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本文就如何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情境作一研讨。 关键词: 创设情境 英语学习 课堂活动 语言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综合语言应用的能力”。“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自我的空间”。这里的“机会”和“空间”无疑是指学生学习的语言环境。众所周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外语是最有效的。然而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缺乏用英语交际的场合即外语环境,作用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著名儿童教育专家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思想, 为我们提供了解困的方向。把这种教育思想应用到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一定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所以我们要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 让他们犹如置身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中, 使他们产生一种应用英语的真实需要和激情,促进他们把所学的英语知识加以实践应用,从而能比较轻松地达到内化的目的。 情境是儿童身心成长的摇篮, 是儿童心灵世界的培养基地。如何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情境呢? 我做了一些思考和探究。 一、巧用游戏创设情境 西方第一个提出游戏和教学结合起来这一思想的是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他认为,游戏是儿童活动的特点,儿童游戏往往伴随着语言的表达,这有利于儿童语言的发展。科学地采用游戏对教学大有裨益。 1.课初游戏,鼓舞学习热情。课开始阶段,学生虽然进入了课堂,注意力确有可能还在课堂以外。此时设计英语游戏活动,就能将学生注意力有效地转到课堂上来, 快速进入语言环境和学习状态。我经常做“Kate said” 的游戏。学生注意听老师发指令, 凡是有“Katesaid”的指令,如Kate said:“Touch your nose.”学生必须照做(摸鼻子);若没有“Kate said”的句子,学生则不能做动作(不能摸鼻子)。又如:老师可以让每个人站起来,带领大家一起做表演。“It’s time to...”复习一些动词词组,以最快的速度表演出英语歌词中所说的动作。这样既能牢牢吸引住学生注意力,锻炼听力,又能培养学生英语思维的习惯。 2.课中游戏,促进新知识吸收。游戏教学有助于把教学过程和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的情感结合起来, 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通过多样化的游戏活动表现出来,就为他们吸收新知识、发挥特长和潜在表现力提供了条件。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通常结合课本上的知识,根据教学要求和内容涉及编排游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特别是重点和难点。如,在讲授一般疑问句“Is thisa%% %?”句型时,我设计了猜物游戏:让一个学生站到黑板前,蒙住眼,我将课前准备好的教具(苹果、铅笔、直尺等)放在他手里,并问:“What’s this?”该学生用手感觉后问其他学生:“Is this a(n) apple/pencil/ruler...?”大家用英语回答:“Yes,it is.”或“No,it isn’t.”这样,在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猜物游戏中,学生既体验了乐趣,又在不断的语言实践中掌握了一般疑问句的问答方式。 3.课末游戏,为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临下课前5分钟左右,学生易疲劳,注意力分散。为了使学生始终保持饱满的情绪,让每一节课有始有终。我习惯在课末设计一些竞赛类游戏,使教学活动达到另一个高潮。例如:课末复习所学英语单词、句型时,有时,做“Touch and say”游戏,我将代表单词的教具(实物或卡片)摆到一起,学生四人一组,我读某个单词,学生争取第一个拿到教具并读出单词。有时,我带领他们玩“击鼓传物”的游戏。课前,我将本节课所学的单词或重点句子写在纸条上,然后把这些纸条装在一个盒子里面,上课时,我做鼓手,学生们随着鼓声传递盒子,鼓声停止时,持有盒子的学生必须从盒子里抽出一张纸条,并大声读出纸条上的单词或句子。读准确的个人获一枚星,小组累计最多获一面红旗。我所教班级张贴了明星榜、红旗小组榜,来鼓励表现突出的个人或小组。下课前穿插类似的游戏,不但可以巩固本节的所学知识,还可以训练学生的认读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而且让学生以愉悦的情绪来结束本课,形成了良性循环。这样他们期待下一节英语课的欲望一定很强烈,有了这样的动机,何愁英语学不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