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介语的本质特点略论错误、理论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启示[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以中介理论为基础的错误略论理论是运用语言学的前言,它的探讨成果体现了对学习者语言系统的重视。本文从中介语的本质特点入手,略论错误略论理论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启示


1. 错误略论理论的基础--中介语理论 
1.1 中介语的概念
英国语言学家Selinker在1972年发表的《中介语》(Interlanguage)的论文中,对“中介语”这一概念进行了阐述。一般认为,中介语是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从其母语逐渐向目标语过渡的一个语言系统,这是一整套规则,由简单到复杂而且不断变化的语言系统。
中介语这一概念实际上包含两层意思 :第一层是指学习者任一阶段语言学习的静态状况 ;第二层是指学习者从零起点不断向目标语靠近的渐变过程,即学习者语言发展过程。因为游离于母语和目 的语之间,中介语自然包含许多错误。承认中介语的合理存在,即容许在学习过程中犯错误,可以说,错误会伴随着中介语发展的始终。不同的阶段,错误的数量和“质量”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略论和纠正错误,逐步达到教学目的。
1.2 中介语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第二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的规律所做的不正确的归纳与推论而产生的语言系统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连续体,它随着新的语言规则的摄入,逐渐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靠拢。其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呈现出阶段性。尤其是当学习者对目的语的某一规则似懂非懂时,这种不稳定性就会导致学习者错误的不连贯、前后不一致。再者,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之前已经意识到语言里存在着某种规则,所以当他们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总想通过某种假设试图发掘那些规则系统,并在语言应用中尝试应用这些尚未掌握的规则,因此错误的发生也不具有系统性。关于学习者中介语发展的阶段性,探讨者们曾经从许多不同的方面进行描写。例如布朗(H.D.Brown,1986)就从第二语言习得者语言错误类别的角度,将中介语的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无规律性的错误阶段(random error stage)
在这一阶段,学习者只是模糊地意识到目的语有一种特殊的系统知识需要学会,但自己又缺乏这种知识。
第二、突生阶段(emergent stage)
在这一阶段,学习者的语言输出逐渐地变得前后一致,习得者已开始辨识系统并内化某些规则。一般说来,在这一阶段学习者的错误被指出时,他是无法解释为什么自己会这样说,也无能力去改正。
第三、系统形成阶段(systematic stage)
在这一阶段,学习者的语言应用表现出更多的一致性。这一阶段的明显特征是学习者的错误只要稍稍指出一下,他便能自行更正。
第四、 稳定阶段(stabilization stage)
在这一阶段学习者的错误相对地比较少,学习者已掌握了目的语系统,语言应用比较流利,表达意义也没有什么问题。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学习者无需他人指出便能自己更正语言应用中的错误。


2. 透过中介语的本质看错误产生的原因
基于中介语理论下的错误略论还相对年轻,但对我们的外语教学有积极的启发意义。该理论探讨的对象是学习者。当代运用语言学探讨及其指导下的新型教学活动趋向以学生为中心。中介语的探讨与之同步。再次,允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犯错误,然后正面引导学生略论和减少错误,可照顾到外语学习者的心理特征,避免传统的“有错必纠”所产生的弊病。
首先可以通过Selinker指出的中介语的五个实际运行程序来理解中介语的特征本质。
2.1 语言迁移(interlingual transfer)
在外语学习中,学习者由于不熟悉目的语的语法规则而自觉或不自觉地应用母语的规则来处理目的语信息的这种现象称作语言迁移。
2.2 目的语规则的泛化(overgeneralization)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常常会把一些语言规则当成普遍性的规则来使用,将目的语的语言结构系统简单化,从而创造出一些目的语中没有的结构变体。
2.3 训练迁移(transfer due to the effects of teaching)
英语教学中,若过分地强调“形容词加-ly后缀构成副词”这一规则,会引起学生不适当地扩大这条规则的覆盖面,而产生“He treated me friendly.”这样的中介语形式。
2.4 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ies)
所谓学习策略是语言学习者摸索单词、语法规则和其它语言项目的含义和用法的措施。比如学习者因使用省略简化的学习策略,时常会将动词单数第三人称的词素-s,或表示名词复数概念的词缀-s等省略掉,从而出现“She sing very well.”或“I can sing three song.”这种做法便是学习策略其中的一种--“省略简化”(simplification by omission)。
2.5 交际策略(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在一些场合,学习者要用外语表达思想,但现 有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不能完全表达其思想,只能用释义、回避、语言转换最终导致语言出错。例如,英语初学者在想表达“I lost my way.”此意时,因想不起或不知道way这个单词,他便会回避该词,而代之以road,说出“I lost my road.”这个用词不当的句子。
下面我们根据对中介语本质的理解谈谈语言错误的具体原因:
2.5.1 句子转化为套用句型
在这一点上我们采用的调查对象是高职高专的学生,英语毕业论文,他们大多本身英语基础差、底子薄,没有获得足够的英语输入材料。他们常常是把已经掌握的较为熟悉的语句转化为可以套用的句型。这种措施可以让他们说出正确的句型,同时也会产生因套用引发的错误。比如:他们熟悉“He goes to work every day.”(正确)的句型。如果套用该句型就会得出:“She goes to work every day.”(正确)。但是如果套用于此句型 :“She goes to there every day.”(错误),英语毕业论文,那随意套用句型所引发的错误就会出现了。
2.5.2 应用归纳、演绎等逻辑手段表达
在语言学习中,学习者往往会非常重视语法的通用规则或者是关于语法规律的一般性阐述。比如当他们关于某个意思一时想不出合适的语句时便会习惯性地应用归纳和演绎了,他们会讲出:He has been there yesterday. I saw him to enter the office.
2.5.3 过度警觉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对学生不断地指出错误,并要求其有错必纠。长此以往,学习者对语法规则自然便形成了过多的警觉点,他们总是寻求认为最“安全”的语言避免“出错”。“随意套用句型”其实就是这种心理压力下产生的近况。
2.5.4 情感过程压倒理性过程
学习者在进行有目的的交际活动中,情绪和情感常常占据优势地位。当情感过程占上风后,所学过的语言规则或句型就会忽略甚至忘记了。所以在平时的交际活动中常常会出现语言表达中时态或是第三人称单数等的简单语法错误。
2.5.5 目的语规则和母语规则的混合使用
在外语使用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学习者既应用了母语的规则又渗透了目的语介入的“痕迹”。比如像这样的错误表达法在学习者中屡见不鲜:“I hope you to come here again.?I suggest you to say sorry to her.?可以看出学习者首先是在套用汉语的语序规则,同时在两句中也看到了学习者尝试 使用英语中不定时的表现。
2.5.6 化石现象
学习者在掌握一定数量的母语句型和目的语句型后,中介语的发展便会停滞下来,这些已经掌握的句型便会像化石一样刻在学习者的脑子里。例如,在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中,德国人则总是把时间和地点放在动词之后的顺序(德语的顺序);印度人把所有的英语动词后都用that从句。无论学习者对这些第二语言的知识掌握多全面,当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项比较困难的新任务时,或在紧张或其它激动的情况下,类似错误总会重复出现,甚至在极度放松的情况下或很短时间不说目的语的情况下也会出现。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