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目标下英语系课程设置的准则[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1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初,我国高校英语系的人才培养沿用纯语言、纯文学的“经院式”单科培养模式,追求“高”、“精”、“正”(徐品中,2017:111)。这种模式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意在培养探讨型、学术型英语人才,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主要是英语教育、翻译、编辑或外事工作(周洵瑛、范谊,2017)。到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逐渐深入,大量外资和合资公司纷纷建立,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外语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经院式”单科培养模式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英语教育法进入新世纪以来,英语系的课程设置改革一直都备受关注。随着近几年英语系毕业生在求职就业中屡遭挫败,有两个问题我们不得不再次深入思考:1)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英语人才?2)怎样培养?由此可见,英语系课程设置的改革仍然任重而道远。

 1 英语系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内涵

2017年经过修订后的《高等学校英语系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英语系培养具有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应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探讨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何谓复合型英语人才?新《大纲》对21世纪复合型英语人才的规格也作了界定: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21世纪要求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必须是多样、多变、多向、多彩的”(罗世平,2017:8-9),但复合型英语人才首先应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相关的跨语言跨文化知识和交际能力,这在任何时期都是英语系人才的安身立命之本。在此基础上同时掌握一门跨学科的专业知识,并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简而言之,“一专多能”(杜瑞清,2017:131)的英语人才才是真正的复合型英语人才。笔者认为,复合型英语人才中的“复合”不仅包括外语和专业的复合,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复合。《大纲》在英语系培养目标中也明确提到“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因此,学生的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以上述英语语言基础知识、跨文化跨语言知识和交际能力以及跨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为载体,使学生的适应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得到充分发展。我国开设英语系的高校可以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外语类院校和重点综合性大学;第二类包括地方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理工院校和专(业)科类院校。需要说明的是,我国仍需要一定数量的从事英语国家文化或语言本体探讨的精英型英语人才,这类人才主要由外语类院校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师资力量强大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培养,而其他一般地方本专科院校应重点培养外语基本功扎实、具有一门专业知识和一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运用型英语人才。

2 人才培养目标下英语系课程设置的准则

正如前文所述,21世纪要求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必须是多样、多变、多向、多彩的,因此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内涵中各项培养内容的比重也应该因校而异、因地而异。我国各地区在经济、文化发展方面存在较大异同,各高校英语系的办学质量也参差不齐,所以英语系课程设置的改革也不可一并而论,但总体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准则:1)因地制宜准则因地制宜准则就是要根据各省份、各地区在经济、文化建设方面对不同类型英语人才的需求,结合各高校自身的定位、办学特点和具体条件,制定具有特色和优势的英语系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在此基础上优化课程设置。《大纲》规定英语系课程分为英语系技能、英语系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种类型,并对各类课程的学时数作了分配,但同时也注明“所建议的学时分配比例仅供参考,各校可根据具体情况作相应调整”。其一,不同类型高校的英语系课程学时分配应有所侧重。例如,财经类、理工类院校应以培养英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为主,英语毕业论文,在课程学时分配上可以侧重英语技能课和相关专业知识课,缩减英语系知识课的比例;师范院校的英语系主要培养中小学英语教师,故应重点突出英语语言技能课程和英语系知识课程,减少相关专业知识课程的学时分配。其二,各高校英语系根据所招生源入学时的整体英语基础水平合理分配英语系技能课程的学时。如211、985类重点院校或外语类重点院校学生入学时英语基础整体水平相对较高,因此可以减少某些语言技能类课程的学时;而一些位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其生源普遍同样来自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学生入校时英语基础整体较薄弱,因而应适当增加某些语言技能课程的学时。2)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相一致准则课程与教学从来就不可分。课程总是在特定的教学中实现的,教学总是在特定的课程基础上进行的(施良方,1996)。因此,课程设置改革必须与教学改革相一致,否则,课程设置改革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为了让学生的能力“复合”起来,在课程设置上的做法是减少英语技能课程而在高年级阶段增设英语系知识课程的种类(如《从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文化探讨》等)及英语实用型课程(如《外贸函电写作》、《旅游英语》、《科技英语》等),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增强学生的市场竞争力。但这样的课程设置要求教师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措施,各种知识性课程大部分应该用英文讲授,且教师需向学生提供大量有目的的课外阅读材料,在课堂上组织专题讨论,要求学生进行专题发言等。英语系院系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针对不同课程在教材及教法方面的培训,逐步转变教师在教学中的传统观念,提高他们对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的能力,使课程设置改革与教学改革的步调一致。3)发展性准则发展性准则强调以终身教育为依据,结合不同层次英语教育改革的需求,注重教育目标的时代性、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的开放性(戴炜栋,王雪梅,2017)。在课程设置方面,发展性准则主要是指各英语院系在课程设置时要有前瞻性,英语毕业论文,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需求,看待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据笔者了解,许多毕业后进入外贸企业工作的学生都抱怨,大学里开设的《外贸英语》等所谓“实用性”课程一点都不实用,教材几乎十年不会更换一次,很多术语和外贸函电的写法早已在实际应用中被淘汰。因此,倘若没有发展的眼光紧跟时代的步伐,课程设置改革的目标同样难以实现。

3 人才培养目标下英语系课程设置的模块化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