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立体化教学法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关键词:外语;教学法
外语立体化教学法是教学法专家张正东先生根据系统论的科学原理创设的。外语教学被看成一项系统工程,英语论文范文,由教学主体(学生)、教学客体(语言)、教学环境(教师、教材、手段、条件等)三要素构成。该法立足探讨各个要素的活动规律,以使整体/立体功能大于各要素功能之和,从而提高外语教学的成效①。英语教育实习是高师英语系的一门实践课。它使学生应用所学于真实的教学活动之中,获得有关英语教育、教学的感性认识;同时又使外语系及其实习生分别检验大学阶段的教育、教学效果,从而求得改进或弥补。教育实习使教学主体、客体和环境都发生了改变,作为主体的实习生到了中学就成为教师,从高师的角度讲,英语论文题目,他们是教学的主体;而从中学讲,教学的主体仍是中学生。因此,教育实习既是真实的教育、教学,又不是常规的教育、教学。其最大特点就在于教育教学环境的改变和教学客体、教学主体的复杂性,所以英语教育实习最宜运用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原理,把教学主体、教学客体和教学环境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从系统着眼进行相关工作,搞好英语教育实习。这是一个总的观点,可以落实到实习过程的准备、预习、实施、总结和评价五个阶段之中。
一、英语教育实习的准备 英语教育实习既是应用和检验大学所学的实践活动,其准备工作从实习生进入高师学习时就开始了。比如,培养实习生的英语水平和英语教育、教学技能;培养实习生的教师品质;培养高师教师指导实习的能力;完善教育实习的组织措施和动作机制;探讨评价实习结果的标准以及关系和了解实习学校等等。教育实习是高师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开始本课程的教学之前必须还有一些准备工作。这些准备工作分别在高师和实习中学进行,而由高师启动。在高师,主要是关系、了解实习学校,制订实习计划,做实习动员,划分实习小组,分配实习任务,编排实习课表,备齐实习用品以及组织试讲。在实习中学则是确定实习班级和指导教师,动员师生接受实习,安排示范课和班级活动,向实习生介绍学校、年级和班级情况等等。概括这些工作,其中心是让高师师生了解实习学校的要求、条件和教育、教学活动常规,把这些实际关系起来形成一个实习操作的范式;并以此范式为基础,沟通高师对教育实习的目的和要求,从而对实习生活展示统一的规范,以训练实习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并同时保证高师和实习中学的教学质量。 上述准备中,实习操作的范式是实习学校教育水平、管理、师资、条件等教学环境因素的概括,也是学习学校对作为教师的实习生和所教英语的要求;统一规范是高师教育教学在实习学校教学环境制约下对实习生作为学生和所学英语及有关内容的要求。因此,整个准备工作必须以教学环境为立足点而兼顾实习生和英语语言的准备。三者并举,准备工作就能井井有条,面面俱到。三者忽略其一,必然落得顾此失彼,问题丛生。
二、英语教育实习的预习 预习指进驻实习学校以后进行的见习工作。其主要内容是观摩实习学校指导教师 (原任课教师为主)的教学和班主任活动,修订实习的实施计划以及试讲。这些活动的中心是置身于制约实习活动的教学环境中,实际了解其具体活动,从而发现差距,寻求适应的对策。 发现差距,主要通过观摩。不论是听课、列席班级活动或自然观摩,内容不外乎以下十四点:1.原任教师的教学进度和速度;2.原任教师激励、督促学生学习的措施;3.原任教师处理教材重难点和练习的措施;4.原任教师的教学风格、艺术;5.原任教师的教学路子及其在本校本班的适应性;6.本班教育、教学水平及其机制;7.中学生对教育、教学的适应程度;8.优差生的特点及所受的待遇;9.中学生最厌恶和最喜爱的内容、措施;10.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活动;n.中学生的生活、学习习惯;12.中学生的课外安排和课外活动;13.中学生的能力发展;14.学校、班集体情况。归纳这十四点,其实际就是从以下三方面了解实习学校的实际情况:(一)中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二)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及达到该种水平的教学活动;(三)中学生的教育、教养水平及其形成渠道。显然,发现差距就是将实习学校实际存在的教学环境、教学主体、教学客体与实习生、高师对有关这方面的设想、了解进行对比,其目的在于修正后者以适应前者。
三、英语教育实习的实施 实施指正式的试教试作。即进行正式的英语课堂教学。实习生作为教师,从理论上讲应该采用科学的外语教学模式和措施,但从实际讲,由于得与原任教师所用的模式、措施相衔接就较难应用。不过,可以应用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基本观点,抓住环境、立体、客体三维,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比如,在教学环境方面,遵守原任教师的教学进度和速度,采用他的教学路子;在教学主体方面,采用原任教师奖励学生的方法,而避免采用其处罚学生的方法;在教学客体方面,遵循原任教师的选材准则而不仿照他的“自由发挥”。总的来说,在教学环境方面只能顺应;在教学主体和教学客体方面则要善于向原任教师学习,以弥补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不足。 此外,在实施教育实习之中常发生一些矛盾,只有应用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观点,才能处理得当。 1.实习计划与实施发生矛盾,计划失去导向影响。这一矛盾的产生,一是由于计划脱离实习学校的实际,超过或满足不了实习学校的要求。超过了会增加中学生的负担或作用其他学科的学习;满足不了会给实习学校留下“后遗症”,使他们得在实习之后“补课”。另一原因是计划只考虑了实习生的多数,对实习生个体的能力、个性考虑不足。如某一个实习生的能力完不成试教任务或因低估了中学英语教学的难度而做不好试教。两者都会作用全组的实施。关于前一原因,应采用外语立体化教学法中教学为教育服务的观点,从实习学校教育工作的宏观出发,调整实习计划。关于后一原因则应侧重实习生在“实习课”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采用个别教学辅导帮助,使他们达到英语教育实习的要求。 2.指导教师的活动发生矛盾。这有两种原因:一种是高师和中学两方的指导教师意 见相左;另一种是指导教师的水平不足,不能指导实习所要求的规范化教育教学。关于前者一定要应用外语立体化教学法中教学环境起主要制约影响的观点,从实际出发,求同存异。求同,指在发挥实习生主体影响方面和处理语言材料方面得出可行的要求和具体方法。存异,对理论性的或超出实习学校要求的方法,双方指导教师都可保留自己的意见而不引入实习生的活动之中。至于指导教师水平不足的问题,应该在实习之前或拟订实习计划时就作妥善安排。一般讲应安排有一定外语教学经验,‘了解中学英语教学的教师参加指导实习,以保证实习的效果和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 3.实习生英语语言能力和教学能力不足的矛盾。其原因在于高师的专业教学,是多科教学共同引起的,决非英语教学法一科所致。这一矛盾可以为高师外语系改进教学送回反馈信息,是好事。但它又妨碍实习的实施,是坏事。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是在进驻实习学校之前多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见习和试讲。使他们通过实践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早地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教学能力的培养锻炼。但在实施过程中解决这一矛盾就只能采取“对症疗法”,针对发生的问题予以个别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