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贯是一个综合性和包容性的术语,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定义。在 19 世纪初,学者们关于连贯主要强调句子的连接和段落的结构,在此期间主要着眼于句子间的连贯性和段落间的连通性,从而建立一个可以形成过渡的较大的文本。[1]话语略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在 20 世纪60 年代,在学术界,在话语略论的许多分支中,语篇连贯吸引了大量的关注,在韩礼德和哈桑的《英语的衔接》一书中,主要就研讨了这一点,在这本书中,他们提出了连贯的标准是基于衔接和文本的联系之上的:The texture … involves also some degree ofcoherence in the actual meaning expressed.A text is a passage of discourse which iscoherent in these two regards: it is coherent withrespect to the context of situation and thereforeconsistent in register;and it is coherent with respectto itself,and therefore cohesive. Neither of these twoconditions is sufficient without the other,nor does theone by necessity entail the other.后来,韩礼德和哈桑[2]认识到了他们理论的局限性,他们提出,语篇连贯,可以通过结构或非结构的手段来实现,结构手段指的是信息组织的手段,如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非结构性的手段是指语法和词汇衔接手段,可以建立相互依存的文本。 此外,韩礼德提出了三个可以构建文本的因素:语类结构,篇章结构(包括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以及衔接结构。后来,哈桑扩展了衔接结构的范围,在《语言,语境和文本》一书中,将衔接结构细分为结构性衔接和非结构性衔接。前者包括并行结构、主题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后者包括衔接结构和邻接对等等。韩礼德和哈桑强调,在语篇连贯中,衔接手段是语言的信号,他们关于连贯性的理解是基于衔接手段之上的,而且,他们认为关于连贯来说,衔接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因此,连贯的概念更加明确,范围也更进一步扩大。凡戴克[3]以构成一个文本的命题的形式描述了连贯,并且指出,命题的顺序(微观结构)构成了宏观的文本,才产生了整体的连贯性。因此,英语论文,连贯在于超越文本的表面结构,其特点是在于衔接和信息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设想句子之间的基本联系以及这些句子如何有助于表明整个文本的主题,从而构成连贯的文本,也就是宏观。此后,语篇的连贯性可以被定义为如何从局部和整体上构建文本组件。连贯的概念是行之有效的,理论化的,其中,衔接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因此,语篇连贯的讨论可以从衔接开始,然后专注于文本结构的属性。
二、衔接和衔接手段
1968 年哈桑在《英语口语和书面英语的语法衔接手段》一书中,衔接第一次作为一个术语被提及。在书中,他提到:我们需要一个术语,来指衔接的单个实例,一个仅仅为了两个紧密衔接的句子出现的术语,我们将把它成为“tie”。在《英语的衔接》一书中,韩礼德和哈桑给出了衔接的定义,它被定义为使用明确的语言手段来表明句子之间和部分文本之间的联系,这一定义的提出,标志着衔接理论的建立。韩礼德和哈桑进一步指出,一些衔接手段可以用于单词和句子之间,以保证文本的完整。衔接的实现要依靠语法和词汇手段,因此,他们将衔接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语法衔接又细分为参考、替代、省略和结合四种形式,后来的语言学家也大多遵从这一理论。霍伊[4]把它定义为:衔接是一种依靠某些词或句子的语法特点,连接它在文本中的上一个词或者上一句话的连接方式,杰夫·汤普森[5]认为:衔接是一种语言手段,用这种手段,说话者就可以实现语篇的连贯性和人际交往。因此,它是一种文本现象:我们可以说文本的特性就是作为衔接的一种功能,这是在衔接的表达方式上得一个重要的语言资源。因此,可以说衔接是文本中各种语法或词汇元素的联系。国内的语言学家在在韩礼德和哈桑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或更新了衔接理论。胡壮麟,作为探讨语篇连贯的先驱之一,提出:“衔接是通过语言的表层形式和它的陈述之间的联系来实现的,但连贯是指交际行为之间的衔接”[6]他提出了多层次的衔接理论的概念并且扩大了衔接的范围。张德禄和刘汝山[7]也从一些新颖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全面的理论框架,他们认为:情景语境也有衔接功能。因此,英语论文网站,衔接相当于一个文本要表达句子之间的关系或者要表达背景和文本之间的关系。总之,衔接手段是语篇连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衔接手段的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