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讨的背景和意义
(一) 背景
阅读目的仅限于应试。受传统应试教育的作用,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阅读理解基本上是清一色文章阅读,然后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英语阅读就被狭溢地理解为“阅读就是做选择题”。这样的阅读其结果是,学生对阅读材料内容的把握零零散散,对文章所传达的观点、态度、文化的把握支离破碎,所学习的知识也不利于进行迀移应用(如在口语或书面表达中的应用),学生获得的只是辨析正确与错误的能力,而其他方面的能力发展则受到了极大的限制。阅读内容过于单一。虽然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题材和体裁都有一些要求,但是,在学习实践中,这两个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在山区初中,学生所能接触到的材料基本上只有课本、练习册和试题。这样一来,#生能够阅读到的材料就特别少,而且内容单一,体裁有限。农村学生本来学习英语的兴趣就不是很浓厚,英语论文题目,再加上阅读材料的缺乏,更难唤起学生阅读的欲望和兴趣了。同时由于阅读资料不多,学生的阅读训练量自然得不到保证。这些都是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山区村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的。阅读策略过于单调。由于过分依赖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即:通过词汇、语法略论、句子结构略论等手段来进行阅读理解的教学,教师在日常阅读理解教学中只是过多地关注语言知识,过多地依赖选择题来检测学生的理解能力,致使学生忽视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也忽视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这样的教学策略又相应地作用了学生的阅读策略,进而作用了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发展。可以说,越是不遗余力地追求分数,越是得不到分数。通过以上略论,我们很清楚的得出:应试教育的流毒从根本上扼杀了山区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坚定不移得推行素质教育,改变原有英语阅读传统,为山区初中学生提供可能的英语阅读策略,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兴趣和能力,成为我们英语教师思考的话题。
…………
(二) 理论和实际意义
将概念图引入英语阅读教学,不是本人的一时冲动,更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在阅读了大量相关材料之后做出的一项有意义的研讨。国内外研宄者发现,概念图作为一种教学的策略,能有效地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英语论文题目,特别是在科学学科教学中,如生物教学中,效果十分显著。教学上,概念图作为一种学习的策略,能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合作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对学生来说,概念图能促使他们整合新旧知识,建构知识网络,浓缩知识结构,从而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它对学生学习的作用可以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思维方式图式化。学生在填写或绘制概念图的同时展示了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措施。学生在获取、组织、处理信息以及建立文章各个部分之间、各个话题、人物、事件、知识之间联系的过程中,逐渐明确了文章的主题、大意、事实和细节,逐渐理解并接受了文章中新的思想和概念。认知结构图式化。应用概念图,学生可以展示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在帮助他们吸收消化知识信息,强化思考,促进理解的同时,概念图使得学习内容清晰、有序地纳入到他们己有的知识结构中,新的、可视化的图式也就建构起来了。新旧知识的整合。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应用概念图将上位阅读和下位阅读策略相结合,实现了互动,促使学生构建起新旧知识的关系和区别,并将它们整合为一体。
……………
二、文献综述
(一) 概念图理论
在本探讨中,概念图指的是那些可以用于教学和学习活动、能够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图形、图表、表格等工具。概念图是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康奈儿大学诺瓦克教授等人提出的一种学习策略,最初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一种工具,其理论根据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但概念图这一概念却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②概念图,又可称为概念构图或概念地图,前者注重概念图制作的具体过程,后者注重概念图制作的最后结果。现在一般把概念构图和概念地图统称为概念图而不加于严格的区别。概念图通常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③概念图主要由概念(concepts)、命题(propositions)、交叉连接(cross-links)和层级结构(hierarchical frameworks)等几个要素构成,它们也是概念图的四个图表特征。概念是感知到的事物的规则属性,通常用专有名词或符号进行标记;命题是对事物现象、结构和规则的陈述,在概念图中,命题是两个概念之间通过某个连接词而形成的意义联系;交叉连接表示不同知识领域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层级结构是概念的展现方式,一般情况下,最一般、最概括的概念置于概念图的最上层,从属的概念安排在下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