘要:语用移情指语言习得者将自己的感情完全融入到对方的社会文化中去,它要求语言学习者在掌握语言形式的同时必须熟悉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并将其作为交际的背景知识进行言语交际,因此它是语言习得的较高层次。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略论第二语言习得.并将如何培养语言学习者的语用移情意识、跨文化交际意识以及如何把这些意识应用于外语教学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一、引言 在中国的四大名着之一的《红楼梦中有这样一句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然而这句话的英文译文却有不同的版本。我们选取较为普遍的两种译文来作个比较。其一为杨宪益夫妇的“Eventhecleveresthousewifecan’tcookamealwithoutriee”.而另一种则是D.Hawkes的“Eventeh cleveresthouseiwfecannotmakebreadwithoutlfour”。杨的翻译根据中国文化选词,易于被中国读者接受,而Hawkcs则根据西方的文化将riee(米)改成lfow(面粉),这更易被使用英语的西方读者所理解。由此可见。语言的应用与理解存在着明显的文化异同。 然而长期以来,人们有一种误解,认为学习一门外语就仅仅是掌握—套发音、语法规则和一大堆的词汇,只要这样就能得心应手的用外语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了。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的外语教学一直只注重对语言形式的传授。而忽视语言形式的应用以及文化背景、文化异同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影响。其结果就是语言习得者常常犯理解上的错误和出现应用上的不得体。例如:笔者在读初中时,有一个同学收到在外地读书的笔友的来信,信中称呼为“Dear”,落款是“Yours”,被大家译成中文就是“亲爱的”、“你的”。于是一时问“—信激起千层浪”,弄得是满城风雨,同学们取笑她,班主任也批评她早恋。而后来我们才知道其实她的这位笔友也是一个女生。 此外。在笔者就读的中学还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一位美国来的学者初次来我校参观访问,临别前被邀请出席由校方组织的师生座谈会。会间.一位教师竟当着所有人的面问他一年的薪水能拿到多少!这位学者感到非常突然,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本想含糊其词,但又恐失礼,最后只好支支吾吾的说了实情.弄得当时的会场气氛很是尴尬。而该学者在会议结束离开时,大有如释重负之感,唯恐再呆下去又会遭遇什么难堪之事。 从上面的两个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前者被弄得啼笑皆非的原因是信息获得者没有设身处地的站在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中来理解“Dear”、“Yours”;而后者则在于问话人没有考虑到受话人的社会习惯。因此,我们认为:外语教学在教授语言形式(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等)的同时,应该让学生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养成站在对方的文化、社会背景中进行言语交际的习惯。 二、文化与语言的联系 自19世纪人类学问世以来,学术界对于“文化”的界定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迄今为止。对于文化的定义已超过200种。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美国着名人类学家Tailor。1871年在其名着原始文化中,给文化下了一个经典性的定义:“所谓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上的意义来说。是知识、信仰、道德、法学、风俗及任何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所有能力和习惯的复合的总体。”而另一位美国语言学家Saplr则把文化定义为“一个社会的所为所想……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我国着名的语言学家胡文仲把文化分为三种:“hi异hculture”(高层文化)、“popularculture”(通俗文化)、“deepeu1.ture”(深层文化)。在此。我们采用“popularculture”的定义,即文化包含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言语行为以及世界观与价值观等。从语言的本质来讲。它不仅仅是交际工具。而且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当它影响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和容器。”也就是说,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但并非文化之全部。而在另一方面。语言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态度,记述了民族和社会的发展进程。人们通常把语言视作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展现在眼前的乃是这个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历史和文化背景,看待世界的认知模式.其民族性格、气质、情感、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宗教心态,等等。由此可见,语言与文化的联系是相辅相成的,语言对文化起着重要的影响,而反过来,语言的发展又受到文化的制约和作用。因此。习得一种语言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其文化的过程。正如美国教学法专家H.DouglasBrown所说:第二语言习得就是第二文化的习得。所以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习得者不仅要掌握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还要使语言使用得体,这就必须了解并熟悉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语法的错误有时并不作用交际,但语言使用不当则会使交际中断。 既然一个民族的文化与另一个民族的文化不同.语言也各不相同,英语论文范文,不同文化之间若要发生交际。就必然会出现从一个文化跨越另一个文化的交际过程,也就是接受对方文化、设身处地的在对方的文化背景中进行语言理解并表达.这就是所谓的语用移情。 三、语用移情与二语习得 语用移情是指言语交际的双方情感相通,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编码或者解码。将语用移情应用于第二语言爿得便是让语言学习者理解、感受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并设身处地的在对方的文化背景中进行语言的学习与应用。例如:一位外国删友赞扬你说:“Yourhandwritingisredrgood(你的字写得真好)”。对此我们应首先了解对方的习惯——西方人常遵循合作准则中的质的原则即讲真话。而我们中国人却倾向于遵守礼貌准则,即谦虚。因此,英语论文题目,为了使交际有效的进行下去,我们应站在对方的角度.根据对方的文化习惯采用“Thankyou”或“Iarngladyoulikeit”作为回答。假如我们根据中国的习惯用“No。notatall”或“Idon’tthinkSO”回答,对方会以为他说错了什么或是你不赞同他而使交际中断。这种不置身于对方文化而造成的交际中断的原因,我们称为语用失误。 我们知道.语用失误可以划分为语用——语言失误(prag.ma-linguisticfailure)和社交——语用失误(socio—pragmaticfail.1ira)。语用——语言失误指学爿者没有移情.而将本族语中某一词语或结构的语用意义套用在目的语上造成的语用失误。例如在中国,上课铃响,教师走进教室,学生起立并齐声喊“老师好!”在这里。“老师”不仪是称呼语,还是尊称。但在英语中,“teacher”却绝不可以用作称呼语。更不是尊称。社交——语用失误指学习者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犯的语用错误,涉及哪些话该讲,哪些话不该讲,人际联系的远近,人们的权利与义务.人们的价值观念等。例如。初学英语者跟说英语的本族人见面打招呼时说“Wherealeyougoing?”或“Haveyouhadyourmeal?”。会使对方觉得你太过关心以至多管闲事。但若我们改成…Itsaniceday,isn’tit?”或“Howareyou?”之类的话作为寒暄,就十分得体。 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要真正做到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应用语用移情。美国语言学家Hanvey认为必须经历如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表面的明显的文化特征的识别.人们的反应通常是对这些特征感到新奇和富有异国情调;第二阶段是对细微而有意义的与自己的文化迥异的文化特征的识别,反应通常是认为不可相信难以接受;第三阶段与第二阶段相似,但通过理性略论人们会认识到,文化特征是可信的;第四阶段是指能够做到从对方的立场出发来感受其文化,也就是说由于极其熟悉该文化而认为一切都能接受,即思想感情已经融合到对方的社会文化中,这就适于语用移情(pragmaticempathy)。 1 |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