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理论的概念、类型及其对英语听力的影响[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本文阐述了图式理论的定义,图式类型以及图式对听力的影响,并研讨了图式理论对听力教学的启示,指出听力理解过程不是单纯的解码过程,而是听者头脑中已有图式和新输入信息的相互影响过程。因此在图式理论指导下进行英语听力教学将有利于提高听力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图式理论;影响;启示

0.引言

听力理解作为英语基本技能之一,在外语学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关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听力理解却是最难掌握的技能。朱菊芬(2017)的调查亦显示:英语听力是大学起始年级学生认为最难学的项目(转引自余丽,2017)。现阶段的英语听力课模式主要采取的是老师放录音,学生听,最后在核对答案的过程。虽然课时多,但收效甚微。如何能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一直是老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图式理论的定义,类型和对听力的影响出发讨论,试把图式理论和听力教学相结合,研讨如何提高英语听力教学效果。

1.图式理论

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是认知心理学中用来解释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模式。1781年由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其古典哲学中提出来的,从而最先把这一概念引入了哲学的认识论。该理论认为概念本身并无意义,只有当它与人们已知的事物相关系才产生意义。概念并非孤立地存在记忆中,而是相互关系构成了反映现实中相互关系的事物的认知图式(刘世文,1998)。一个人反复接触某人、某事或某物,就会使他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概括,从而形成一定的图式。按照 Widdowson(1983)的观点,图式是认知的构架,它使信息有条不紊地储存在长期记忆中。图式是一种记忆结构,它既包括语言、文化、民俗等其他领域的知识,也包括已形成的神经反映模式。反映具有多层次性,大的图式中含有很多小的图式,它们是相互关系交错的联系。根据图式理论,我们大脑中的知识被组成了相互关系的结构形式,当有新信息输入大脑时,人们总会把新信息与大脑中储存的已知信息相关系,通过大脑的能动反映,激发出能认识和帮助新信息的图式。换句话说,所谓“图式”就是指每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储存的方式,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积极组织,是被学习者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对新信息起影响的过程及怎样把这些新信息丰富到学习者知识库中的过程。图式中每个组成成分构成一个空档(slot),当图式的空档被学习者所接受的具体信息填充,图式便实现了(周相利,2017)。因此,英语论文题目,输入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匹配,图式才能起影响。只有学习者不断地积累经验,才能不断地扩大图式网,图式网越大,新输入信息与图式匹配的机率才越大,理解才越容易发生。

2.图式的类型

根据图式理论,听者的图式知识可分为语言图式、形式图式和内容图式三种。语言图式是听说的先决条件,是对于语篇的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的知识。形式图式是对于篇章的文化和结构方面以及修辞方面的知识。因为特定的内容往往要依赖于一定的结构形式才能表达,因此,在听力过程中,如果听者能够激活头脑中已存的形式图式知识,就能够对篇章的内容布局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对所听内容有一个正确的预测,才能提高对篇章的理解。内容图式是对于篇章的背景知识,是指听者对主题的熟悉程度。语言不单单是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结合,更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反映,缺乏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也会造成听力理解的困难。而内容图式则可以弥补听者的语言知识的不足,帮助学习者对所听材料进行选择性接收,提高听者对语篇的理解程度。图式理论强调两种对输入信息的处理方式。一种是自下而上法(bottom-up),一种是自上而下法(top-down).这两种信息处理方式都基于一种假设,即语篇是一种多层次排列的系统。前者从词语开始,由低级到高级,从具体到抽象自下而上对语言进行解码和意义重构。随着这一信息处理过程不断进行,语篇的内容也就不断被理解,这种方式注重对细节特征的加工,从声音的解码开始,不断与头脑中的已有信息进行匹配与修正,一直到获取意义。这一过程又被称为“材料驱动加工”(data driven processing)。后者是应用大脑中已存知识对文本材料进行推测,假设,筛选,吸收和同化输入信息,依照文字层层向下推进。在此过程中,听者的推测和假设不断被否认,证实和完善,直到文本材料最终被听者理解。这一过程又被称为概念驱动加工(knowledge-driven system)。在听力理解中,这两种方式相辅相成,同时发生在信息处理的各个层次,使输入信息与图式知识不断发生相互影响,达到理解的目的。

3.图式与对听力的影响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