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象似性及其修辞功能在广告英语中的运用[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2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声音象似及其修辞功能广告英语中的运用

[摘要]象似性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探讨热点,学者们一方面注重象似性理论体系自身的建设,英语论文范文一方面重点探讨以诗歌为代表的文学体裁中存在的象似性现象。相比而言,关于广告英语中的象似性尚缺乏深入地探讨。因此,本文将集中讨论广告中的声音象似性现象,论证其修辞功能,说明其在广告英语中发挥的重要修辞影响。

[关键词]广告英语 声音象似性 修辞功能派

一引言

广告的英文表达是“adertise”,源于拉丁词汇“advertere”,意思是“公开赞扬某事物以鼓动别人购买或使用”(praise something publicly in orderto encourage people to buy or use it)[1]。广告泰斗大卫•奥格威曾言简意赅地指出“广告的目的就是销售,否则便一无所有(We sell.Or Else)”[2]。为了达到商业上的目的,获得一己之利,广告必然会采用一切措施、调动一切要素为己服务。作为最方便、直接、准确的交际方式,语言几乎是每篇广告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广告语言也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独立的文体风格的语言形式,学界关于广告英语的探讨也是层出不穷、不断翻新。

自二十世纪中期以来,语言学的触角伸到了人文学科的每个角落,现代语言学理论尤其是语义学和语用学理论也被广泛地应用于广告英语的探讨中,学者们进一步深入研讨广告语言的生成和运作机制,更加客观、科学地剖析广告。随着上个世纪末认知语言学的崛起,英语论文,国内外学术界开始关注广告英语的认知探讨,成绩斐然。鉴于此,本文将应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象似性理论来观照广告英语的修辞美,我们认为象似性现象必然广泛存在于广告英语中,并且为实现广告英语的信息功能、说服功能和审美功能发挥着重要的修辞影响。

二象似性:语言属性和修辞手段

美国符号学大师皮尔斯(Charles SandersPeirce)将符号分为三类,提出了著名的“符号三分法”(Peirce’s trichotimization theory),其中象似性(iconicity)指的是符号和所指之间可以论证的联系。更准确地说,英语论文,象似性指的是符号的形式与内容之间存在的相似性或者是一致性,或者是规则的编码的某一种特定的变体。作为一个符号学概念,国内学者关于象似性的定义也有不同的理解,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沈家煊先生(1993)说“语言的象似性是相关于任意性而言的,它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有一种自然的关系,两者的结合是可以论证的,是有理据的”[3],王寅教授(1999)认为:“象似性是指符号在音、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映照性的现象”[4],赵艳芳教授(2017)指出“象似性是说语言的能指和所指之间,也即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之间有一种必然的关系,即两者之间的联系是可以论证的,是有理据的(motivated)”[5] 基于此,我们将象似性的定义归纳为:符号的形式和内容(也就是能指和所指)之间的一种自然的对应联系。

语言到底是任意的还是象似的?或者说语言在多大程度上任意的,又在多大程度上是象似的呢?这个论题已经持续了几千年之久。王寅教授(2017)将这个争论大致分为三个历史阶段:“两论相持时期,索绪尔时期和后索绪尔时期”[6],有助于我们纵向地、历时地把握这个问题。而近期,我国学者顾海峰[7]从三个方面详细总结了国内语言学界在语言符号任意性和象似性问题上的争鸣,这关于我们把握这个论题的近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丰富的实例证据。所有这些都表明,象似性和任意性一样,作为语言的基本属性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面对、接受、驾驭这个现象,如不断有国内外学者将象似性理论用于文体略论和文学欣赏探讨,其中卢卫中教授率先开始了象似性的修辞探讨,他指出“象似性是诗歌创作的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并提出诗歌的象似修辞理论,借以指导象似度高的诗歌的欣赏、略论和探讨”[8]。

象似性不仅是语言的基本属性,还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作为语言的基本属性,象似性必然存在于一切语言形式中,广告英语也不例外;作为一种修辞手段,象似性尤其表现在艺术化程度较高的语言形式中,如文学、诗歌。除了文学体裁外,广告集音、形、义于一体,体现了较强的审美特性和艺术特点。因此,我们认为象似性准则必然于广告的不同层面,并发挥着重要的修辞、审美影响。

三声音象似性:类型及其修辞功能

语言形式和结构直接反映人的头脑中的概念结构,而概念结构又是由客观世界的结构形式决定的,客观世界的多层次性或者是多样性决定了语言中的象似性也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尽管学界关于象似性的分类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不能否认皮尔斯的三分法对他们的启蒙和作用,他们大都是在皮尔斯的探讨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如海曼(JohnHaiman,1985)、海络佳(Hiraga,1994)王寅(1999)、赵艳芳(2017)、卢卫中(2017)等已经做出了详细的探讨,在此不再赘述。

免费论文题目: